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长高的每一厘米,都是用人民币堆出来的”
原创 塔门 塔门
在中国,一位男性是否优秀,除了金钱这个硬性指标,男性魅力(如今被称为男友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而高个子,一向被视作男子气概和男性魅力的核心特征。
DT财经曾经对男生最受女生欢迎的身高做过调查。在调查中,论具体数字,178是女性提到最多的数字,但后面还要加一个「以上」。而180以上的男人,才能称得上是男友力十足。
《柳叶刀》一项覆盖全球的调查显示,全球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70.83cm,而中国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5.7cm,是东亚第一高。并且,在1985~2019的35年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长将近9cm,全世界增幅第一。消息一出,#中国男性35年间平均身高增长9厘米# 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一个很可能的事实是,在「男性最佳身高178、180以上」的普遍择偶标准面前,随着整体男性平均身高的提高,会加重那些身高达不到标准的、低于平均值的、低于170的男性身高焦虑。
身高焦虑对男性生活的影响,比起女性的身材焦虑、容貌焦虑,又常常被忽略。
我们采访了三位被身高困扰了许多年的男性,他们的遭遇,或许也是大量「矮子」男性们被隐形的生活。
「矮这个词毁了我的青春期」
根据21世纪教育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在参与调查的1999人中,有86%的人受访者认为身边存在校园「冷暴力」,其中更有15.8%的人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看到校园霸凌现象。
校园霸凌的方式大多分为三种,故意冲撞他人、起各种难听的绰号、以及联合班上的同学孤立某人。
矮,则是许多校园霸凌受害者最常背负的「罪名」。
@大罗 男 25岁
我对外都称自己身高171,但我真实身高,其实只有168。
我是东北人,从小到大周围的人都比我高。最矮的时候是初中,那时候我的座位总是第一排,因为谁都能挡到我的视线。
因为我姓罗,从小到大被起了各种萝卜相关的外号,而且前面都得加个矮字。上学的时候上体育课,打篮球老师让男生自由组队,没人愿意和我组队。
从小到大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体检,尤其是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你们那是不是这样,反正我们那儿体检的时候都是整个年级统一到室内运动场体检,每次量身高体重的时候,老师都会大声念出来,每次一说完我的身高,我都能听到周围有人小声笑我,那样的感觉真的非常让人难受。
从此就留下了阴影,哪怕到现在,单位组织体检的时候,只要一出报告我就立刻捂着赶紧塞进包里,深怕别人看到我的身高。
@本杰明 男 27岁
我以前完全不想聊身高这件事,但是现在,我好像已经可以和我165的身高和解了。
我长不高这件事情可能是基因遗传的问题,我爸我妈都不高,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在我家里还是最高的那个。
我觉得矮这个词,毁了我的青春期。
小时候因为个子是全班最矮的,我经受过很严重的校园暴力。在初中的时候,大家都好像默认班里最矮最不合群的那个人就该受到欺负。
当时我记得班上经常有人把我的书包放到我取不到的地方,看我在那边着急;课间休息的时候,哪怕我不愿意,男生都会把我当跳马的那个桩撑着我的背跳过去,有点胯下之辱那个意思;各种难听的绰号啊什么的都是小意思了。
我很理解那些青少年选择自杀的人,那些校园暴力,虽然我现在已经不在乎了,但对当时的我来说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在最痛苦的时候我想过跳楼。
但最后我看一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看起来有点鸡汤,但这本书的确给我很多勇气。
我当时牟足了劲地学习,就为了考上985大学,去大城市,远离那些烂人。最后我成功了。
@乔 男 23岁
我十五岁的时候,只有155。
我可以说是从小被嘲笑到大的,关于这部分,我不想再回忆了。我只能说,我的青春期过得很艰难。
但最让我痛苦的,其实是我父母对我的关心。我爸妈经常在路上走着走着看着街上的高个子,然后对我说,要是我家儿子跟他一样高,那就完美了。
我爸有一次在外面抽烟被我抓到了,他皱着眉头对我说,「是爸爸对不起你,没给你好的基因」。
其实我非常幸运,我父母为我长高付出了很多,也很关心我。但有时候,温柔和爱,也会让人很难过。
「我长的每一厘米身高,都是用人民币垫的」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三位嘉宾都表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从未放弃过用各种途径去增高。
每日的身高测量,是三个人共同的每日任务。哪怕长高 1 mm,都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更多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让人心冷的停滞的数字。
