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华贫困生,为什么能刷屏
11月7日晚21:30,清华大学内部匿名平台清华树洞上出现了一篇文章。主人公自称是刚刚从清华毕业的研究生,因为有感于树洞中一些同学领取国家助学金却大手大脚,不愿写感谢信等现象,而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自述的最后,他也只是很努力地成为了一个领着不多薪水的普通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他最遗憾的事不是没有更加努力,而是因为手头拮据缺席了大一第一次班级出游。
展开一幅北京地图,清华大学坐落在城市西北角,西侧靠近“万园之园”圆明园,东南方向是被人们戏称为“宇宙中心”的五道口。在房产网站上,周边建于八十年代的老楼房,价格也可以轻松跃上每平米十万元。
在这里,才华和财富都不是稀缺品,倒是每月四百块所支撑的生活才格外难以想象。
最近几天,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贫困生,在校内树洞分享了过去几年的生活,引发广泛关注:为了省钱,他错过了与全班同学合照;每年寒暑假,坐在家乡安徽驶向北京的T35列车上,靠看书熬过通宵;食堂里的汤汁拌饭,是反复摸索出来的廉价美味……
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全文较长,仅展示部分
如果说这些关于贫困的记忆,勾起的是舆论的恻隐和共鸣,那么生活刚有起色,便开始资助家乡其他贫困生的行动,只能让大多数人更加感佩,自愧弗如。
铺天盖地的转发里,人们重复着“久违的感动”,将他划入传统的寒门贵子叙事。也有寥寥一些声音质疑这位匿名作者有夸大嫌疑:仅仅凭借清华大学学生的身份,不就有各种贷款、资助、勤工俭学的机会吗?
但无论如何,在这届年轻人微微欠身、刚刚准备躺平的时刻,一个奋力奔跑的身影依然具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这次刷屏至少说明,一种古典的奋斗观,对当下的生活仍旧拥有意义。
四百块,在北京生活一个月
11月7日晚21:30,清华大学内部匿名平台清华树洞上出现了一篇文章。主人公自称是刚刚从清华毕业的研究生,因为有感于树洞中一些同学领取国家助学金却大手大脚,不愿写感谢信等现象,而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自述中,洞主出身安徽某乡村的贫困家庭,单亲,以全省前十名的成绩考入清华。他认认真真地算了一笔账:入学时拿到了各类奖助学金共13000余元,扣掉6500元的学杂费,就是他一年全部可支配的钱,再加上大学生必须的电子设备,剩下每个月的生活费400元。
如何用400元在寸土寸金的海淀生活一个月?这个听起来像是极限生存挑战,连豆瓣抠门小组的大神看了都要道一声告辞的问题,却是洞主的日常生活。
清晨海淀第一波赶路上班的人们。/图虫创意
他清楚地记得学校各个食堂的价格,早中晚三餐可以在哪些窗口买到又好吃又实惠的饭菜,当然一同被记下来的,是入学军训时望着同学们吃西瓜、喝冰饮料,自己默默喝水的滋味。
不过洞主并没有花太多笔墨在自己曾经的艰苦生活上,占据这篇文章最多篇幅的,是感谢。
他感谢第一次做家教碰上的一家人,虽然给的费用并不高,还要承担上课之外的任务,但雇主家的保姆做饭很好吃,并且这份稳定的工作让他告别了一个月400元的生活。
他感谢系里的老师,在家乡开具贫困证明受阻的时候,帮助他顺利拿到补助。
他还感谢资助过自己的企业家,坚持手写感谢信,感谢同学照顾他的自尊,不对他另眼相看……
在获得资助的同时,这位学生会定期给那些给予他帮助的企业和组织送上一封手写信。
就像许多奋斗故事一样,我们围观这位寒门子弟,在偌大的北京一点一点摆脱贫穷。而让人意外的是,在生活境遇还未彻底得到改善之前,他就开始竭尽所能帮助别人——
本科毕业之后,继续在清华读研,随着收入来源增加,他主动放弃继续申领奖学金,还每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家乡希望小学四名贫困学生的生活费和学杂费。因为洞主觉得“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应该有相应的德行去支撑”。
在树洞里,这篇朴实的自述获得了近3000个关注和500余条正面回复,随后开始大量在清华学生的朋友圈流传。在此前因为流出学科鄙视链而被指为充满“高傲的精英姿态”的树洞,这篇文章被不少清华学生都感叹为“罕见的清流”。
清华大学校园风光。/图虫创意
11月9日,微信公众号“THU学术之路工作室”整理了洞主更新的全部内容后,将其发布在微信平台,并陆续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的关注和转载,迅速冲上11月10日的微博、知乎热搜。
随着事件影响的扩大,有部分网友通过考据出自述中存在矛盾的细节,在后续回应中,洞主称因为隐私考虑,打乱了时间线和地点,但内容是真实的。更多的网友选择相信,在评论区无数的“泪目”里,很多人想起学生时代那篇讲述求学艰辛的《送东阳马生序》: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网友评论。/微博
并不遥远的奋斗故事
少年时代的物质窘迫,并不是什么稀有记忆。学校像一个社会的切片,将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家庭的孩子聚拢在一起,自尊心最敏感的年纪,迎头撞上世界的参差,很少有人能常常保持心态的绝对平衡。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坦然地面对与生俱来的困苦,说起来热血沸腾,做起来却难上加难。这也正是很多人佩服这位清华学生的地方:行动强大之下,还有内心的强大。
大众喜欢看寒门贵子的故事,喜欢把“莫欺少年穷”记在格言本上,但这种围观常常还需要一个大团圆的“逆袭”结局——莫欺少年穷的潜台词,不就是少年终有功成名就的一天吗?
