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学新秀︱比《圣经》更古老的“诺亚方舟”故事

马千惠
2016-10-29 10:1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旧约•创世纪》中的大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神圣的、古老的、原创的文本。这个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起初,神创造了人类,后来因为不满人类的罪恶,神后悔创造出人类,决定让一场大洪水灭绝地上所有的活物。只有诺亚在神的眼中是个与神同行的义人,所以神让诺亚用歌斐木建造一艘方舟,里外抹上松香,诺亚带上他的家人、食物以及每种动物的一公一母进入了方舟。七天之后,天降大雨,雨下了四十个昼夜,洪水淹没了大地和山川,把地上了一切活物都淹死了。当洪水渐渐消退,方舟停在了亚拉腊山上,诺亚开了方舟的窗户,依次放出乌鸦、鸽子,探测地上的水有没有退去,直到鸽子叼回来新长出的橄榄叶子,他知道洪水退了。诺亚和他的家人走出方舟,万物在神的指示下重新在大地上繁盛起来。诺亚为耶和华建筑了一座祭坛,耶和华闻到献祭牺牲发出的香气,决心不再因人类心怀邪恶而诅咒人类,神告诉人类可以把地上的动物当做食物,但是不能吃带血的生食。神还告诫人不能流他人的血,否则他的血也必被人流,因为人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的。神与诺亚及他的后裔立约,以彩虹作为记号,将不再有洪水灭世了。

诺亚方舟

发现更古老的"方舟与大洪水"故事

1872年12月3日,一个年轻人在知名学者和社会名流云集的圣经考古学会上做了一个报告,宣称他发现了一个比《旧约》更早叙述洪水灭世的文献,这个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学界为之震惊。年轻人叫做乔治•史密斯,他出身贫寒,十四岁时曾在商行当学徒,学习印刷钞票的雕版技术,这段经历对他后来抄写、复制泥板上的楔形文字有很大用处。史密斯十分着迷于圣经考古,省吃俭用买来各种近东考古书籍,沉迷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新发现。他还频繁到访伦敦的各大博物馆,从来自两河流域的各种展品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后来,史密斯的知识才干被大英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发现,他获得了在博物馆工作的机会,成为一个“泥板修补员”,协助整理出土自亚述古城尼尼微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中大量的楔形文字泥板。这是一个艰苦且单调的工作,要从大量泥板残片中找到哪些泥板碎片是出自同一块泥板的,并把他们拼凑在一起,加以记录和编号。他在大量泥板整理工作中锻炼出卓越的楔形文字阅读能力,成为了一名崭露头脚的亚述学者,并且参与了大英博物馆楔形文字泥板文献的出版工作。

乔治•史密斯像

在做整理工作的一天,史密斯发现一个残缺的泥板上写着十分熟悉的"大洪水"的故事,许多细节都与《旧约•创世纪》中的"诺亚方舟"故事十分相似。这表明《旧约》中的"方舟与大洪水"并不是希伯来人的创造,而是从古代两河流域继承和发展来的。史密斯发现的这个洪水故事是现在我们称之为《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一部分:主人公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在其挚友恩启都(Enkidu)因病去世后,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踏上了寻求永生的旅途,向大洪水之后唯一的幸存者乌特纳皮什提姆(Utnapishtim)询问他得以长生不老的秘诀,乌特纳皮什提姆告诉他那时大神恩利尔(Enlil)要用一场特大洪水来灭绝人类,水神埃阿(Ea)偷偷告诉乌特纳皮什提姆大洪水即将来临,让他建造一艘船。乌特纳皮什提姆按照埃阿的指示,从大洪水的灾难中幸存了下来。后来他向诸神献祭,诸神体会到了人类的好处,并赐予他长生不老的能力。

史密斯发现的洪水故事残缺不全,但是这一重要发现还是引起了当时社会的极大轰动。伦敦的《每日电讯报》资助史密斯前往两河流域,去寻找洪水故事的其他部分,条件是史密斯必须亲自参与这次发掘活动,并向报社提供游记和发掘报道。1873年,史密斯前后两次前往美索不达米亚,不但从地下挖掘出大量泥板文献,还购买了许多泥板,这些工作为亚述学的研究增添了一大批原始材料,也丰富了大英博物馆的馆藏。基于卓越的楔形文字阅读能力,他能在考古现场迅速阅读和理解文献,他一到尼尼微遗址,很快就找到了一些包含大洪水故事的泥板。史密斯快速阅读泥板的深厚功力即使在今天的亚述学界也鲜有学者可以望其项背。

回国之后,史密斯在等待下次发掘执照申请下来的同时,参与了大英博物馆的楔形文字文献出版工作,出版了《迦勒底的创世纪》、《亚述发现》、《亚述名年法》等著作。其中《迦勒底的创世纪》中列举了史密斯发现的所有的和创世以及大洪水有关的泥板文献,包括一篇重要的亚述时期的大洪水故事,现在人们称之为《阿特拉哈西斯》。

