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巴赫沉静如海,时钟滴答不宁

2021-11-15 15: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巴赫沉静如海,时钟滴答不宁 原创 田艺苗 田艺苗的田

2021

11.13

ArTianist

到底是什么在牵引着我们?大概就是沉静如海的表面之下,情感之海的潜流暗涌,激荡和冲击着我们。但这种感情只能深藏海底,留下一声叹息。

文章 | 田艺苗 图 | 网络

整理编辑 | 田艺苗的田

巴赫沉静如海,时钟滴答不宁

文 / 田艺苗

《沉静如海》,最初我被这部电影的标题吸引,于是点开视频。本来打算看一眼就继续写文章,结果一个半小时一口气看完,中间竟没顾得上瞄一眼手机朋友圈。而我的一些朋友们在电影院看完后,大家都舍不得走,第二天还在群里谈论这部电影以及里面的音乐。

故事很简单:在二战时期,在法国北方的海边,简妮和爷爷住在一起,她喜欢弹钢琴,以教音乐课谋生。纳粹进驻小城,家里的一半房间被德国兵征用了,住进来一位德国军官。这个敌人身材高大,目光忧郁,他用法语对她说:“当我踏进你家,你在弹巴赫,最清纯动人的一首,我最爱的一首”。

《沉静如海》里少女演奏巴赫的平均律

德国军官尽可能不妨碍主人的生活,他只是在每个晚上找一点理由到客厅来,讲讲客套话,也讲起他心里的种种问题——他的祖国、法国、音乐等,谈得亲切,热情。老人和少女始终对敌人沉默,但军官尊重他们的沉默。

从他的独白中,老人与少女逐渐了解他。他是生活在一个德国小城的一位作曲家,脱离政治,然而却相信了元首和那些政治人物的宣传。他在漫长的独白中表达了对法国的爱,促使他不断独白的还有另一种爱:对这位美丽的少女的爱。

少女听了德国军官每个晚上的独白,逐渐了解他以后,也不能自己地对他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第二天军官就要动身到苏德战场去,也就是要去赴死了,告别的那个晚上,她的嘴唇终于动了一动,第一次向他开了口,用低微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对他说:“永别了!”

军官微笑了。他终于听到了他所爱的人的一句话;在这句话里面他听见了颤抖的情意,对他的谅解和宽恕。他微笑着,踏上通向死亡的征途。

一段情,三个字,“永别了”。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热闹的场面,只有三个人物,简妮、爷爷和军官,只有生活化的场景。到底是什么在牵引着我们?大概就是沉静如海的表面之下,情感之海的潜流暗涌,激荡和冲击着我们。但这种感情只能深藏海底,留下一声叹息。

战争隔阂了他们,却割不断彼此的情愫。能够打破战争隔阂的,是艺术。军官对她说:“当我踏进你家,你在弹巴赫,最清纯动人的一首,我最爱的一首”。军官是德国人,是纳粹,却喜爱音乐,来自音乐的故乡。邪恶与美好就这样集合在一个男子身上,让家里的空气微妙起来。简妮后来想,她弹的不就是德国音乐。

她弹的是巴赫《十二平均律》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最著名的一首,后来被古诺附加了一条旋律,改编成《圣母颂》。我看到这里觉得编剧有点偷懒,竟找了这首尽人皆知的,翻开琴谱在第一页的那首前奏曲。这大概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巴赫音乐吧,我们的琴童考级,几乎每一级的曲目都要在《十二平均律》里面选一首赋格,考考孩子们的多声部合作与感知能力。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一共有48首,一首前奏曲搭配一首赋格曲。很多同学问我,十二平均律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其实和音乐无关,是一种律学,是钢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采用的律制,像弦乐器,它的琴弦是五度排列的,小提琴5263,大提琴1526,等等,这些就是采用五度相生律的乐器,而钢琴则是采用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指将一组八度音平均分成12个半音音程,正因为每个音之间的距离是平均的,所以可以灵活转调。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如何排列的,第一首C大调,第二首升C大调,然后D大调,升D大调,E大调F大调,他依次以12个音为调,依半音逐级排列,将每一调轮流奏遍,证明十二平均律不但可操作,而且可以很方便地转调。所以这是一部科学性的钢琴曲,为了验证十二平均律。但这个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却是一位中国人发现的,是中国明代的一位王子,朱载堉,他是一位数学家和律学家。这一理论第一次上升为实践,正是巴赫的键盘曲集《十二平均律》。从1584年朱载堉在他的著作《律学新说》中提出“新法密律”,到1722年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问世,其间相隔了138年。

而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没有沦为迂腐的学术应景作品,这部精妙而宏伟的键盘曲,后来被西方音乐史喻为钢琴文献的“旧约”圣经。

