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系亲密的他们,为何没有对话?

2021-11-11 18: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

杨文娟

有人说,读红楼,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看他没写什么。

诚然如斯。

曹公下笔狡黠,行文虚虚实实,真假掺半,“假作真时真亦假”,若只读字面意思,很容易就被诓骗了去。书中迷雾缭绕,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伎俩不少,更有“不写之写”,“不言而言”的表现手法,形成“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效果,须得熟读深思,才能有所领略。

小说通过大量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语言是书中的一大特色,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什么人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对白,全然合乎标准。然而,文中有一些关系非常亲近的人,他们彼此之间,由始至终却没有一句对话,这不禁让人疑惑,作者为何不写?脂砚斋在书中数次批道“此书有不写之写是也”,那么此种“不写”是为了表达何种情感?“不写”的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意图?蓦然想起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全书男女主人公也是没有一句对话,甚至没有眼神交流,但这种“不写”主要体现的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故事架构及行文特点,而曹公“不写”的背后,则蕴含了更多深意。

凤姐和宝钗。

在说她俩之前,先说说凤姐和黛玉的关系。

黛玉是贾链的姑舅表妹,与凤姐没有血缘关系。她们一个满腹诗书,一个目不识丁;一个超凡脱俗,一个在尘世打滚;一个为心而活,一个为财奔忙……从生活方式到审美情趣,从三观价值到人生追求,两人并无共通之处,出乎意料的是,她们却异常契合,有人形容她俩是“闺蜜”,并不为过。

凤姐了解黛玉的脾胃,知道她口味轻,给她送来暹罗国进贡的茶叶;她关心黛玉的身体,提出在大观园设小厨房,免得为吃饭问题来回受冻;她欣赏黛玉的才能,对于家事的管理,她认为宝玉等一干人皆“不中用”,唯有黛玉“倒好”;她也看出宝黛之间的小心思,不时友善地开他们的玩笑……

黛玉同样了解凤姐,宝玉挨打后,各路人来看望,只不见凤姐,黛玉心内盘算道:“如何他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正猜疑着,便看见贾母搭着凤姐的手,花花簇簇一群人,进院去了。黛玉对凤姐的心思行事可谓了如指掌。宝钗提议黛玉吃燕窝,黛玉担心会落人口实,却笃信“老太太、太太、风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说明她能感受到凤姐是真心爱护。

她们看不上赵姨娘,取笑刘姥姥,一个是“见一个打趣一个”,一个是“天下人我不笑话他们就罢了”;她们在原生家庭里都被当做男孩教养,天性相对自由;她们都有抱负,并乐于施展;她们傲娇,美丽,灵巧,活泼,善言,有个性……两人言语投契,气场相合,相处甚欢。

而凤姐与宝钗是至亲,薛姨妈是凤姐的亲姑妈,凤姐宝钗可以说是血脉相连的表姐妹,可纵观全书(前八十回),却找不到一句她们之间的直接对话。

凤姐给黛玉送茶叶,让黛玉帮忙做事,黛玉也常有事劳烦凤姐,两人之间的互动很多,也很亲密,但凤姐与宝钗之间的来往却非常罕见,几乎无迹可寻。

凤姐开黛玉的玩笑,说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众人大笑,宝钗笑道:“我们二嫂子的诙谐是好的。”凤姐听了并没有搭理宝钗,也许凤姐并不认为这仅仅是出于“诙谐”,大约一半玩笑,一半以此方式来表明自己对“金玉良姻”的态度。宝钗讨好老太太,当着凤姐的面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凤姐依旧对宝钗的话不作回应,但她内心会如何反应?不由让人想起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凤姐那经典的笑容,丹凤三角眼,柳叶吊稍眉,粉面威不露,抬眉一冷笑,既傲且酷,不屑一顾又洞悉所有,一切尽在不言中。

守拙的宝钗貌似尚能主动附言,活泼话多的凤姐反而无动于衷,这是为何?

凤姐对黛玉热情有加,黛玉刚进府时,凤姐喜道:“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此言是为了讨好贾母,却也是真心喜欢黛玉。

她对宝钗是什么态度?书中没有明写。

前八十回中,凤姐对宝钗的评价只有过一次,她与平儿讨论家中的姑娘小爷,说宝钗:“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可以说看透了宝钗的行事为人,“也难十分去问他”,意即问了也无用,懒得搭理她。