两河神话《阿特拉哈西斯》

《阿特拉哈西斯》泥板残片

史密斯后来发现的洪水神话是《阿特拉哈西斯》的亚述版本,抄写于新亚述帝国晚期(约公元前700-前650年)。史密斯在亚述学研究领域立下了丰功伟绩,不幸的是,他在第三次前往近东考古时染上当地流行病,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后来的学者们跟随他的步伐,发现了古巴比伦时期的《阿特拉哈西斯》版本(抄写于约公元前1646-前1626年),比新亚述的版本早了一千余年,而且保存更加完整。《阿特拉哈西斯》是两河流域出土文献中最重要最完整的"洪水与方舟"神话,包含了诸神创造人类和大洪水灭世两个重要主题,整个故事写在三块泥板上,下面介绍神话《阿特拉哈西斯》的主要内容:

第一块泥板:

那个时候,宇宙中没有人,只有神存在,宇宙的构造就像是一个分层的蛋糕。三个主要的神是安努(Anu)、恩利尔(Enlil)和恩基(Enki),他们管理着不同的领域:安努管理天堂,恩利尔管理大地,恩基管理阿卜苏(Apsû)——一个地下的淡水世界,是陆地淡水的来源。恩利尔让地位比较低的小神们去挖掘河道,因为河道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挖掘河道的工作特别辛苦,四十年的辛苦劳动后,小神们不堪重负,他们决定发动罢工和暴动,他们烧掉了劳动工具,在夜里包围了主神恩利尔的住所。恩利尔被侍从们叫醒,立刻召集诸神进行紧急会议。安努提出让恩利尔的大臣努斯库(Nusku)先出去问问外面的暴民到底为什么暴动,努斯库去问了暴徒们,回来告诉大神们说,小神们因为无法承受沉重的劳动负担,于是一致决定反抗权威。恩利尔听了之后眼中充满泪水(比较可能是愤怒的泪水,而不是同情),他让安努回到天上去,并且说要惩罚一个反抗者以杀一儆百,但是安努说小神们的不满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接下来恩基提出一个建议:可以找女神宁图,让她创造出人类,这样人就可以代替神劳动。诸神欣然接受这个提议,并召来了女神宁图,她没有拒绝这个提案,但是提出需要恩基的帮助,于是创造人类的工作由她和恩基合作完成。

制造人类的过程和制作陶制塑像的过程有点类似。诸神在集会上杀了一个神,用他的血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被杀的神的名字是维(Wê)或者维伊拉(Wê-ila),神灵们轮流在黏土上吐唾沫,然后宁图发表宣言,大家都祝贺她,并且赐予她贝勒特伊利(bēlet-ilī)的封号,意思是众女神的女主人。造人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恩基和宁图进入一个叫做“生命的房子”的地方,在十四个生育女神的协助下开始工作。恩基先不断用脚踩黏土、搅拌黏土,然后取出十四个黏土块,十四个生育女神将它们用模子制作成七个男人和七个女人的样子。用模子浇铸成的人型被一个叫做“泥砖”的东西分为两边,七个男人在一边,七个女人在另一边(这里的泥砖应该不是建筑用的那种单个的泥砖,而是一种砖砌成的建筑物)。众神在翘首以盼妊娠期的结束,十个月到了,子宫裂开了,人类也出生了,宁图提出了对人类的分娩和婚姻的建议和规定。

这之后就从神的时代来到了人类早期的传说时代。人口数量大大增加,产生了很多噪音,使得大地的神灵恩利尔难以入眠。于是他决定利用瘟疫来减少人口,他让瘟疫之神纳姆塔拉(Namtara)实施计划。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是一个人类的国王,他去求助他的神恩基,希望恩基可以帮助人类走出困境。恩基也十分同情自己创造的人类,于是他告诉阿特拉哈西斯如何克服瘟疫之灾。阿特拉哈西斯把恩基的话传达给人们:人们先不要供奉别的神,把全部供奉都给瘟疫之神纳姆塔拉,这样他就会不好意思,瘟疫也会消散。人们按照他说的做,于是瘟疫很快过去了。

第二块泥板:

人类又一次大量繁殖,因为人类的噪音恩利尔又开始失眠,这一次他决定用饥荒来减少人口。他命令暴风雨之神阿达德(Adad)控制住雨水,不让雨水落下,严重的大旱灾发生了,土地寸草不生,人们饥肠辘辘。于是阿特拉哈西斯又一次去找恩基求助,又一次得到一样的建议,即集中供奉阿达德。丰富的供奉让阿达德羞愧,于是他小心翼翼降落了雨水,滋润了大地,但是恩利尔没有发现。

