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围绕明中都遗址,安徽凤阳县拟13亿打造400公顷遗址公园
墙高15米、底部宽8米,一段足以与北京紫禁城城墙相媲美的古城墙,至今屹立在安徽省凤阳府城镇西北。史料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此兴建明中都皇城,只是开工6年后,不知何故被神秘叫停。从遗留的巍峨古城墙身上,今人依稀能见当年明中都皇城的气派,而近段时间,安徽省文物部门对明中都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大量的残存的墙基等遗址,让这座豪华都城的轮廓更趋清晰:据文物部门考证,整个紫禁城面积比北京故宫还要大12万平方米。
昨日(9月27日),记者来到考古现场,看见许多精美的石雕重见天日,据凤阳县旅游部门介绍,该县将投资近13亿,围绕明中都遗址,打造一个面积近400公顷,以明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遗址公园。
雕栏玉砌重见天日
从去年开始,安徽省考古部门对中都皇城遗址进行了挖掘,昨日记者来到探访了考古现场。从午门进入皇城最核心,这里还是大片的农田,长满了玉米等作物。随着考古部门的进驻,笼罩在这里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
在一些开挖的区域,可以看见中都皇城的老地基,此前,这些已经埋藏在地下数百年。在西南边的一处挖掘现场,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李军介绍,这里是中都皇城核心区域的边缘,可以看到当时的地基结构,由一层层的青条石与青砖堆砌,青条石的侧面雕刻有精美的云纹。
在另一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段汉白玉的栏杆,石制的护栏,还有一根石柱,石柱顶部呈圆柱形,刻有祥云花纹,真正是雕栏玉砌。
可惜这段石制栏杆已经断成数节,文物专家介绍,中都皇城在被废弃后,许多材料被拆下运走修建其他建筑,加上数百年来,历经战火,许多珍贵文物都惨遭破坏,令人惋惜。
城砖上烧制了产地
东华门,皇城核心区域的东门,经过发掘也已初显原本的面目。据文物考古所专家王志说,当时筑城,城墙内部夯土填实,外部用青砖层层包裹,往往多达十余层。这些青砖来自全国各地,为防止以次充好,青砖上都要标明来源和监造人名称职务,以方便相关部门追查。
记者看到,这些青砖虽然历经数百年,仍然坚硬无比,许多砖头侧面的确烧制了来源等字号。
在东南角楼也是如此,这里是南墙和东墙的交界之处,也是被青砖厚厚包裹,原本清朝在这里增建了一个角楼,后来被毁坏。
据了解,在发掘过程中,文物部门还发现了一些当时的瓷器,通过底部的字样,大多为明代成化年间,这也是一个有待破解的疑问。
规划建设遗址公园
凤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唐更生介绍到,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明确“保护现状,重点维修,分期实施”。2002年10月,国家有关领导对修复“明中都遗址公园”进行了审批。 2004年,国家文物局又将方丘、寰丘、观星台、涂山门四处附属建筑遗址并入明中都皇故城和皇陵石刻国保单位中。2012年11月17日,明中都皇城城墙与南京城墙等8处古城墙被国家文物局联合“打包”为“中国明清城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踏上了“申遗”之路。
据文物所介绍,“明皇城”是中国历史“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位于县城的“皇城”遗址。 201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跻身其中。
为更好地做好遗址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部负责人袁媛介绍到,凤阳县把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定位为明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型遗址公园,规划以明中都城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以凤阳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逐步形成集遗址保护、考古科研、文化展示、旅游商贸、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凤阳文化新城,融合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教育、科研、游憩等多功能的明都城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向公众展示真实的遗址及考古成果,展现“明朝古都”的文化内涵。
据了解,遗址公园的展示总体规划为“一轴一心两带四区九点”,一轴为皇故宫的中轴线,一心是奉天殿的核心展示区,两带是皇城墙和护城河及禁垣城墙两个展示带,一共有16个展示区域,总面积382.30公顷,总投资约12.7亿元。
(原题为《凤阳中都皇城发掘一年 将投资近13亿打造遗址公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