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绿色保险赋能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

2021-11-10 18: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绿色保险赋能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 原创 HGFR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收录于话题#绿色金融 30 个内容 #绿色发展 63 个内容 #碳达峰 2 个内容 #碳中和 7 个内容 #绿色投资 3 个内容

文 | 王佳林

自2015年我国提出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以来,相应配套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为绿色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各地区、各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越发清晰,进程明显加快。作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全局性、系统性工作,绿色转型发展对绿色金融体系全方位、全周期支撑作用的高标准要求不断提升。但受限于部分关键环节堵点塞点长期未能疏通,我国绿色金融对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持作用还无法充分释放,难以满足绿色转型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赋能需求。当前,面对绿色转型发展的紧迫形势和要求,加快建立起可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综合赋能的可行机制,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复合支持力,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当务之急。

01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自2016年我国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并先后在六省(区)九地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我国绿色金融进入到较快发展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和绿色债券存量已分别增长至全球第一和第二位。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没有能够实质性突破赋能绿色发展的瓶颈,整体发展形势仍十分严峻。特别是在绿色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方面,与当前绿色转型发展的新特征新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

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一是资金支持端发展失衡。从结构来看,我国绿色投融资多层次体系发展尚不完善。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但绿色债券存量余额仅略高于1万亿元,而绿色基金规模则更低,仅为绿色债券一半的规模,各类型绿色金融工具规模差距较大。

二是风险保障端发展滞后。近年来,虽然我国绿色保险发展有所加快,但风险保障功能仍明显不足。数据显示,2018-2020年,保险业在绿色领域累计支付赔款仅534亿元。与万亿投融资规模相比,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风险保障水平建设明显滞后,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平衡存在较大的缺口。

(二)

缺少底层标准支撑

绿色金融对绿色转型发展的赋能质量,取决于对企业和项目的识别和评估能力。但就目前来看,这两方面均为绿色金融的发展短板。以绿色信贷为例,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的绿色行业目录存在明显差异,导致银行业机构在项目识别时面临业务实操的政策困惑。此外,由于缺少可靠的评估机制和中介机构,银行业机构无法持续跟踪企业和项目绿色贷款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在授信审批时,难以实现对贷款精准定价,以全面覆盖信贷风险。

(三)

金融机构缺乏协同联动

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发展既包括行业内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绿色化改造和重塑,也包含企业经营模式的绿色转型。因此,不论是从行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需要系统性、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支持。但目前来看,大部分金融机构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多数时候只包含单一的绿色金融工具,而不是系统性的金融支撑,全行业尚未建立为企业和项目提供绿色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的常态化机制。

(四)

市场化机制明显不足

为鼓励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国家从财政贴息、资金奖补、税优政策、业务准入等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有利支持。这些政策在培育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运行,导致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较易受政策支持导向和强度的影响。

02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滞后的内在原因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对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持能力不断下降,滞后于绿色转型发展的问题凸显。究其根本,是对绿色转型风险本质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还没有建立对绿色转型风险判断的正确逻辑,缺少对绿色转型风险管理的系统化方法和工具,也没有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化转型,仍然只是传统金融工具在绿色领域的应用,导致在风险价值、风险评估等方面出现明显偏差。

(一)

发展定位没有锚定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

绿色转型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有效应对环境、气候、资源等方面的各类主要风险,并合理化解转型过程中的伴生风险。在微观领域,这些风险会映射到行业、企业的实际运营层面,最终演变为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传统风险。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容易误认为以金融手段解决这些传统风险就是在助力绿色转型,实则不然。这些反映在微观层面的传统风险只是绿色转型风险的表象,加强对这些传统风险管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无法触及风险本源。最终,只能导致绿色金融对转型风险的管理能力不断下降。

(二)

发展路径无法满足绿色发展的有效需求

绿色发展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转型,需要绿色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与绿色发展的方向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从目前来看,这种一致性还明显不足。

一是缺少整体一致性。绿色转型所面对的风险并不是某种单一属性风险,而是由一系列风险组合构成的风险链或者风险矩阵。单一金融工具无法胜任这类综合性风险管理的需求,只有一揽子的绿色金融解决方案,才具有整体统筹管理风险链或风险矩阵的能力。但随着专业细分,大部分金融机构通常只在个别领域具有精专的服务能力,难以提供整体的服务支撑。

