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媒:文物保护不是随心所欲地给它们涂抹上现代艳俗色彩
近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发热议。流传于网络的照片显示,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辽宁绥中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有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对此,当地文物部门解释称,如此修缮实为抢修性保护,修缮过程合理合法,工艺没有问题,但“确实修得不好看”;方案是由专家勘查后制定,并由国家文物局在2014年审批的。
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小河口长城,由青砖修建而成,用白灰勾缝,其门窗也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如今,曾经饱经沧桑的长城砖面已经被抹成了水泥地,历史的印记已经不复存在。就一事一议而言,当地长城的修复工作似乎没有问题,不仅依法依规,还报请了上级审批通过,可就是这样一个层层“合规”的修缮工作,却把“最美野长城”修成了如今这副模样,不仅让文物保护的圈内人为之痛心,就连普通公众面对这样的修缮也难免气愤。
究竟负责勘查制定方案的专家,是何等资历?究竟负责修缮的施工队伍,有没有相应的修复经历?今年初,央视播出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系列纪录片,里面的能工巧匠穷尽一生都在追寻“修旧如旧”的技巧,让稀世文物能够鲜活地定格在属于自己的历史瞬间。就算野长城比不上故宫里的文物稀罕,它也是从1381年延续至今的古迹,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不能直接砌成这样。
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表示,此段长城修缮所有手续合规、结果却破坏了文物风貌,主要是因为目前全国长城修缮并无统一、可操作的标准。有关方面应当根据土长城、砖长城、石头长城的不同类型,确定最合适的长城修缮方案。同时,还要确定设计、施工、监理、管理、自查和他查等流程规范,让设计方、施工方和专家都参与其中。
其实,不单是长城保护,很多领域的文物保护工作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前段时间,一则题为《她有一张金喜善的脸,却在山西的一个寺庙,爬上爬下修了两年壁画》的网帖红了。不料文章火了之后,其中的主人公女壁画师却被指违背了文物修复原则,是在“毁坏文物”,只会进行大面积涂抹“修复”,致使壁画人物脸部的线条比例走样。而她身处的广胜寺的文物修缮工作也受到了众多指责。
事实上,我国对文物修复资质的要求非常严格。根据有关规定,修复人员应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资质,无资质、跨级别修复都是违法的。然而实践中,各地的文保工作却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外行人干着内行事儿,把文物修得不伦不类”的事例。这再次说明,文物保护不仅需要一腔热血,更需要专业知识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对文物真正的保护,不是随心所欲地给它们涂抹上现代的艳俗色彩,而是最大限度地还原,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适当加以修缮。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做到“修旧如旧”。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报告做出批示,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做好文明传承工作,让后人能看到历史本来的风貌,防止不规范的文物修复变成“自毁长城”的胡来。
(原题为《文物保护岂能“自毁长城”》)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