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开国少将向守志回忆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老乡也不敢带路
【人物简介】 向守志,1917年11月28日出生于四川宣汉南坝场,1934年7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前线哥说
这些天,谍战剧《麻雀》热播荧屏,其“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的对白刷爆朋友圈。对80年前胜利会师的红军而言,他们是活生生的“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诠释者。
开国少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1934年7月参加红军,随红四方面军数翻雪山、三过草地。聆听他讲述长征路上的衣食住行医故事,让我们更加感佩红军理想信念之坚、革命意志之刚。长征不愧是一曲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壮歌,它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一切精神财富,都将绵延不绝涵养我们的气节,强壮我们的骨骼。
【长征路上那些苦】
衣
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打到了宣汉县境。那时我刚读了三年私塾,对革命充满向往。1934年6月,不满17岁的我报名参加工农红军第9军。临行前,母亲一夜没合眼,为我赶制了一双粗布袜套,打了一双草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一直舍不得穿,直到爬雪山过草地才用上。穿着母亲做的草鞋和袜套,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觉得心中有一股力量在支撑自己:向前,向前,决不能倒下!
长征途中的红军,穿戴五花八门。那时,红军官兵的穿戴真是五花八门:有穿单衣的,有穿夹衣的,有裹毯子的,有披兽皮的;有头戴草帽斗笠的,有顶着油布的;有穿草鞋的,也有许多打赤脚的。我们翻越夹金山时,因为缺氧,每走一步都很困难。多数红军战士穿着单衣,一出汗衣服立刻就被冻上,走起路来哗哗作响。一些身体弱的红军战士走着走着就突然倒在雪地里,永远没有起来。他们倒下的地方,不一会就隆起一个新的雪堆。
食
缺粮食是红军长征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进草地前,我们都背着青稞制成的炒面、盐和砖茶。只要能背得动就尽量多带,有的战士还用口袋装满干牛粪备作燃料。可是进草地没几天,青稞炒面就吃完了,我们只能吃野菜,野菜不够就喝盐水。
长征中,红军吃剩的半根皮带。后来,我们只能挖野草充饥。野草找不到,饥肠辘辘的红军战士啃树皮、嚼草根。最后实在没办法,连皮带和草鞋都切碎用脸盆煮熟了吃,一些战士把棉被里的棉絮撕下来硬吞进肚里,有的战士甚至吃沼泽地里的泥巴。我个头高饭量大,战友们看我饿得瘫软,便把挖到的野菜分给我吃。在大家的相互扶持下,我们终于走出了草地。
住
草地的天气一日三变,昼夜温差特别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冷得让人受不了;中午晴空万里,热得使人吃不消;下午往往就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夹着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夜间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冻得人瑟瑟发抖。
白天艰苦的行军已让人疲惫不堪,到了晚上还是无法休息好。因为遍地沼泽,根本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地方,我们只能选稍突起的草包或小河边的灌木丛宿营。有的战士或席地而卧,或坐着打盹,或背靠背睡。女同志往往两人依偎在一起,男同志一个班、一个排围拢在一块,大家怀里抱着枪背靠背坐着,相互用体温取暖。刚一闭上眼,又是虫咬,又是寒风,真是难以入睡。
那个时候,如果能有一块油布用树枝架起遮挡风雨,就算是很好的条件了。可是草地经常风雨交加,在大雨浇淋下熬一夜是常有的事。
在草地里露宿,大家都特别小心,睡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睡熟了若滚到泥沼里就没命了,因此总是安排人员轮流站岗,以防不测。
行
长征之苦,且不说沿途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单是“走路”就惊心动魄。我在的部队每天行军100多里路,而且是前有敌人围堵,后有追兵追赶,空中飞机轰炸,两侧遭遇夹击,很多战友都牺牲在行军路上。
刚过草地时,还有老乡给我们做向导,到了草地中心地带,老乡也不敢带路,我们只能按照方位一步步走。遇见草甸就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跳到另一个草甸前进。如果稍有不慎掉进泥沼,越挣扎就越深陷其中,瞬间被淤泥吞噬。
记得一次行军,我身后突然传来呼救声。来不及多想,我就来了个百米冲刺去救人,全然忘记可能陷进沼泽的危险。只见一个年轻战士正在泥潭中痛苦挣扎,我先用脚试探出一块较硬的草块,然后探出身子,把手中的竹棍伸向那位战友,把他拉了上来。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几乎每个战士手中都有一根这样的棍子。关键时刻,它能救命。
医
为了早日与中央红军会合,部队几乎天天行军,天天打仗。长时间的行军打仗,大家的脚都磨烂了,无论谁脱下草鞋都是一双血迹斑斑、溃烂流脓的脚。一次,走在我前面的战士突然摔倒,枪托砸到我的脚背,顿时血肉模糊。由于缺医少药,我只能咬牙忍着,直到伤口自愈。
1947年向守志在豫西抢救搬运重伤员。长征途中,后勤补给困难,药品更是短缺。许多伤员任凭伤口发炎、溃烂也不医治,为的是多省下一滴酒精、一卷绷带给战友,哪怕自己倒下,也要让战友先好起来。还有伤员病痛难忍,咬着床单强忍着,死后咬在嘴里的床单都取不下来……
【红色家风代代传】
抗美援朝期间的向守志。抗美援朝后期,夫人张玲携女儿向安黎到朝鲜看望向守志。向守志退休近照。向守志离休后,经常受邀到政府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作革命传统报告,还担任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传播长征精神,为社会奉献余热。每当有干部遇到转业安置、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困难,他都竭尽所能去帮助。向守志生活简朴,家里的洗衣机等电器都是很晚才添置,但他却先后为社会慈善事业捐款数十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后,向守志的长子向孝民到南京办事,告诉父亲自己交了4000元的“特殊党费”。父亲听后没吭声,向孝民看出父亲是嫌他捐款少而心生不悦。回家后,他与妻女商量决定再次捐款,三人共捐了21000元。向守志得知高兴地说:“这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我们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不仅身体力行,还要带动身边人一起做。”向守志秘书司立刚介绍说,向老每年接受中央、省市有关媒体采访多达百余次。年逾百岁的他作为长征亲历者,始终把为后辈讲好长征故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向守志陪同邓小平参观中山陵。向守志接待来访外宾。向守志视察部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红军将士意志、勇气、力量集中迸发的高光时刻。小平同志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聆听向守志讲长征故事,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新长征在路上,信仰的力量无穷尽!
(原题为《【追溯·传承】听向守志讲长征路上那些苦,感动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