干旱过后,人口又大量增加了,恩利尔第三次失眠了,恩利尔开始怀疑有谁故意阻碍了他的计划。他没有用新的方法来控制人口,而是决心实施更加严重的旱灾,他在宇宙的每一层都派了守卫,确保没有谁能破坏他的计划。安努和阿达德负责守住天上,他自己守住大地,恩基负责守住地下。于是大旱灾又一次开始了,阿特拉哈西斯因为重新到来旱灾而忧心忡忡,于是他去找恩基,问他是不是不再关心他的人类了,阿特拉哈西斯还用贡品去讨好恩基,希望他能帮助人们。大地上寸草不生,各种惨绝人寰的场面不断发生,阿特拉哈西斯歇斯底里地请求恩基,于是恩基答应了帮助人类。随后的故事因为泥板的残缺不全而缺少了一部分。后来写到恩基向恩利尔请求原谅,求他原谅自己的越轨行为。恩利尔警告众神不要再拯救人类,但是恩基对严肃的警告嗤之以鼻,还笑出了声。恩利尔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决定用水来消灭人类,恩基也被迫发誓了。

第三块泥板主要是大洪水的故事:

阿特拉哈西斯做了一个梦,但是很难理解,于是他去找恩基,希望得到更多解释。恩基发了誓,所以不能直接告诉阿特拉哈西斯这个危险的计划,但是他偷偷到芦苇屋子暗示了他,指示他要建造一艘船(这里所说的芦苇屋子在现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也可以看到,那里的芦苇长的特别高,芦苇通过编织成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风可以透过用芦苇制成的房屋。恩基可能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偷偷告诉阿特拉哈西斯的,不是直接见面,而是透过芦苇墙壁来传达。此外芦苇船也和芦苇房子一样常见)。

两河流域的芦苇屋子

阿特拉哈西斯把房子拆了,用芦苇造了船,为了防水还在船身涂满了沥青。阿特拉哈西斯只有七天时间做大洪水的准备工作,他必须要向人们解释他的行为。他说恩基和恩利尔闹翻了,他自己作为恩基的人不能留在恩利尔的土地上,所以必须造一艘自己的船离开这里,去他的神那里生活。解释之后,他在大家的帮助下造了一艘船,载上了他的家人和生物们。在上船之前大家有一个宴会,但是因为灾难的临近,阿特拉哈西斯无法克服担心和害怕,没有能好好参加宴会。上船之后,大洪水来临,除了船里的人和生物,大地上的生命无一幸免。众神也开始难过,恩基和宁图目睹自己创造的人类的惨状而悲痛不已,其他的神也开始意识到有人类存在的好处,人类承担了辛苦的劳动,挖掘了河道,生产了粮食,而现在神们不能享受食物和饮料的供奉了,他们饥肠辘辘,嘴唇发白。宁图十分后悔,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赞成这个计划,开始用难听的话挖苦恩利尔。

大洪水持续了七天七夜,雨水停了(这里有一段缺失。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同样的地方写的是放出三只鸟去确认大洪水是否退去了,这个细节和圣经创世纪的洪水故事特别接近,可惜的是在古巴比伦版本的阿特拉哈西斯中这个部分看不清了)。下船后,阿特拉哈西斯给神们提供了食物,神都围了上去。宁图谴责安努和恩利尔,说他们没有资格吃这些供奉的食物,她拿了安努像苍蝇一样的天青石项链,把它戴在脖子上,为了铭记她的子民像苍蝇一样漂浮在水面上的惨剧。起初恩利尔发现人类还有幸存者的时候大发雷霆,后来又变得沮丧失望,他责备了恩基,但是恩基为自己辩护。恩利尔后来又接受了人类应该延续下去,他要求恩基和宁图更好地组织人类。

从古巴比伦时期的主版本到亚述巴尼拔博物馆中的亚述版本,《阿特拉哈西斯》流传了超过一千年,影响深远。《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洪水故事来源于《阿特拉哈西斯》,基督教的《旧约•创世纪》把“上帝用泥土造人”、“诺亚方舟与大洪水”的故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而它也很明显与《阿特拉哈西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且拥有相同的故事模式:最初造人——出现问题——大洪水——问题得到纠正。

两河流域的芦苇船

参考文献:

[1]拱玉书.西亚考古史[M].文物出版社,2002.

[2]Dalley,Stephanie,Ed.MythsfromMesopotamia:Creation,theflood,Gilgamesh,andothers.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

[3]Lambert,WilfredG.,AlanRalphMillard,andMiguelCivil,Eds.Atra-Ḫasīs:the

BabylonianstoryoftheFlood.Eisenbrauns,1969.

[4]Dundes,Alan,Ed.TheFloodMyth.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8.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