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美术大展开幕,显目位置“让位”给青年艺术家
11月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十一届上海美术大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
这是历届大展体量最大的一届,展品从往届的300余件增至了500余件,并增设了新媒体、装置艺术等门类。这也是参展艺术家群体最年轻化的一届。与过往主打名家作品不同,此次展厅中最显目位置大多“让位”给青年艺术家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作为上海地区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美术展览,上海美术大展自2001年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据悉,本届美术大展是历届大展体量最大的一届,分为中华艺术宫5米层和0米层两个展区,共展出作品510余件。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大展围绕“建党百年”重大主题,面向长三角地区广泛征集优秀作品,经过三轮评审,从投稿的1973件作品中选取了入展作品482件,包括中国画89件,油画89件,版画农民画59件,水彩粉画59件,雕塑39件,漆画22件,综合材料31件,连环画年画28件,漫画动漫20件,交互装置及数字媒体12件,插画18件,海报设计16件;评出第八届白玉兰美术奖优秀奖5名、佳作奖8名,沈柔坚艺术基金奖8名。
展览现场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丁设告诉澎湃新闻,“往届的展品数量规模约为300件,而这一次扩展至500余件,相当于一个全国美展的规模了,为历届之最。”
青年的展示舞台
在中华艺术宫5米层展厅内,呈现了特邀美术家和总评委作品,中国画、油画、雕塑、连环画、漫画、插画、海报设计等种类的入展作品。
与往常不同的是,此次展厅入口处并未悬挂名家名作,而是突出呈现青年艺术家。青年创作者以多元的创作实践观照时代和生活,传达思考和感悟,关注自我与社会。
《2021·06·17》陈迪
其中,青年画家陈迪的油画作品《2021·06·17》占据C位,描绘的是航天火箭中的空间。陈迪表示,“室内空间一直是我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古代厅堂到现代客厅,从大工厂到空间站,都试图以写意的用笔,稚拙的造型,简洁的色彩,单纯的形式来阐释物我关系,从而使作品呈现内在的精神力量。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铭刻时代。”边上则是画家齐然以中国画描绘的环卫工人,寓意着环卫职工的笑容与都市容貌的清新的关系。
倪巍《不夜之城》
此外,青年艺术家倪巍则以笔墨勾勒出上海这座不夜之城的一角;而解文金的油画作品《都市新生活之理发店》则描绘了理发店内忙碌的场景。画面中被光影切割成无数的几何碎块与交叉重叠的直线,彼此之间相互呼应。
解文金《都市系列之理发店》油画
在这一展厅中,不乏老艺术家作品,如林曦明、萧海春、夏葆元等人的经典力作,也有不少青年艺术家对于当下社会的观察。
展厅现场,夏葆元作品
据悉,此次也是历届大展中青年获奖比例历届最高的。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在谈及展览亮点时表示,“可喜的是获奖作者大多数为年轻人。”对此,丁设表示,目前艺术界的人才梯队进一步年轻化,近20年来的培养,汇聚了一支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上海美术大展是上海本土美术家的艺术盛会,所以关注本土艺术家是我们发展的主体。艺术家们如何发展,对整个城市的艺术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艺术水准是非常重要的。”
展厅现场,萧海春山水作品
据悉,作为上海美术创作的最高奖——第八届白玉兰美术奖获奖名单将于11月18日下午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揭晓,同期还将揭晓沈柔坚艺术基金奖的获奖情况。
据统计,此次获奖的21位作者中,45岁以下有17人,占比80.1%,创历届大展之最。其中75后有5人,80后有8人,90后有4人,年龄最小的为25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区获得白玉兰美术奖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将直送第十四届全国美术大展参评。
新艺术门类的增设与探索
对于此次美术大展,另一件值得说的便是作品门类。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作品的品种为历届最多。在0米层展厅内,观众则可以看到版画、水彩粉画、综合材料、雕塑、漆画、数字媒体、交互装置、农民画等种类的入展作品。其中,数字媒体、交互装置等无疑是往届所没有的门类。
辛琦 《闪》
其中,艺术家辛琦的多媒体作品 《闪》是展厅的一大亮点,硕大的屏幕里,呈现的是其塑造的人物雕塑;而艺术家陈亮的装置作品《十月》、陈国泰的《复古铁皮升线猴》则为展厅增添了趣味。
展厅现场,陈亮《十月》
展厅现场,陈国泰《复古铁皮升线猴》
主办方表示,“此次增设的新媒体和交互装置等门类,体现了展览的丰富性。而这一丰富性无疑是和上海的发展历程相关,也体现了这个时代大家关注的一些话题和思考。”
对于新门类的增加,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张培成表示,艺术是一种表达,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家要表达的东西也在发生变化,而为了要表达新的东西,艺术媒材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要让各个种类的艺术都得到展示。”在张培成看来,“当代”这个词汇已经在艺术界成为常用词了,而从事传统艺术的,不怎么“当代”的他,也都会受到这些艺术的启发。
展厅现场,毛国伦作品
在谈及作品评选时,主办方表示,“现在不像过去油画作品由油画专家来评审,而是让不同的专家一起来评审,一起来关注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在新设的艺术门类展示上,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上海美协成立了实验与科学艺术委员会,让更多新媒体领域里的艺术家,包括院校的老师参与进来,也有传统艺术家一起进行探讨。艺术的未来发展是跨界融合的,未来我们可能会引进更多的新媒体艺术,让这些艺术和油画、国画进行更多的语言交流。而如何做好这一步,传播好这些艺术,都是我们未来要思考的一个话题。”
洪健《上海·红色起源地》
当然,对于展览而言,作品是最重要的环节。张培成表示,好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时髦,而是要经得起推敲。“如果这些作品是时尚的话,那么过一阵它就不时尚了。所以好作品有某一种标准在那。我们的艺术语言要有民族生活,我们是现代的人,应该画现代的画。这个恐怕是每个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心中所有的时间与空间坐标。”
齐然《都市笑容》中国画
据悉,第十一届上海美术大展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18日下午举行,沪上资深美术理论家,上海美协顾问、主席团成员,本届大展获奖及入展艺术家代表等将参与研讨。研讨会将就如何提高上海在全国美术界的影响力,如何发挥美术在“人民城市”创建中的独特作用;上海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资源,对上海美术创作的现实意义;如何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导向,不断提升主题性创作的艺术格调与品质;如何统筹美术创作中主题性、当代性、学术性的有机统一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