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工作坊︱“文明互鉴研究:回顾与前瞻”

华东师范大学 吴越强
2021-11-20 12:25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2021年11月5日,“文明互鉴研究:回顾与前瞻”工作坊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主办。工作坊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二十余家单位的近三十位学者济济一堂,围绕“海外汉学”“中西哲学比较”“世界儒学”“文明对话”等相关议题展开报告与讨论。

会议伊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主任方旭东教授作了引言。他首先以自己主编的《海外中国哲学论丛》为例说明国际视野对于相关研究的重要。随后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他指出,“文明互鉴”的要义是以中华文明作为主体,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互鉴,具体包括比较哲学、海外中国研究、海外汉学、世界儒学、比较宗教、文明对话,文明论等诸多论域。

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和武汉大学文学院张箭飞教授分别代表北京大学人文高研院院长、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杜维明先生和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宣读致辞。

杜维明先生在致辞中祝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文明互鉴研究中心成立,回忆与华师大冯契先生的结缘。关于“文明对话”,他认为,文明对话是对话的对话,而不是辩证的对话;文明对话,既要超越抽象的普遍主义,又要避免狭隘的特殊主义,在此过程中是要实现我与你的融合,而不是我与他的对峙;文明对话不仅仅是轴心文明之间的对话,也是轴心文明与原住民文明的对话;文明对话的行动或可消解文明冲突的问题。

吴根友教授在致辞中祝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文明互鉴研究中心成立。他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当代人类文明的相处之道,当代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各自当从自己的学术兴趣与学术专长出发,共同助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大业。同时他期待以后两校院系中心间经常性地展开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享一些学术资源,共同助推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互鉴工作。

上午的工作坊由两场研讨会组成。第一场研讨会由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主持。本场研讨会共有四位学者发言,分别是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原道》集刊主编陈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副馆长梅谦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文史哲》国际版执行主编孟巍隆和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党委书记问永宁。

陈明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儒教的世界图景》。他从乾父坤母出发,阐释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援引张光直的论点,表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有着“连续性”和“断裂性”的差异,而中国文明的连续性正是对家的重视。他进一步比较古希腊宗教、犹太教等文明形式,将其总结出“毁家”“弃家”的不同特质,与他们不同的是儒教文明中“家”的形态得到社会学意义上完整的保留,构成了儒家建构世界的原型。

梅谦立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西学东渐研究的近况》。他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的由来,之后他从西学东渐中的哲学经典的整理注释、中学西传中的儒家经典的二次翻译以及手稿报告及书稿的整理三个方向介绍了“西学东渐”相关的文献整理和注释工作。

孟巍隆副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的报告。他针对如何让海外学术界更有效的接受中国的文明与思想这一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看法。第一,避免“文化比较”变成“文化比赛”。第二,比较研究避免要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第三,从雅和俗的差异中厘清文化著作的定位。

问永宁教授的发言是《古代中东与中国的文化互动》。他从自己多年的伊斯兰教研究出发,讨论不同文化之间互动交流的历史特点。从“流溢说”“水晶球”“活死人墓”“王船山性日升日成说”等不同案例出发表明不同学说之间的相互交融发展。

第二场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主持。本场研讨会共有四位学者发言,分别是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朝鲜半岛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李红军;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高全喜和厦门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吴光辉。

程恭让教授进行了题为《佛教文明的交流性特质》的发言。所谓交流性在他看来就是佛教跟其他的宗教和其他的文化会通之处。通过对于佛教交流性的辨析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佛教。他借助“善巧方便”这一概念,表现佛教的交流性特质,即佛菩萨圣者与众生互动交流的中介,这是大乘佛教思想的重要特质。

李红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韩儒学的关联性研究》。他以李栗谷《醇言》为例说明韩国儒学在“性理学”立场上解读道家经典。同时又举郑齐斗为例说明“阳朱阴王”这种理学传播特点在韩国的情况。这两者都表现了韩国儒学在自身发展中的关联性特点。

高全喜教授的发言是《从近代法制史看中西文明碰撞交汇之关系》。他指出要从古今之变的动态过程看文明互鉴,在普遍性、特殊性的复杂关系看文明互鉴。而在具体的考察中,制度形态作为文明互鉴的载体,相比于思想文化具有优越性。他还从制度形态的角度分析了近代法制史上的三波文明互鉴的潮流。

吴光辉教授带来了题为《多元身份视域下的程顺则》的发言。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程顺则其人及其《通航一览》一书。接着他从掌翰史、信息传递者、儒学者三个方面介绍了程顺则的多面性,涉及以海域为核心而构筑起来的东亚政治关系、东亚文人的交往网络和作为、儒学构筑的东亚文化关系等诸多问题。

上午的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学者围绕“古典和现代”“现代性的反思”“进化与进化论的差异”“儒学与社会变革”等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下午的工作坊首先举行了中心对线下与会学者的聘任仪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刘梁剑教授向学者颁发聘书,并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在下午研讨会正式开始前,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箭飞向大家分享了自身治学经验,首先她介绍了自己在哈佛燕京学社访学时的经历,这些经历为她后来的学术选择奠定了基础。回国后,结合在贵州的具体考察,她发生了概念研究到田野研究的转变。无论是以苏格兰风景学和旅游业的兴起为参照物分析贵州的发展进路,还是通过驯鹿鄂温克人“逐苔藓而徙”的案例分析全球相似地带的不同民族对于风景感知的差异,都是这种转变下的产物。