身高这件事,甚至会成为一些家庭的经济负担。
@乔 男 23岁
我爸妈为了让我长高,前前后后花了好几十万。
很夸张是吧?其实是这样的,我从15岁开始,就去我们上海一家比较有名的三甲医院打重组生长激素。我记得是一种叫金赛增的水剂,每周打一次,一次就要四五千。就这么打了三年。
不光打的时候疼,打完以后整个人会水肿的厉害,而且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候膝盖会因为生长痛疼醒。
打针的同时,我妈还喜欢在淘宝买各种按摩油,说是抹了之后就能促进长高。这些东西其实根本不可能有用啊,都是骗人的东西,但我妈每次都说「万一有用呢」。
我现在身高长到171了,其实也就勉强在「正常身高」这条线上,要是拿网上180那身高线来看,其实还是挺矮的。
但就这个171的身高,还是我们家花了那么多钱才达成的结果。我觉得我长的每一厘米,都是用人民币堆出来的。
@大罗 男 25岁
我之前为了打篮球也是为了能长高,但是没用。
我从中学开始就严格按照什么「要想长高必须要做的十件事」。然后用事实证明这些东西一点用都没有,我天天摸高,最后只成为了一个跳的还蛮高的矮子。
@本杰明 男 27岁
各种高钙钙片没少吃,各种增高药没少吃。
我那时候跟林妹妹似的,一吃完饭就吃一大把各种药片,那些胶囊还有药片都挺大,吃得我喉咙梗得慌。
然后不是说喝牛奶能长高,有段时间,我每天都喝贼多牛奶。但我又是个典型的乳糖不耐受,吃完以后每天都拉肚子。
(在和笔者聊天时听说了乔的长高方法)什么?还有这种方法?我们家的人都不觉得这种事还能去医院。哎,要不怎么说大城市的人还是消息灵通呢。不过我们家也负担不起那么贵的药。
但是,唉,真好啊。如果我以前知道这件事,估计会求我爸妈帮我去医院打激素吧。
「社会和生活对矮子一点也不友好」
在中国,一位男性是否优秀,除了金钱这个硬性指标,男性气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而高个子,一向被视作男子气概和男性魅力的核心特征。
DT财经曾经对男生最受女生欢迎的身高做过调查。在调查中,论具体数字,178是女性提到最多的数字,但后面还要加一个「以上」。而180以上的男人,才能称得上是男友力十足。
身高之所以能成为很多男人的雷区,是因为他们已经吃过「男子气概」不足的苦。
即便如今,不随便评价他人的身材相貌,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但男女性的区别明显,调侃男性的身高梗依旧流通。社会对男性的主流期待仍然是:「应该比女性高」、「应该高大强壮,成为保护者的角色」。许多对「男性形象」有要求的职业,也都对身高有明显限制,这种限制的背后,也是「矮是低于标准」的逻辑。
@乔 男 23岁
特别讨厌网上所有跟身高有关的梗。
就拿郭敬明来说,我觉得你可以说他品行不端,说他写的垃圾,但老拿别人的身高说事干嘛。还有那个女网红冯提莫,就因为长得矮就被黑。
无论如何,拿别人的身体缺陷开玩笑的人就是不对的。
在生活里,我觉得矮个子特别难买衣服,像是长款大衣啊、风衣啊,我从来都不敢买,因为看起来就像被衣服吃了一样。
我小的时候,其实想去做一个宇航员,空少也行。但是这两个行业都有身高限制,只能算了。
@本杰明 男 27岁
毕业以后,我进了家不错的单位,也谈了一个女朋友。我们的感情很好很好,在谈了两年之后,我们决定见一下双方家长。
我到我女朋友家里的时候,他爸爸见了我以后一句话都懒得跟我说,我在那里说话好像跟空气说一样,到最后她爸爸斜着看我:你身高那么矮,以后的小孩能高到那里去,别把我家的基因弄坏了。
可以说,那是我人生中最尴尬最羞耻的一瞬间,在后来,我想了一万句漂亮话回击,但在当时,我涨红了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把这件事发到网上,评论都是说我还不够有钱。之前那段感情经历把我伤的有点深,所以我现在第一目标是赚钱,想成为一个有钱人,在下一段感情开始前积累足够多的资本。
还好相亲的时候,对男方的年龄没有那么看中。
@大罗 男 25岁
因为身高,我变得不敢跟女生开展一场关系。
之前不是流行过一个词叫做普信男吗,我好希望能成为那种男的啊。我一遇到漂亮女孩就紧张,不敢看她们,也不敢开口跟她们说话。
我怕从这些温柔漂亮的女生嘴里说出嫌弃我的话,也怕她们眼睛里透露出对我的嫌弃,那么我那点自尊就真的没了。以至于我周围的朋友几乎全都是男生。
有一次我妈很含蓄的问我是不是同性恋,理由就是我个子矮又不谈女朋友还都跟男的玩。我就奇了怪了,这跟我矮到底有什么关系啊??
我在工作上面到没遇到过什么歧视问题,大家都是码代码的民工,谁管你高矮胖瘦美丑啊,业务能力强就行。
至于相亲,嗯,怎么说呢,我爸妈目前很少跟我安排相亲。我自己也不想去。现在相亲都是家里条件差不多的人之间相亲,既然大家没有穷富差距,那就得对一对物理条件,我挺不想面对一定会来的身高歧视的。
最近的挫折发生在我租的房子附近的中学门口,有一次我路过中学门口,发现有几个巨高的学生从我面前过去,那影子把我整个人都包进去了,我当时就想,现在的娃都是打了激素吗,怎么能长那么高的?
更崩溃的是,我突然想起我旁边那个学校还是个初中,整个人都不好了。
1.中国教育报《86%受访学生认为存在校园 ,讽刺、辱骂最常见》
2.DT财经 《数据告诉你:男女身高多少最受欢迎?》
3.DT财经《「你只有1米7,有什么资格喜欢我?」》
作 者 | 张倍笛
编 辑 | 王朝靖
题 图 | ins@megumi_.yamazaki
插 图 | ins@francescociccolella
谈谈
你和身边的人有身高焦虑吗?
原标题:《「我长高的每一厘米,都是用人民币堆出来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