凤姐对宝钗不感冒,有人说,是因为宝钗有可能触及凤姐作为管家奶奶的地位利益。“金玉良姻”之说散布贾府,连“呆霸王”薛蟠亦有留心,精明的凤姐又岂能不知。宝钗是王夫人心目中儿媳妇的最佳人选,她的管家能力不在凤姐之下,又比凤姐知书识字,圆融通达,更厉害了几层,一旦宝钗成为宝二奶奶,凤姐手中的权力势必是要让出的。作为大房的人,虽然凤姐清楚“终归是要回那边的”,但权力这个东西,不但会让人迷了眼,还能让人产生一种永葆无虞的幻想,而宝二奶奶的人选就是让这个幻想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对于宝二奶奶的人选,凤姐明显属意于黛玉,抛开两人投契的缘由不说,黛玉身体羸弱,不适合管家,只宜静养,若黛玉嫁与宝玉,可以说合了贾母的心意,达成了宝黛的愿望,还不用触及凤姐的权力利益,一举三得,所以凤姐赞成并助力宝黛联姻,她对宝钗泛淡的态度也正因如此。

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凤姐与宝钗之间相交平淡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她们两人谁都看不上谁,或曰天生气场不合。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却有无缘无故的相厌。

有些人一见面就彼此不爽,第一眼就感到不舒服,也没有什么原因,就是感觉“不对付”。只好说,那是属于前世的宿怨吧。

凤姐与宝钗之间不至于到相看两厌的程度,但两人对彼此无感是肯定的。

宝钗曾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世俗取笑。”意思是说凤姐没什么文化,言语低俗,说出的话可笑无味,重点是批凤姐“俗”。宝钗藏愚守拙,对旁人从不轻易褒贬置喙,却如此评判了凤姐一通,也是奇事。

众姊妹对凤姐的称呼不是“嫂子”便是“姐姐”,唯有宝钗称过她“凤丫头”,要知道宝钗可是言语谨慎礼数周全之人,又比凤姐小,她称呼凤姐“丫头”并非显示了两人的关系亲密,而恐怕相反,是宝钗内心对凤姐的某种微妙情愫的流露。宝钗就像一泓深不见底的湖水,波澜不惊,你能清楚地看见映照在湖面上的倒影,却看不清湖底的深浅,你永远看不透她的内心,无从得知她的想法,她却能把你看透,将你的言行俱收眼底,再暗自评定、考量,得出稳固的不轻易示人的判断。宝玉不认识自己屋里的小红,宝钗却知道她“素日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对袭人,宝钗“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鉴其“深可敬爱”;每个人在宝钗心中都有其定位,对于凤姐,她同样有自己的判断。凤姐虽是“胡打海摔”惯了的“泼皮破落户儿”,但心性聪明的她对于来自他人并非出于喜爱的“评判”并不是毫无感知。

凤姐性格泼辣,喜欢言谈爽利之人,对装“蚊子哼哼”的女孩很是看不上,更别说宝钗这种“一问摇头三不知”,喜怒不形于色之人了。她心直口快,轰轰烈烈,与藏愚守拙,谨小慎微的宝钗自然说不到一处,纵然是亲生表姐妹,奈何气质相悖,天性不合,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大约就是她俩关系的真实写照。

王夫人与李纨。

书中写了几对婆媳,贾母与邢、王夫人,邢夫人与凤姐,王夫人与李纨。若问她们的婆媳关系如何,除了王夫人与李纨这对,其他的大致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贾母不待见邢夫人,邢夫人与凤姐心有嫌隙,都为读者所共知。但王夫人与李纨的关系是好是坏,是融洽还是不和?恐怕一时还说不清楚。

翻遍全书,同样找不到一次她俩之间的直接对话。

贾母曾说,王夫人“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面前就不大显好。”,而同样“不大说话”的李纨,在婆婆面前是否依旧不显好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这“不显好”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个性问题,背后还隐藏了诸多因素。

书中虽未直接描述王夫人与李纨的关系,但从许多细节处可推断出这对婆媳之间并不和睦。

李纨是孀居,按贾府的规矩只宜清净守节,不宜管家。因此李纨的日常事务就是侍亲养子,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照管小姑小叔子们既是李纨的生活,也是她的责任。晴雯生病,循例要出去,不能留在大观园养病,但宝玉为了晴雯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便让她留下,打发婆子向李纨报备之后,李纨说了这么一番话:“(晴雯)两剂药吃好了便罢,若不好时,还是出去为是。如今时气不好,恐沾带了别人事小,姑娘们的身子要紧的。”晴雯一听就气炸,赌气要走,宝玉忙按她,笑道:“别生气,这原是他的责任,唯恐太太知道了说他不是,白说一句。你素习好生气,如今肝火自然盛了。”

