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怕冷、爱犯困、情绪差?当心是得了这个经常被误诊的病
原创 知妹 腾讯医典她知
你有没有觉得最近变得容易犯困、提不起劲儿,起床困难……
天气转冷了,有这些情况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一直感觉疲惫、提不起劲儿,甚至还有便秘、食欲降低等情况,就要警惕得了“甲减”!
别慌,这篇我们就来好好说说,“甲减”是怎么回事,哪些人要特别警惕。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总会感觉“好困”“好累”“好丧”,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懒”。
只要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要引起注意:
1. 不爱说话,只想睡觉
甲状腺激素降低,会让大脑兴奋性降低。
所以甲减的患者,总是会感到疲乏睡不够、心情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寡言少语,甚至出现抑郁的情况[1]。
2. 不想吃饭,但反而“变胖”
甲状腺激素促进能量代谢,所以甲减会导致代谢缓慢、热量消耗少、食欲降低。
但与此同时,甲减也可能引起机体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而造成水肿,所以会出现“喝口水都长胖”的情况。
这种时候,可不要只是简单地自嘲“减肥又失败了”,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求助医生。
3. 手脚冰凉、非常怕冷
怕冷是人之常情,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会优先保证内脏的温度,让手脚稍微受点“委屈”,所以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但甲减会降低人体产热效应,导致体温下降。
因此,一些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的人会经常感到寒冷,或对寒冷的耐受性降低。
如果你发现自己比身边的人都怕冷,或者一般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寒冷。
也让你感觉难以招架(甚至有的甲减患者,夏天也需要穿着毛衣),就得赶紧关注甲状腺健康了。
4. 皮肤干燥、毛发脱落
甲状腺激素减少,也会影响皮肤水分和汗液分泌,使皮肤干燥、脱皮,还可能导致脱发。
这种皮肤干燥,用再多护肤品、敷再多面膜,可能都很难缓解。而且甲减的患者除了头发干枯稀疏,就连眉毛尾部毛发也会开始稀少。
换句话说,如果皮肤干燥脱皮,不仅掉头发,还掉眉毛,那就要赶紧看医生了!
5. 消化变慢、大便秘结
虽然甲减会让人食欲减退,饭量变小,但因为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动力不足,消化也会变慢,所以反而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肠蠕动缓慢,还可能引起便秘。
6. 性欲降低、不孕不育
别害羞,性欲降低也是甲状腺激素减退的信号[2,3]!
很多人可能因为害羞或者根本不重视而不去就诊,若放任情况发展,甲减可能导致女性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增多,严重的会导致闭经、不孕不育,怀孕后导致流产率增高[4]。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者伴侣有类似的情况,也要提醒他/她重视起来。
看完上面的6类症状,你可能已经发现:想要区分“甲减”和“疲劳”“亚健康”,对普通人来说是有点难度。
所以,除了对照以上症状,也对照看看,你是否属于下面这 6 种甲减高危人群的一种。如果是,就要加倍提高警惕。
女性(20-40岁之间),尤其是孕妇或刚刚生了小孩;
家里有长辈、亲戚,也有甲状腺相关疾病(不限于甲减)的人;
本身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1型糖尿病的人;
曾经做过甲状腺手术的人;
曾经做过颈部及甲状腺放射治疗的人,包括甲亢的放射性碘治疗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外放射治疗者;
曾经服用胺碘酮、锂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的人。
我还想额外提醒一下,孕妇和老年人,要特别警惕甲减的危害。
1. 孕妇:孕前孕中,都要定期检查甲状腺
如果得了甲减,会增加不孕症、流产的风险,对胚胎神经系统发育也有影响[5]。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情况。
所以备孕时就要特别注意,提前检查甲状腺功能,有效规避风险,不要等怀孕了才发现自己甲状腺功能减低。
孕中也要定期检查,不能掉以轻心。
2. 老年人:别把甲减当“老年病”,及时就医才是好选择
老年人甲减的不典型表现与常见老年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很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
老年人甲减,会出现话少、冷漠迟钝、记忆力减低,甚至木僵、痴呆、昏睡等症状。
这些症状经常被误以为是老年痴呆、抑郁症等,有时候甚至会被认为是正常衰老的表现。
所以如果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病因,或者排除甲减的可能。
如果出现开头说到的乏力、水肿、体重增加、怕冷、爱困等等一系列的甲减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医生一般会建议你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这项检查不复杂,只需要抽取血样进行化验。
如果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提示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正常,而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都低于正常,就需要考虑有甲减的情况。
有些情况,还需要完善甲状腺彩超的检查。
通过甲状腺彩超,可以进一步确诊是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还是其他的一些疾病引起的甲减。
有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一步做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认病因。
就算你没有出现甲减的信号,也建议你每年常规体检的时候,检查甲状腺功能。
甲减其实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就基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也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对这个疾病多一些了解,帮助身边的人发现早期甲减信号,提醒他们尽早就医。
特约作者
李晓红|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审稿专家
潘永源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Calabrese, J. and A.D. Gulledge, Depression and hypothyroidism. JAMA, 1983. 250(18): p. 2470-1.
[2]Krassas, G.E., et al., Erectil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 and hypothyroidism: how common and should we treat?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8. 93(5): p. 1815-9.
[3]Atis, G., et al., Sexual dysfunction in women with 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J Sex Med, 2010. 7(7): p. 2583-90.
[4]Su, P.Y., et al., Maternal thyroid function in the first twenty weeks of pregnancy and subsequent fetal and infant development: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China.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1. 96(10): p. 3234-41.
[5]Korevaar, T.I., et al., Association of maternal thyroid function during early pregnancy with offspring IQ and brain morphology in childhood: 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6. 4(1): p. 35-43.
内容制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