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瓷器在佳士得拍卖的台前幕后
一位曾在纽约佳士得工作超过30年的资深业内人士形容,“曼哈顿城中的人物去世,第二天一早站在门口等待的除了殡仪馆的人就是拍卖行的人。”虽是一句玩笑话,却道出了拍卖行为了争取委托激烈竞争的业态。刚刚过去的纽约亚洲周中,佳士得推出的“美藏于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中国瓷器”专场拍卖早在消息放出时就在古董圈引起震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期待。此次争取到大都会的委托,是纽约佳士得继2014年的安思远(Robert Ellsworth)专场拍卖后推出的又一具有巨大品牌效应的专场拍卖。在和竞争对手苏富比的对垒中,佳士得在中国瓷器和艺术品板块的市场瓜分中又进了一步。
拍卖场上的委托主要来自于4D——Die(离世),Debts(债务),Divorce(离婚),Deaccession(博物馆移除馆藏)。一件高质量的拍品从藏家手里释出,放到拍卖行公开拍卖,并非一个容易的过程。越是好的藏品,藏家越倾向于持有。上拍的原因虽然更贴近花边新闻的范畴,“博物馆移除馆藏”这一话题却通过此次“大都会珍藏中国瓷器”专场拍卖成为讨论的中心。
事实上,博物馆释出的藏品出现在拍卖场上非常常见。在大都会专场前,2016年纽约佳士得3月的春拍上,一座“鎏金铸铜锤鍱十一面观音立像”,以最高估价的近20倍成交,问鼎全场最高成交价格,这座观音像就出自巴斯艺术博物馆(The Bass Museum of Art)。2015年9月,佳士得纽约曾拍卖来自大都会英国家具和装饰艺术的部门的200件艺术品。在中国艺术品这一门类,佳士得过去5年共接受非盈利机构委托拍品257件,成交率高达98%。
在美国,全美博物馆中90%以上的藏品来自于捐赠,绝大多数美术馆不由政府管控,属于非盈利组织(nonprofit)——由理事会管理,以服务公众为目标。非盈利属性根植于美国博物馆传统。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立一家博物馆,前提是它必须在某一方面满足“服务大众”的要求。这也使得各种门类、规模的博物馆层出不穷,形成多元化的博物馆环境。
所有非营利博物馆成立时,核心任务是确立博物馆的使命(mission),这是由“服务大众”的属性所决定的。在此基础之上,博物馆“入藏”(accession)和“去藏”(deaccession)的标准和规则也相应确立。要知道,并不是博物馆获得的所有艺术品都会进入馆藏,那些满足标准才可入藏,每一个入藏的藏品都有一个编号和一套完整的档案记录。
每一家非盈利美术馆都可以在理事会的管理和监督下进行“购藏”和“去藏”,策展人也有权利参与和限制这一权利,所得款项用于购买新的藏品。但是,并不是每一家非盈利美术馆都可以移除馆藏,比如位于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和波士顿的伊莎贝尔·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的捐赠人在成立之初立下规定,馆藏中的每一件藏品都不可以移除。
去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和有需要的机构交换,可以私下交易,也可以公开出售。公开拍卖是现在多数博物馆的首选,公开拍卖就保险和明智,可以避免踏入灰色地带。
此次“大都会珍藏中国瓷器”专场拍卖中的拍品虽然不是大都会所藏精品,但每一件皆入藏大都会,都是一个世纪前欧美收藏中国艺术品的缩影。虽然精品乏善可陈,不少拍品品相较差,大家的热情并没有受此影响。9月15日举行的现场拍卖收获了100%成交,现场高朋满座,众多国际知名古董商亲临现场。参与竞拍的中国买家明显多于欧美买家,几乎每一件拍品都进行了深度竞价。
影响一件拍品成交价格的因素包括:质量、品相、稀有程度、来源、出版和展览记录,这一次的“大都会珍藏中国瓷器”专场将杰出来源的价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拍场外,各大美术馆策展人,学者,行家,知名古董商,包括埃斯凯纳齐(Eskenazi)蓝捷理(J.J. Lally),翟健民(William Chak)等纷纷前来一睹大都会珍藏的风采。借此公开拍卖,世界有机会了解到一个世纪前西方对于中国艺术品的审美和认知,意义弥足珍贵。
日本“壶中居”的古董商中岛利充(Toshimitsu Nakashima)对一件“磁州窑剔花牡丹纹卷口瓶”特别钟情,展览的每一天都来看这只瓶子,第一天拿上手后,一个人坐着足足研究了2个小时,做了好几页笔记。最终,这件作品在日本和中国台湾买家的激烈竞价下,以19.7万美元成交。
一件件上拍作品勾连出了大都会亚洲部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历史。它们的主人背后的故事也各不相同,有经营杂货生意起家,后成立百货帝国并大力推动员工福利的犹太移民本杰明·奥特曼(Benjamin Altman);有石油大亨的唯一继承人小约翰·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Jr);有知名古董商塞缪尔·艾凡礼(Samuel Avery),有受良好艺术教育的纽约州长之女玛丽·汤普森(Mary Thompson);还有出身银行世家雷厉风行的实业家JP摩根(J Pierpoint Morgan)。他们的出身背景、专业领域、性情和审美不尽相同,对中国艺术的爱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的捐赠人。
小洛克菲勒钟爱五彩、黑彩及黄彩的珐琅彩瓷器,他曾提到购买这些瓷器的故事:“我对此类作品一见钟情,没过多久又再买了一批。”一件来自小洛克菲勒的五彩瑞兽纹大长颈瓶大幅超过估价,以34.1万美元成交。
此前格外受到关注的6件康熙豇豆红瓷器,吸引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买家的争夺,整体出价比较冷静。最终,豇豆紅釉萊菔尊以204万5千美元成为全场成交价格最高拍品,豇豆紅釉菊瓣瓶位列第二,90万5千美元成交。
纽约州长之女玛丽·汤普森钟情单色釉,出自于她的清雍正胭脂紫釉暗花龙纹茶碗取得了全场成交价第三的好成绩。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在《Asian Art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一文中写道:“大都会博物馆于1870建管之初,各创办人皆矢志呈现包罗万象的世界艺术大观,本馆迄今仍恪守这一购藏原则。但在某种特殊的意义上,本馆的亚洲艺术珍藏亦是纽约这个人文荟萃之地的缩影。”
上拍的藏品在不同时期入藏大都会,时间横跨半个世纪。从1879年大都会成立之初,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艺术品的捐赠源源不断。明清瓷器居多,反映了西方主流收藏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于中国瓷器的审美和喜好。御制民制瓷器均有涵盖,藏家对于藏品的描述,反映了保罗万象、以喜好为向导的主流收藏理念。
“美藏于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中国瓷器”是一场拍卖,更是一段历史,一次学习。
(作者系艺术撰稿人,乔治城大学艺术与博物馆研究硕士,曾于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现居纽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