“唯恐太太知道了说他不是”,隐约让人觉得之前太太曾说过她的不是,保不准还有所责备。

芦雪广联诗,宝玉湘云商议烤鹿肉,李纨听闻他们要吃生肉,忙说道:“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哪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

李纨的第一反应是“替我作祸”,也许曾经确实因照管不周而被斥责,而被祸及。谁会指责李纨?当然是她的婆婆王夫人了。

抄检大观园之后,宝钗为避嫌要搬出园子,李纨几乎以恳求的口吻对她说:“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又担心“落不是”,李纨头上仿佛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需时刻严阵以待。后来王夫人果然因此事责怪了李纨,书中依旧没有写她们的直接对话,而是从王夫人与凤姐的交谈中得知,这个婆婆又对儿媳进行了诘问,“我问你大嫂子:‘宝丫头出去,难道你也不知道不成?’”。其实,宝钗要出去,与李纨何干?连宝钗自己都说:“(能)落什么不是呢?”可见是欲加之罪。

虽说婆婆教导媳妇乃属正常,但婆媳毕竟不是母女,对于一般婆媳而言,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人,因日常龃龉产生的芥蒂并不会平白消弭于无形,心中的疙瘩经年滚动只会逐渐变大,成为深植于彼此内心的刺。何况王夫人和李纨还不是一般婆媳,她们之间的冲突也并非是普通家庭里的鸡零狗碎,而是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

李纨青春丧偶,虽处膏粱锦绣之中,却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她年轻守节,贾府上下人等无不敬服,贾母喜她贤良淑德,疼她亦如凤姐,下人称赞她为“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可见其群众基础过硬,人品口碑无可挑剔,活脱脱就是贾府的一面道德招牌,在封建社会,恪守三从四德的李纨是能为家族带来荣耀的。既如此,王夫人为何屡屡挑刺李纨?

其实,王夫人与李纨之间,也像凤姐与宝钗一样,天生气场不合,有着天然的“不对付”,只是在尊卑有别的道德伦理体制下,婆媳之间的这种矛盾显得更为隐晦而已。

贾府靠军功起家,祖上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挣得这份泼天富贵般的家业。当年荣宁二公位列开国八公,不啻为国朝定鼎之功臣,荣耀无比。然业经五世,历百年风光后,族中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外面的架子虽未倒,内囊却尽上来了,世袭的爵位也在逐代降级,加上随着朝政稳定,武将的地位日趋下降,权势亦日渐削弱。这是自然的。马上得江山,安能马上治之?国家政权稳固之后,势必是要依靠文官集团来治理与掌控的。贾府若想保持家族权势与荣耀,必须向文官集团靠拢,实现转型。

若想家族转型,最有效的路径是子孙攻读诗书,由科举入仕,从而获取权力。然而偌大一个贾府,就找不出一个人愿意苦心攻读,担负起振兴家族的大任。赦、珍、链、蓉之流只知荒淫享乐,醉生梦死;贾敬一味好道,醉于炼丹,心在红尘之外;贾政虽酷喜读书,又入朝为官,奈何资质平庸,能力有限,难有作为;好不容易出了个贾珠,早年进学,本来大有指望,却一病死了;宝玉就不用说了,最恨仕途经济之道……无一人可担重任,贾府想靠读书来实现转型的愿望难以达成。

与文官集团家族联姻,扩大关系网,从而稳固与加强家族势力,也是转型的途径之一。因此贾家的千金贾敏嫁与了探花郎林如海,贾珠娶了当朝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

有人说,贾府最成功的婚姻,便是贾珠娶了李纨。的确如此。

李纨来自真正的清贵之家,其父李守中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文化部长。李氏家族是诗礼传家的金陵名宦之族,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的优良传统。贾府与这样的书香世家结亲,对其向文官集团靠拢以稳固增强家族势力是大有帮助的。贾珠如若不死,凭借自身才能与背景,再藉由姻亲关系网的助力,不难在朝廷大有作为,实现家族振兴指日可待。然而,贾珠死了,这一切化为泡影。

贾珠去世,李纨与王夫人之间的矛盾渐渐浮出水面。

王夫人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金陵王家,为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哥哥王子腾任京营节度使,后升至九省都检点(九省的军事总指挥),可知王家也是个武将之家。这种家庭的传统是尚武不尚文,并不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凤姐居然是个文盲,王夫人、薛姨妈也不见有什么文化,刘姥姥逛大观园的时候,众人行酒令,轮到王夫人,竟说不上来,还是鸳鸯代她说了一个。

而李纨自小受书香氛围的熏染,知书达理,出任大观园诗社的社长,点评起黛玉宝钗等一干才女的作品,说得头头是道,无人不服。

因此,胸无点墨的王夫人与清雅文气的李纨,因出身与文化的差异,导致她们天生气质相悖,天然就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气息,两人的观念相去甚远,彼此之间的隔阂也没有消融的条件。

