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华日报评辽宁野长城被抹平:不是修缮是毁容,令人痛之怒之

颜云霞/新华日报
2016-09-23 08:54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辽宁绥中永安堡乡,“最美野长城”修缮前后对比图。  东方IC 资料图

9月22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发热议。流传于网络的照片显示,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辽宁绥中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的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照片的拍摄者提到,这是文保部门对其进行修缮的结果,公众的关注与质疑随之而来。

21日,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丁辉向记者证实,小河口长城的这段修缮,的确是两年前按照方案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抢修保护,但也承认“确实修得不好看。”

对此,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迅即责成辽宁省文物局调查核实,同时派员紧急赶赴现场进行核查评估。

2015年10月12日,辽宁绥中,“最美野长城”被抹平。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文物修缮,当有敬畏之心

看过“最美野长城”修缮前后的两张照片,心中不起波澜者恐怕很少。只见前者碎石嶙峋,尽显沧桑,充满野趣;后者平坦整齐,不见真貌,美感全失,一条“最美野长城”竟成光秃秃的“水泥路”,实令人痛之、怒之!

文物,是历史给予人们的馈赠。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长城,作为我们民族记忆中的重要篇章,既述说着数千年历史的波澜壮阔,又承载着独具一格的文化内涵——象征中华民族伟大意志与力量。然而,时光荏苒,风雨无情,除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慕田峪等景区外,90%以上的所谓“野长城”大多处于无保护状态。资料显示:长城墙体保存状况总体堪忧,较好的比例只有不足10%,一般的只有约20%,消失的比例为30%。在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中,万里长城榜上有名。保护长城,迫在眉睫!

但如何保护呢?文物的重要性、关注度、差异性,必然要求对其所采取的任何保护或修缮措施须慎之又慎。就长城而言,残缺起伏处更能见历史,断壁碎石间更能悟兴亡,修旧如旧、不改原状因符合中国人这一传统审美观念,渐渐成为一种共识,并为2006年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所明确规定。绥中县对小河口长城的修缮工程虽然程序合法,却广招非议,就是因为违反“不改原状”这一基本原则。

从报道来看,当地有关部门在修缮工程实施前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仍然一意孤行,这背后的原因难免引人遐想:有可能是技术的原因,毕竟文物修缮属于专业范畴,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面对随时可能倒塌的城墙,盖上一层“保护层”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可能是地方畸形的发展观念作祟,他们或许指望着文物挣钱,却又不舍得花钱,才会选择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样的揣测虽多少带点恶意之嫌,但明知修缮方案有所不妥却强行上马,恰恰说明当地有关部门并未真正做到“以文物为本”,其心中缺乏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长城之“坏”不可避免,风雨侵蚀,日月摧残,曾经的万里雄姿已不复见,但至少我们还能见到千年前唐人所见之景,感受千年前唐人所咏之怀。如果我们不慎重地对长城加以保护,随意修缮妄改真貌,这里修成“水泥路”,那里刷成“水泥墙”,我们的后人所见的长城还会是我们眼中的样子吗?他们还能与唐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怀产生共鸣吗?长城要有所修复,这是必然选择,为游客安全,也为文化传承,但要以更为科学的修缮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当时的历史风貌。唯有此,才能捍卫民族的共同记忆,《饮马长城窟行》仍会有续响。(原标题为《“最美野长城”被抹平:不是修缮是毁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