广西贫困生考上清华,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下田做农活。/视觉中国
上世纪七十年代,作家刘震云还在戈壁滩上当兵,因为天气干燥,嘴唇总是开裂,鼻子也经常流血,但“那里总是比在河南的农村好一些,因为起码能够吃上白馍,有时间可以学习”。
九十年代,前国脚肇俊哲还在沈阳学习足球,母亲听说牛肉补身体,就买来一小块酱牛肉,切成薄片,丈夫和女儿各两片,自己不吃,剩下的全给踢球的儿子。
哪怕是最近因为“阿瑟文学”而被网友批评太过精英化的陈凯歌,在年轻时也有在西南大山砍树劳动的经历,“坐在原始森林的大树下边看天看地看树看云,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
陈凯歌一家共进晚餐,出现了过于抓马的阿瑟文学。
类似的故事很多,甚至在每个中国人的家族记忆中都比比皆是。从困苦到成功,真正感染人的是日后的成功而非年少时的困苦。困苦就是困苦,只有配合世俗意义的成功,才有被大众凝视的价值。
或许是移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渗透,让当代人被一种精美的景观包围起来,就像生活在布景之中的楚门,忘记了布景板背后,就是真实的世界——甚至在很多时候,这种忘记也并不是无意识的。
国产影视剧失去穷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今年播出的电视剧《北辙南辕》,被网友认定为导演冯小刚不接地气的铁证,更多的玛丽苏剧、仙侠剧、职场剧也招致了“双脚离地”的批评。
如今不少电视剧中的剧情桥段,都充斥着一股“悬浮感”。/《北辙南辕》
但另一方面,远离极度写实可能也是相当一部分观众的选择。困苦的生活触手可及,但不少人宁可假装离它很远。去年由张嘉译、闫妮主演的电视剧《装台》,是实打实的底层剧,收获了好口碑,却没有同时赢得高收视。在相关评论页面,有观众直言:
“剧是好剧,但是太真实了,一想到这是我们家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就看不下去。”
苦难叙事的意义,在苦难之外
半年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博士黄国平因为博士论文致谢走红网络,而就在清华树洞上热搜的数天前,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董海军在论文中以自我民族志的方式讲述自己从放牛娃到教授的故事,也引发了关注。
人们热衷于这种故事,当然是因为它总能给人感动和正向的激励,然而大家应该也都心知肚明,感动的消失就和它出现时一样突然。感动之后,对于苦难叙事的推崇,或许没有我们自己想象得那么纯粹。
学者李艳红、范英杰曾对农民工写作者范雨素走红后的媒体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原本充满苦难的底层文本在传播过程中被消解了,突出的是范雨素身上突破阶层的轻盈和诗意气质,因为这更符合读者的阅读审美。
没有卖惨,没有诉苦,琐碎而朴实的直白依旧直抵人心。/Unsplash
换言之,围观者对于苦难的凝视,以及由此生出的同情和感动,更像是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正因为我们与苦难之间保持距离,才可以一定程度上忽视痛苦,提炼出自我激励的结论。
除此之外,在不断被信息洪流夺取注意力、被世界上正在不断发生的苦难消耗同情心的今天,绝大多数得以被看见的苦难并不只是幸运。
路遥曾经不解:“为什么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对于困苦的关注,也往往不平等,如果抹掉清华两个字,故事的走向又会怎样呢?
有的后浪在苹果商店前排队,有的后浪在地铁站里排队。/ 图虫创意
本质上来说,这些走红的寒门故事不只是因为寒门——如果对照B站所定义的时代后浪,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自认寒门。人们欢迎故事的后半段,如果以此作为标尺审视这条热搜,尽管很少有人能就读清华北大,但清华北大的学生显然更有可能为这个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来让人代入释放阶层跨越的焦虑。
当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大众对于苦难叙事的传播,仍然有着非凡的意义。还记得多年前感动中国的洪战辉吗?他在12岁担当起照顾患病父亲和捡来的妹妹的重任,同时打零工维持学业和生计,完成了从专科到硕士的学业。
多年过去,今天在搜索栏输入他的名字,会发现大家最关心的,是这样一个努力生活的好人,现在过得怎么样。看到美好结局后,无数网友才感到安心。
2005年,洪战辉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成为公众人物后,他开始资助贫困学生。
我们近乎本能地期待“好人有好报”,这是中国人温良性格的一部分。如果苦难最后没有转化为世俗意义的回报,苦难似乎就回归了苦难本身,但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这位清华学生所展现的纯粹,才显得更加不同寻常、更加打动人心——
在自述的最后,他也只是很努力地成为了一个领着不多薪水的普通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他最遗憾的事不是没有更加努力,而是因为手头拮据缺席了大一第一次班级出游。
这不是一份功成名就后的忆苦思甜,而是一个人经历苦难后,仍然没有被消磨掉的善良和温柔。
[1] 李艳红 范英杰.“远处苦难”的中介化——范雨素文本的跨阶层传播及其“承认政治”意涵.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
✎作者 | 曹徙南 乌白
✎校对 | 向阳
封面来自视觉中国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