贾珠在世时,婆媳之间的这种天然冲突尚可掩映在脉脉温情之下,作为儿子和丈夫的贾珠尚能充当一个矛盾与情感缓冲的桥梁,但随着贾珠去世,婆媳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就日益凸显了。由此可以想象,王夫人与书香门第出身的黛玉之间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与窘境,所以即便没有宝钗,王夫人也是不会考虑让黛玉来当自己的儿媳的。

在一般家庭里,不管婆婆对媳妇如何不满,对自己的孙子总不会不满,终究是疼爱的。但王夫人对孙子贾兰却不见疼惜,对自己儿子遗留的唯一骨血毫不关爱,不禁令人十分称奇。贾母、贾政对贾兰都很喜爱关心,家庭聚会时,发现贾兰没到,贾政会特意着人去叫他,贾母会把自己的菜给贾兰送去,却从未见过作为祖母的王夫人对亲孙子有丝毫的爱护之情,不关爱也就罢了,还挺无情,抄检大观园时,还撵走了贾兰的奶妈,理由是长得太“妖乔”,岂非莫须有?

这就是一般家庭与贵族世宦之间的区别,普通家庭没有皇位继承,还能享受到作为平常人的天伦之乐,而贵族世家要继承爵位,激烈的斗争使得最基本的血缘亲情也消失殆尽。王夫人冷对贾兰,正是与爵位及家业继承有关。

关于荣国府爵位的继承,贾赦曾发表过看法,中秋家宴上,他夸赞贾环的诗做得好,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贾赦是长房长子,又正袭着爵,对于继承人的人选,他有一定发言权,但这话听信不得,贾环是侍妾所生的庶子,哪有资格袭爵,贾赦不过是借此向贾母贾政等人表达自己长期以来积蓄的不满,发泄一下内心的愤懑而已。

不过,贾赦这话却有一层明确意思,即承袭之人是在贾政房中产生。那么合适的人选其实只有宝玉和贾兰两人,他俩都是嫡出,而贾兰更是长房嫡孙,比非长子的宝玉更有资格承袭。

但王夫人当然不会将继承权拱手相让,而李纨也必定要竭力维护贾兰的利益,从李纨的判词可知,她并非像自己所表现出来的那般与世无争,“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攸关大事,必得一争。如此一来,王夫人与李纨之间的根本矛盾就聚焦在对家族权力的争夺上了。

这对婆媳之间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却是暗潮汹涌。曹公不写她们之间的对话,背后正是无法表达但又不能掩饰的千言万语。

探春与贾环。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被誉为“不可逾越的经典”,但在很多红迷心中还是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好的小说本来就不容易拍,更何况是最好的小说,能表达出五六成意境就已然不错了。不过剧中有一处细节拍得非常好,令我印象深刻。

宝玉失玉后,众人急得四下寻找,探春疑心贾环使促狭,便差人唤贾环来问话,贾环不知就里,兴兴头头跑来,对探春说:“三姐姐叫我来,是让我加入你们的诗社吗?”剧中探春是如何反应,已经没印象了,但贾环那种迫切得到认同的心情和脸孔,让人无法忘怀,不由地心生怜悯。

这句问话在前八十回及程高本后四十回都没有出现过,实际上探春和贾环在书中并无对话,亲姐弟之间在日常生活里当然不会毫无交流,但曹公依旧采用“不写”的手法,而电视剧里增加的这个情节,我倒认为很符合曹公“不书”背后的深意。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在贾府“三艳”中最为出色,才情品貌亦不逊于薛林,更兼有治家之才与远大志向,但这朵人见人爱的“玫瑰花”内心却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一直对自己的庶出身份耿耿于怀。她不认亲生母亲赵姨娘,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她形容赵姨娘的见识“阴微鄙贱”,视自己的母亲为奴才,故而被许多读者扣上“无情”的帽子。

其实,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探春的嫡母确实是王夫人,在朝任高官的王子腾才是她的舅舅,而非“奴几”赵姨娘和没有“舅舅款儿”的赵国基。无论言行举止还是思想意志,探春都严格恪守封建礼法制度与准则,在现代人看来的种种不近人情处,实际上都符合当时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貌似无须以现代意识去揣度与衡量,何况赵姨娘又是那样一个言行无状,昏聩愚昧之人,实在令人无法同情。探春与赵姨娘划清界限不难理解,然而她对自己唯一的亲弟弟也熟视无睹,冷漠以待,那么对她的争议就有了商榷与探讨的必要了。

