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50余万居民签约分级诊疗,不再频繁往三级医院赶
目前,上海已有50余万居民选择分级诊疗,而不是涌向大医院。
9月22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赴长宁区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调研,现场督办和检查多位市人大代表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建议的办理工作。在督办工作座谈会上,上海市卫计委方面透露,目前已有50余万居民,在签约家庭医生基础上,签约“1+1+1”医疗机构组合,进行分级诊疗,且每日新签约人数超过5000人。
座谈会现场,也有多位代表认为,上海三级医院各有特色,优势科目不同,“1+1+1”模式可能会限制患者需求。就此,有人大代表建议,相关部门或可研究“1+2+x”模式的可行性。
每日新签约人数逾5000人
“1+1+1”是上海探索的一种“分级诊疗”签约模式,即居民在签约家庭医生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签约居民选择家庭医生就诊或通过其转诊,享有优先预约就诊、慢病长处方、延伸处方等便利服务。
上海市卫计委透露,自2011年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目前已覆盖上海所有社区,签约居民1027万,签约率44%。截至2016年9月15日,两批试点已有1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全市共242家)正式开展“1+1+1”签约服务,已签约居民50余万人,签约量稳步提高,已达到5000人/天以上。
在长宁区新泾社区服务中心,也有代表现场进行了暗访,多名患者表示,社区医院已基本满足其需求,无需频繁奔赴三级医院,且长处方开药等确实带来便利。
不过,上海市人大代表李飞康认为,试点的优秀只能证明该模式可行,还不能代表该模式成功,应该多关注条件较差的社区医院。来自金山区的基层代表徐洁也反映了郊区社区服务中心配药难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
也有多位代表认为,上海三级医院各有特色,优势科目不同,“1+1+1”模式可能会限制患者需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保委委员马进就此建议相关部门,或可研究“1+2+x”模式的可行性。
将鼓励上海医学院校均成立全科医学系
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不约而同都提到社区医生的待遇、晋升通道等问题,希望在政策上对这一群体有所倾斜,以使基层医院也能留住好医生,居民能享受到位的医疗服务。
譬如,在此前的提案中,上海市人大代表李飞康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深化医护人员绩效和分配制度考核改革,大力提高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充分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等多个建议。 “不能总用道德弘扬去感召医务人员,要让医护人员有体面的收入,这样才能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另一名上海市人大代表说。
对此,上海市卫计委方面表示,已在试点社区初步建立起水平合理、分配透明、管理规范、正向激励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此外,有关地区,尤其是远郊地区,陆续出台针对社区医务人员的专项薪酬倾斜政策,也对吸引和留住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卫计委党委书记黄红表示,2016年将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体现临床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同时,将积极与市人社、财政部门沟通,抓紧研制符合卫生行业特点和功能定位的薪酬分配方案。
在社区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上,黄红表示,目前已探索建立全科医生能力评估实训基地,通过培训青年骨干带动整个社区医务人员能力水平的提高。此外,已有符合社区特点的职称评审办法,在学历、科研项目等条件上适度放宽,强化社区特点的技能和业绩考核。
此外,针对多位人大代表关心的全科医生培养问题上,上海市卫计委方面也表示,在近年来的实践外,下一步还将鼓励上海医学院校均成立全科医学系,推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医学院校附属中心,提高社区家庭医生综合素质。
上海市教委方面也表示,已通过整合上海办学资源,合并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等方式,加快对儿科、康复、全科等紧缺医学人才的培养,未来将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完善配套政策。
上海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也都现场表态,将在各自工作中,继续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