二是缺少产融一致性。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是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并非只是技术、管理等层面的优化升级,而是要深入产业的方方面面,需要绿色金融与产业转型的各个环节都建立紧密联系。但长期以来,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绿色项目识别问题亟待解决。

三是缺少标准一致性。绿色转型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众多,不同政府机构对绿色金融支持转型发展的要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导致金融机构缺少一致的标准体系作为业务指引。

(三)

产品创新没有对标转型风险的特殊属性

当前,环境、气候、资源等各类型风险及其伴生风险,已由以往的个体微观风险、局部区域风险发展成为具有系统性特点的宏观风险。全新的风险属性,需要全新且有针对性的金融工具来应对,这也是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但从创新探索来看,大部分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仍止步于对现有金融工具和服务的改造,并没有将创新真正聚焦到绿色转型所面临的新风险上,开发设计能够适配绿色转型发展的产品和服务。由于缺少适配的产品和服务,绿色金融体系对绿色转型的赋能作用只能浮于表面。随着绿色转型发展对绿色金融赋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供需的结构性缺口将持续扩大。

(四)

定价机制没有发挥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是对风险价值的真实反映,将有助于推动资源流动在投资与风险之间实现均衡。但就目前而言,绿色金融的定价还没有完全覆盖全部的风险敞口。以绿色贷款为例,不仅补贴和监管考核从外部干扰了绿色贷款以违约风险为定价的基本逻辑,更为重要的是,对绿色项目识别和评估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导致业务风险敞口的边界无法确定,风险定价的基础支撑缺失。不仅造成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失偏,还会连带其他资源配置错位,导致市场定价对资源配置的枢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03

绿色保险赋能绿色金融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与基础

面对绿色转型的高标准要求和现实挑战,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亟待创新突破,需要变革当前各种金融工具各自孤立发展的模式,对标绿色转型风险链,加快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赋能支持机制。综合比较来看,在现有绿色金融工具中,只有绿色保险具备联合多种绿色金融工具、建立复合型绿色金融工具箱、构建绿色金融发展全新生态体系、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的基础和条件。

(一)

兼具投融资和风险保障属性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所包含的类型越发丰富多样,除了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外,还相继推出了绿色信托、绿色ABS、绿色PPP等工具。但从功能来看,其他绿色金融工具主要为单一功能的投融资型产品,只有绿色保险是具有投融资和风险保障的复合型产品。一方面,风险保障功能是绿色保险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绿色保险的投融资功能也十分突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保险资金在绿色投资余额超过5600亿元,规模与绿色基金相当,且主要投资领域增速均在40%以上。绿色保险的双重功能,为其成为绿色金融各类工具组合的纽带,提供了其他金融工具无法替代的现实基础。

(二)

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导向一致

绿色转型发展是为了加强对环境、气候以及资源等方面经济社会风险的全面管理,提高经济社会抗风险的水平。这与绿色保险对转型风险管理和防范的内在逻辑完全一致。从产品设计来看,不同于其他绿色金融工具,绿色保险不是以风险的期限错配和价值错配为基础,而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系统性、全方位、全周期的风险管理是绿色保险安身立命的根本。绿色保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绿色保险与绿色转型发展有着相同的目标导向,将会持续推动绿色转型风险总体规模不断下降。

(三)

与产业长期发展深度融合

现代保险服务已由后端赔偿环节延伸至前端风险防范环节,将保险服务渗透入企业经营和项目管理的各个关键部位。从技术层面,绿色保险可将保单标的的总体风险按照运营管理流程逐层逐级拆分,细化全流程各环节的风险类型与规模,以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推动实现总体风险的全面压降。相比于其他绿色金融工具,绿色保险已由产业的外部赋能模块演变为内部支撑模块,在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与产业融合的更紧密。这也为绿色保险实现对转型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