诚然,贾环这个人着实不讨人喜欢,他气质猥琐,举止荒疏,内里还是个“黑心下流种子”,因嫉妒同父异母的哥哥宝玉受宠,故意推倒热油要烫瞎他的眼睛,还在父亲面前进谗言害宝玉挨毒打,小小年纪,心机手段不可谓不毒辣,妥妥的坏胚子一枚。长辈素习嫌恶他,同辈排斥他,连丫鬟们都厌弃他,贾环和他母亲赵姨娘一样,处处讨人嫌,可谓到了神憎鬼厌的地步。

然而,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说到底,贾环也不过是一个孤独而缺爱的孩子。他对世界怀有恶意,是因为他从未接收过来自这个世界的善意,连自己的母亲,动辄对他恶言相向,毫无温情可言。一个没有获取过爱的孩子,如何懂得去爱他人?

元春封妃时,“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贾环虽与元春不同母,却也是有血缘的姐弟,想必比起他人更有与有荣焉之感,大约他也盼着贵妃姐姐省亲时能见上一见,也感受一下这万丈荣光,然而元春丝毫想不起还有他这个弟弟,在她极尽抚慰夸赞宝玉之时,独自向隅的贾环作何感想?艳羡,嫉妒,不忿,大约兼而有之吧。

元春差人送灯谜出来,众人解灯谜,贾环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唯他与迎春没猜中,未得到元春赏赐的小礼品,迎春自以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却觉得没趣,且听太监说自己做的谜题不通,娘娘没猜着,就更为落寞了。众人看了他出的谜语,什么大哥有角八个,二哥有角两根的,确实不通,引人发笑,好不容易参加一次集体活动的贾环,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内心免不了又产生落差。他想融入集体,也好胜,却总被无视,被有意无意地排斥在外。

大观园里的各种宴请聚会出游,通通没有他的份。肯带他玩的人只有宝钗和迎春。宝钗素昔看他亦如宝玉,没什么分别心。贾环因与莺儿赶围棋,输了耍赖,被凤姐好一顿教训后,“自去和迎春等玩”。贾环宁愿找堂姐和名义上的表姐玩,也不找亲姐姐探春。他对探春的态度,书中只有过一次描写,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给贾环,赵姨娘得知后又要生事,挑唆贾环闹一场,贾环不敢去,对赵姨娘说:“……你不怕三姐姐,你敢去,我就服你!”在府中那些刁钻仆妇眼中,探春这个三小姐平素也最平和恬淡,而到了贾环这里,对自己的亲姐姐就只有惧怕的份儿。想必探春平常见到弟弟不是训导便是冷漠的时候居多,冷漠,足以让人心生畏惧,敬而远之。

被无视,被打击,被冰冷以待,是贾环生活的常态。他对受到百般宠爱的金凤凰宝玉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再正常不过。一个无人引导,无人关爱的孩子,孤独与自卑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久之便被笼罩在生活与人性的阴暗里,乃至心理扭曲变态,都不足为奇了。

然而,本质上他也不过是一个渴望得到爱的孩子。

他看见宝玉在王夫人怀里被母亲摩挲抚弄时,除了嫉恨,心中会否泛起一丝苦涩和向往?宝钗送诸姐妹土仪,不忘给他备一份,他的心里大约也很欢喜。探春帮宝玉做鞋,若顺手也做一双给亲弟弟,也许他亦能心生温暖。探春曾对自己的出身很无奈,恨自己不是男人,可以出得去,做一番事业,到时自有一番道理。贾环是男儿,底子、能力都不差,只是无心向学,探春若能引导弟弟好好读书,扶持其走上正途,未免不会有另一番景象。

然而,正如探春所说,“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即便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也难逃人生的风雨,能自顾周全已属不易。探春自律自持,独善其身,已经做得够好,无法对她苛求更多。人会长成什么样子,虽各有因由,然终究还是自己决定的,只好叹一声贾环自己不争气罢了。

探春和贾环都超越了各自的自卑情结,不过是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他们一个以积极的心态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恪守主流社会的礼法规则来赢得尊重;一个以诋毁甚至加害他人的消极手段来换取一点可怜的自尊和地位。明明同样的出身,在同一条跑道启程,却背向而驰,渐行渐远渐无话,奔赴各自截然不同的人生,纵然是亲姐弟,也永无交集的可能了。

在曹公的留白之间,我们读到了许多,有无奈,有叹息,有诘问,有态度的倾向,有情绪的隐藏……那些无法言说的背后,俱是一个个沉默的真相。

原标题:《关系亲密的他们,为何没有对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