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沈建光、贾康建议合并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建“超级财政部”
9月25日,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举行的第五届“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上,关于中国“大部制改革”的议题再次引起热议。有经济学家提议,中国应该合并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当天发表题为《中国金融监管新框架》的演讲,建议一方面成立一个统管整个金融的“超级央行”,另一方面将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合并起来变成一个“超级财政部”。
一同参会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我们早上的讨论的确涉及到发改委和财政部合并的构想,但只是个方向性的探讨。其他很多经济体都已经做了类似的大部制改革,中国在这方面的议论也很早了,但眼下还没有马上做的条件,所以早上我们只是在大方向上展开了讨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电话专访了沈建光,他表示之所以有这个设想是因为以前在欧洲央行担任经济学家时,看到参加G20峰会的各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权力很大,当场可以决定国家财政的重要问题。例如法国的财政部长就统管所有财政、投资和国有企业的问题。而中国的相关权力则较为分散,财政问题归属于财政部,投资问题归属于发改委,而国有企业问题又归属于国资委。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决策的效率。
沈建光还谈到了央行的问题。他表示,从整个金融管理体制来看,中国的央行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的人民银行是没有权力决定货币政策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成立一个‘超级央行’和一个‘超级财政部’,‘超级央行’统管整个金融方面,‘超级财政部’则统管整个国家的财政以及投资,而且两个部门的首长都是副总理级。这样的一个体制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部门间相互的交叉推诿就可以避免了。”沈建光说道。
至于金融监管方面,沈建光建议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合并成一个隶属于“超级央行”体制下的独立的金融监管局(或可称金融监管委员会)。因为现在混业经营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把三个部门合并起来一起监管,可以防止一些交叉的地方监管不到位。
沈建光也坦言,两个“超级部委”的设想目前还不太容易实现。
2013年2月26日,沈建光曾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题为《中国应建“发展财政部”》的文章。他写道,“发改委更多的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等更宏观的角度拟定重大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目标及政策。而中国的财政部最主要的职能包括拟定财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组织实施,并承担中央各项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
“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当前关键的问题在于发改委作为一个宏观战略调控部门,却被赋予了部分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的权利。根据规定,发改委承担着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的责任,涉及中央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的项目都要经过发改委的审批,此外,大额用汇投资也需过发改委这道坎。”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资金到位了发改委可能不批或者批复缓慢”,另一方面“发改委批复的项目却可能没有足够的预算资金支持,倒逼财政支出。”
谈及“超级财政部”的优点,沈建光写道,“鉴于发改委与财政部的权责严重失衡,经济改革迫切要从这两个宏观调控部门着手,合并这两大部门,成立一个超级财政部,或叫‘发展财政部’; 同时分离出如国内众多学者提议的改革委员会,专司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研究和规划制定工作。如此,有两大好处。首先,一方面可以强化财政的职权,将发改委对重大项目的审批权以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控制权并入‘发财部’,并将国资委的部分财权并入,提高‘发财部’对国有资本预算收入的控制力,使财权、审批权和支出权统一。在权责统一的基础上,再去考虑预算乃至整个财政体系的改革问题。另一方面,改革委员会可以比较洒脱的进行个部门职能和利益的协调,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个行业规划权则可以分散至工信部等具体职能部委,改革委仅负责统筹兼顾;财政政策及货币和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权可以由‘发财部’和央行负责。”
“这样,中国今后也有和主要发达国家相对应的超级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不仅可以更好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职责,而且有利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施加更大影响力。”沈建光写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