随后进行了下午的三场研讨会。第一场研讨会由张箭飞教授主持。本场研讨会共有四位学者发言,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张崑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海明。

陈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宇宙论秩序到普世秩序:论沃格林对人类主体文明“精神突破”的理解》。他从雅斯贝尔斯对“轴心时代”的论述出发,指出要开展一种平行多元的文明景观,反对黑格尔的历史一元性。通过对精神与权力的分析,结合沃格林“精神突破”、“历史书写”、“帝国政府”等论述说明从宇宙论帝国秩序到天下时代直至后天下时代的发展脉络。

张崑将教授的发言是《东亚儒者对“中华秩序”追求的乡愁》。他先对“中华秩序”和“乡愁”这两个概念做了阐释,前者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而后者包含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之后他进一步总结出朝鲜、日本和越南与中国在“中华秩序”追求中的亲属关系类型,以及现代所呈现出的离心力的乡愁和向心力的乡愁,借此提出中华秩序是否正在恢复以及如何恢复的发问。

彭正梅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谈谈尼采思想在中国教育学界的接受》。他的发言从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问题引入,区分文化的地方性与文明的全球性。从尼采在法国启蒙推进的背景下寻找真正的德意志精神为例,表明对于文化自信的突破。他还进一步指出文明不仅可以互相借鉴,还可以互相批评。

温海明教授带来了题为《从<坛经>的国际化看中华禅文化的世界秩序》的发言。他首先指出国际学术世界中存在《坛经》虚无主义和六祖虚无主义的观点,而造成这种观点的原因是西方研究方法和范式的错置。西方学者错误地以西方宗教战争的关系套用南宗与北宗的关系,中国学者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在世界范围内重建“现代化意义的中国禅”。

第二场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主持。本场研讨会共有四位学者发言,分别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刘耘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应奇;湖南科技学院二级教授、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张京华和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清和。

刘耘华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十九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中国形象变迁及其原因》。他首先回顾了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不同于欧洲“中国热”中的看法,十九世纪的德国思想家对于中国的认知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不同的人物上来看,康德、赫尔德、黑格尔都在各自的理论中否定中国。对于十九世纪德国思想界的这种变化,他归结为他们发现了当时中国文化的专制性。

应奇教授的发言是《人类尊严、人权谱系学与普遍主义问题》。他首先提问人类尊严在什么意义上可以为人权奠基?就政治思想史而言,“人类尊严”与“人权”概念存在历史发展的不对称性。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罗曼、哈贝马斯以及约阿斯的相关论述构成一条重要的理论线索,表明从“奠基”到“补充”再到“刷新”的发展。

张京华教授进行了题为《东亚文化交往中的相对性》的发言。他从越南汉文燕行文献中表现的“夷夏观”、湛若水与安南君臣的酬唱、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与盐谷温的著作权纠葛出发,表现在东亚文化的发展交互之中存在相对性,由此他进一步讨论了国别、洲别等差异所带来的身份认同上的相对性。

肖清和教授的发言是《大数据与文明互鉴研究:以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数据库为例》。他从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数据库这个成果出发,以“三位一体”的检索为例,说明在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利用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技术能更好地推动文明互鉴研究。

第三场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应奇主持,本场研讨会共有四位学者发言,分别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志伟;扬州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系副主任樊沁永;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张立恩和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磊。

陈志伟教授进行了题为《孟子学在海外》的发言。在发言中,他对海外孟子学研究的分期和一般特征做了简单介绍。在他看来,以葛瑞汉《孟子人性理论的背景》为分水岭,海外汉学中的孟子学研究呈现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他还进一步阐明了海外孟子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域,对于海外孟子学的得失做了回顾。

樊沁永副主任的发言题目是《徐梵澄先生对古今韦檀多学的译介和融摄》。发言伊始,他就对大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徐梵澄先生的生平和著作以及他关心印度哲学的缘由。围绕韦檀多古学的内容,他又介绍了徐梵澄先生在《五十奥义书》《薄伽梵歌》译介中的成就。他指出韦檀多今学的采撷不能脱离阿罗频多和密那氏,而徐先生在自身的相关研究过程中实现了精神哲学的融摄。

张立恩所长的发言是《杜预春秋观发微》,他对自皮锡瑞以来学界有关杜预《春秋》观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杜预《春秋》观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他认为杜预与汉代公羊学家一样主张《春秋》为孔子所作,但在如何作《春秋》的内涵的理解上则与公羊家不同。

张磊讲师的发言是《从养生学角度论朱子的静坐》。他从养生学角度重新审视朱子的静坐,在儒门养生学的脉络中给静坐一个新的定位,认为朱子整合儒、道养生资源,发展出以静坐为主的具有理学特色的养生理论,以此或可复全朱子思想的全貌,据此又可检讨从严格道德主义进路理解朱子哲学的得失。

下午的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文明精神”“天人关系”“精神与自然”“佛教的世界性意义”“佛教的现代化”等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工作坊最后,方旭东教授对整场工作坊进行了总结,他再次感谢线上线下各位专家对工作坊的支持,感谢各位学者在报告交流中带来的新视野、新方法。他强调,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前沿技术结合人文研究迫在眉睫,人文学者研究中国文化、中国文明要回应这个技术时代的新兴问题。无论对文明取怎样的理解,是中西印还是儒释道耶印回,当代人文学者都要有世界眼光,这样才能在坚持中华文明主体的同时丰富壮大中华文明。

    责任编辑:黄晓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