可实现转型风险与定价平衡

在对风险管理经验积累的支撑下,相比于其他绿色金融产品,绿色保险对绿色转型发展所面临的各类型风险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绿色保险对绿色转型风险的理解,不是从企业运营端,而是从风险本源入手分析风险在传递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能够更准确的研判转型风险价值。通过对转型风险的穿透分析,绿色保险对转型风险的定价可以更全面的覆盖风险。此外,绿色保险作为一种关注长期性风险的缓释工具,还可以更好实现期限与风险的长期匹配。

(五)

兼顾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从产品特征来看,在产生商业价值的同时,绿色保险具有更强的正外部性,溢出效应的影响范围更广,不单局限于金融产品的利益相关者,而是面向全社会,并能持续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效应。尤其是在环境、气候等方面,绿色保险额外产生的社会价值效用更明显,可以显著提高全社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经济社会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绿色保险广泛应用后,其规模效应将推动社会价值呈指数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共赢。

04

以绿色保险赋能绿色金融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

转变发展模式

构建以绿色保险为基础的绿色金融体系

在绿色转型发展初期,投融资支持有力推动了技术创新和设备替代升级。但随着技术研发累积成本不断提高、固定资产规模和占比不断加大,当资金投入规模持续攀升达到阈值后,风险累积效应对投融资的负作用将越发明显,投融资对绿色领域的支持作用不断收敛,呈现出规模效应递减的特征。但当前绿色金融体系是以投资为导向,如果继续从投融资端发力,只能加剧投资和风险的错配。

因此,要想从根源上实现投资和风险的稳态平衡,补短板、强弱项,关键是要转变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模式,改变过去以投融资工具为基础的赋能模式,加快建立以风险为导向、以绿色保险为底层支撑的发展模式。

一是要在环境、气候以及资源约束等领域,加快实施强制绿色保险制度,将绿色保险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不断扩大绿色保险的范围和应用场景,持续提高绿色保险的密度和深度,提升绿色保险的风险保障能力,使其更好适配于绿色金融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发挥好数字技术赋能的作用,以遥感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全面提升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对绿色转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进一步细分风险的颗粒度,建立动态跟踪的风险预警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三是要充分发挥绿色保险在绿色信用增信方面的独特作用,将绿色保险融入绿色金融工具设计流程,作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基金等产品风控准入的必备条件,降低绿色投融资成本,提高抗风险韧性。

(二)

聚焦风险特征

创新绿色保险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绿色发展的持续深入推进,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和影响也在不断演变发展,对绿色保险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和升级。围绕绿色转型发展的风险类型,持续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成为绿色保险支撑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赋能绿色发展的关键动力。总体来看,绿色保险需要重点加强在四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创新。

一是在环境方面,要抓住环境污染风险的外部性特点,不断探索跨区域、跨行业、跨产业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重点在传统能源、制造、建筑、交通、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等行业,研发可以覆盖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保险新产品新模式。

二是在气候方面,要抓住气候风险的变化特征,调整产品和服务创新方向,由低频高灾向“高频低灾+低频高灾”转型,不断扩大指数型保险的应用场景和范围,重点加大气象风险的预警和防范能力建设。

三是在资源方面,要围绕传统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提质升级、自然资源保护开发等关键领域,精准创新可抚平资源价格波动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的内含价值。

四是在绿色投资方面,要围绕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投融资金融产品在绿色项目识别和跟踪评估各环节所面临的风险,创新适配的产品类型和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功能,持续推动绿色投融资成本回归至更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市场水平。

(三)

加强组合应用

建立绿色金融的复合型工具箱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外部性影响,是绿色转型风险的主要特征之一。绿色金融高质量支持绿色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加快形成能够输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能力,构建具有复合功能的绿色金融产品工具箱,建立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绿色金融工具组合,推动风险敞口全面收敛。从内在机制来看,建立多类型的绿色金融工具组合,尤为需要绿色保险发挥在投融资与风险保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风险价值与价格稳态平衡的定价作用、以及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步提升的社会治理作用。从实践路径来看,要积极推动金融机构跳出固有思维,转变风险定价机制,形成与绿色转型发展适配的新型风险观,加快形成不同金融机构间合作共赢的业务联动机制,不断创新发展险贷联合、险债联合等“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不断提升对绿色转型发展的综合赋能支持。

原标题:《以绿色保险赋能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