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党史小故事(八十六)| 常香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常香玉2004年被追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63/731/915.jpg)
“戏比天大”是常香玉一生的座右铭,她视艺术为生命,始终怀着对民族戏曲艺术的炽热情感,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她让豫剧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了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生于河南巩义,9岁起随父学艺,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她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
常香玉生活十分简朴。那座不起眼的小平房,一住就是17个年头。她一辈子很少穿新衣服,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枕头是用旧衣服裹的。离开人世时,她穿的仍是平生最喜欢的一套旧衣服。
1951年夏,全国掀起抗美援朝的热潮。常香玉卖掉了剧社的运输卡车,取下金戒指,拿出多年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半年时间里,她带领香玉剧社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义演捐款金额达15.2亿余元,完成了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任务。
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追求。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
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得很重,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2003年底,80岁的常香玉身患癌症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林匹克中心工地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农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只要站得起来,我就要来现场,哪怕说几句话也行。”不顾身体虚弱,她清唱了一段《柳河湾》,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63/731/917.jpg)
原标题:《党史小故事(八十六)| 常香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
- 国台办回应美国务院更新美台关系现况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 多地自然资源部门回应土地收储涉及的“企业土地成本”:包含出让金及企业投入的各项税费、利息等直接成本
- 加拿大官员:将对美国加征关税作出“有力回应”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 国漫之光,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现暂列世界影史票房榜第九
-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哪个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