12个音,分24个大小调,在每个调上写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一共写了48首,分为上下两册。其中,前奏曲类似如今的练习曲。那时候的练习曲是可以拿到音乐会上演奏的,在音乐会开始之前,乐手们先来个练手曲暖场,顺便告知全场:晚会开始了,请各位关闭手机,停下闲聊。巴赫的练习曲也是非常讲究的,和如今我们的车尔尼练手曲完全不同,其中有古代舞曲、幻想曲、众赞歌等等各种风格,音流的运动中隐伏着结构线索,深邃地暗示着音乐“正文”部分的赋格曲。等前奏曲结束,听众们洗耳聆听,赋格曲从一条洗练的主题旋律开始,娓娓道来。

D 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赋格”这一词最早来自拉丁文的“fuga”,意思是“逃遁”,形容声部之间追赶的趣味。我觉得赋格这个译名翻译的非常好,它有点像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有不少严格的规则,比如主题的调性,先是在主调,然后属调,下属调,必须要按照这个规矩来转调,而它最主要的规则,是模仿,也就是每个主题要在各个声部,各个乐器上轮流模仿追逐一遍。声部间的追赶在复调音乐中有一个专用名词:“模仿复调”,赋格即是以模仿复调写成的对位曲。模仿看似简单,一个声部重复另一声部的曲调,应用却十分广泛,从古至今的所有多声部音乐中都有出现。模仿的出现是音乐从漫无目的走向结构化的发端,它体现了声部之间的平等。利都奈罗,利车卡尔,托卡塔,幻想曲、帕蒂塔、恰空、康塔塔。美妙的曲名。如果没有巴赫,或许它们早已湮灭在时间的尘埃。他将它们收藏在赋格曲中。巴赫在它们基础上做各种丰富的展开,完善并确立了赋格曲,这是他对于音乐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如今总是说巴赫的音乐德国风格纯粹,其实他一直都是混搭风。整部《十二平均律》像一个多民族的美丽混血儿。有德国众赞歌式的前奏曲,托卡塔及幻想曲风的赋格曲,更多的来自舞蹈组曲,像《f小调前奏曲》《g小调前奏曲》及《a小调前奏曲》,来自德国的舞曲阿勒曼德;《d小调前奏曲》、《G大调赋格》来自意大利式库朗特;《F大调前奏曲》来自法式库朗特;《降b小调赋格》中有西班牙舞蹈萨拉班德的节奏。更不用说他在宗教弥撒曲中穿插世俗歌曲,在世俗康塔塔中塑造宗教音乐的典雅格调。雅俗共赏不仅说明他趣味广泛,其实也表现出人生态度。

巴赫不是一个创新者,他擅长把一些传统的形式写至精纯。他的主题简洁干练,如一个论点,之后在不同的声部和调性上反复论证它,最后再重申论点,就像下结论。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音乐逻辑,每个声部每个音都有讲究,没有一个音多余,没有一个句子可移动。而且音乐组织严密而缠绕,可供细细聆听,追溯每一个曲线的游戏。有时上,有时下。据说在巴赫时代,音阶的上上下下是有说法的,下行,如同神恩降临人间,上行,是人间的赞美之歌向宇宙飞升。巴赫的音乐难免与宗教和神学联系起来。他写宗教作品,也写世俗的音乐,为莱比锡教会工作的时候写宗教合唱,为科藤的亲王工作的年月主要写世俗乐曲。有意思的是,现在听起来,这些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差别并不太大。宗教音乐里面,有不少亲切温柔的细节,有滋有味的生活气息,世俗音乐里面,也有热烈而圆融、温柔而刚执的宗教感。上帝在宇宙中,也在巴赫的心里。上帝存在于人间,它会在每一个瞬间每一件事物中显现,只有心有虔诚的人才能领会。

C 小调帕萨卡里亚 BWV582

在这部电影中,巴赫只是一个标识吧。它推翻了敌我关系。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德意志这个民族能够出现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也出现纳粹希特勒?这是无人能解释的疑问,人类存在了几千之后依旧没能真正了解人性。

而这样一份纯洁真挚的爱情,就是上帝在末日的现身吧,音乐与爱情让人看到一线希望,让人们超越了种族、邪恶与仇恨。人们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而活下来,而获得救赎的。在那些文明沦丧的黑暗时期,在价值混乱的年代,在信念理想纷纷幻灭的时候,靠近音乐、生活和爱就是我们体会真理的方式。因此故事超越了战争,隐喻人世的复杂混沌,爱最终不可能带来拯救,但它与音乐一样,是长夜里的一盏光明。

田艺苗老师说:语言的尽头,才是音乐的开始。

 

原标题:《巴赫沉静如海,时钟滴答不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