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莞大力推进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就近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只看照片的话,小宝(化名)与其他孩子并没有差异。自从进入南城阳光第六小学后,她渐渐地与周围人熟悉起来。
看到小宝在学校的变化,小宝妈妈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这是以前在班里根本看不到的,原来我的孩子是有学习能力的,给我这么大的惊喜。”
让特殊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享到公平、优质的教育,东莞在行动。根据工作计划,今年东莞选取了南城阳光第六小学、石排中学、茶山镇中心小学3所普通学校成为首批特教班试点学校,开设了融合教育特教班。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每个镇街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小学开设特教班,实现镇镇都有特教班;到202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特教班制度。
在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
改变:让“特殊”变为普通
小宝是南城阳光第六小学特教班里能力较差的一个孩子,在普通班里学习完全跟不上,偶尔会自言自语,不自主发笑,甚至会出现干扰课堂。进入特教班后,资源老师陈家敏根据小宝的能力量身定制教学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教的内容适合她的能力程度,孩子能更好地学习。”陈家敏说,慢慢地孩子会准确表达,甚至会用长长的比喻句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真的想不到我的孩子居然能这么棒!”看到孩子的变化,小宝妈妈红着眼眶,激动地拉着陈家敏的手说。
对陈家敏老师而言,家长的话重如千斤,这既是信任,更是责任。陈家敏深深明白,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变化,都会带给家长莫大的心理安慰和鼓励。这也是支持她坚定走下去的力量。
陈家敏是东莞第一个专职资源教师,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她进入深圳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特教老师。一年后,她回到东莞,进入南城阳光六小成为一名资源教师,“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年”。
“天都塌了!”这是陈家敏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背后是一个个让人心疼的故事。
“家长和孩子都真的太不容易了,再难也要去做。”三年来,陈家敏见证了融合教育在这所普校的每一步发展。今年9月新学期,南城阳光第六小学作为东莞市首个特教班试点学校正式开设特殊教育班。这意味着智力障碍、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学生可以进入这个特教班。这让陈家敏既开心又感动。
陈嘉敏告诉记者,学校为他们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团体社交、注意力训练和劳动技能等课程。特教班采用半日制特教班形式,也就是半天特教班辅导+半天普通班融合。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班级,上午到特教班上课学习,大课间和下午就回到原班级融合,与自己原来班级的小伙伴一同学习音乐、体育、美术等活动类课程。
“设立特教班,是以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学支持,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减少因身心障碍而导致的融合困难,为每一位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合适的教育。”陈家敏说,特教班开课前,老师会对孩子们进行评估,然后为每个孩子做个性化教育计划。
与此同时,陈家敏还会定期开展融合宣导课,让普通学生在课程中走进特殊学生的世界,了解特殊学生的日常行为举动,如何更好与特殊学生相处,减少普通学生因不了解而对特殊学生产生的排斥、恐惧心理。
“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学校家委‘融爱部’,让家长亲身参与其中,协助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南城阳光第六小学校长梁惠兴表示,通过父母间将心比心的沟通交流,能够让父母之间形成共识,给予特殊学生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梁惠兴表示,特教班的建设还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当中。学校接下来将会继续完善特教班各方面建设,邀请专家开展宣导培训,提升教师的融合教育教学能力,在校园形成良好的融爱氛围。
在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
历程:构建特殊教育体系
在南城阳光六小的三年,让陈家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际上,近年来,东莞市就以随班就读工作为抓手,不断推进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将其作为保障特殊儿童少年获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东莞市逐步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机制,开创了特殊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回头来看,过程与成绩均属不易。
2014年,《东莞市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出台。该计划提出了东莞市近年来特殊教育提升的总体目标,并点明了工作宗旨:“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 ,将发展体系向学前教育和职业高中两头延伸,开办了融合幼儿园和培智职业高中。
2015年,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管理和指导的通知》,为不能到学校正常入学的智障、自闭、精神等类残障儿童送去文化、科普、康复等教辅知识,圆残疾孩子们的读书梦。
同年12月,东莞市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举行挂牌仪式,开始大力推广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为更好地发挥启智学校作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作用,指导中心办公室设在启智学校内,时任校长徐淑兰和副校长廖健华分别担任指导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东莞市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各项工作从此有了更专业的指导团队。
从2016年开始,指导中心组建起了巡回指导教师队伍,组织中心成员和相关教师到各镇街、片区开展随班就读管理和教学的巡回指导、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
另外,还为各镇街教育部门的领导、干部、老师,乃至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举办了多次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镇街(园区)教育部门、学校的三级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管理体系也迅速建立和完善,各镇街(园区)都设立了特殊教育专干,负责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管理工作。
为切实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让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里也能接受到最适合的教育,这两年东莞市还在特殊教育教研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为现在融合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016年,东莞市将“特殊教育蓝天工程”列为东莞教育“十三五”规划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把特殊教育纳入教育事业整体规划,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比例。同年7月,市教育局教研室全市公开招聘1名特殊教育学科教研员,负责全市特殊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市里和各镇街还分别选择骨干教师成立了市级和镇级的特殊教育教研中心组,初步形成市、片、镇的三级教研体系。
2017年,东莞市特殊教育研究会成立。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成果逐渐显现,部分普通学校教师对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善。
到2018年,东莞市出台并实施《东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不断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通过第一、二期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实施,东莞市已经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截至到2021年,东莞市有残疾幼儿学前康复教育机构2所,融合教育实验幼儿园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约926人,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学生(持证)和送教上门学生约1461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6%;2021年,全市有学前融合教育推广园33所,学前康复机构和融合实验幼儿园在校残疾幼儿348人。东莞已初步构建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涵盖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
在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
目标:每个镇街至少一所
站在“双万时代”城市发展新起点上,东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品质教育为目标,确定了融合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力争到2023年,实现全市每个镇街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小学开设特教班;到202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特教班制度。
为保障东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切实发挥效能,东莞提出构建“市、镇(园区)、校”三级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体系。依托市启智学校、康复实验学校2所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全市随班就读学校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指导和支持服务。优化和完善学校优质资源教室升格为镇级优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镇街普通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中)资源教室为基础的学前、义务教育段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区域内残疾儿童少年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此外,东莞还计划推进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建设资源教室并配备资源教师,全面提升区域内特殊教育质量。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东莞市特殊教育管理机体,东莞还提出构建“政府统筹,中心支撑,团队建设,研训践行”的“1+6+6+N”特殊教育发展共同体,即:以1个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中心;以东莞的六大片区为基准,每片区设特聘特教教师专职管理,负责片区的特教工作、巡回指导;组建“6师”团队:6师指特殊教育中心教研组、特殊教育宣导团、巡回指导教师团队、特殊教育评估教师团队、特殊教育特约教研员团队、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为“6师”团队;N模式:即搭建“全员—骨干—种子”研训一体化的特教培训新(N)模式。
特教班是特殊教育安置形式之一,在特殊教育体系中起重要作用,一般附设在普通学校,主要招收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利于解决特殊学生入学困难问题,是有效推广融合教育的举措之一。东莞计划在办好南城第六小学、石排中学、茶山镇中心小学3个特教试点班的基础之上,积极发挥其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全市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力争在2025年全市每个镇街(园区)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小学开设特教班,初步实现镇镇有特教班,让特殊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教育。基本形成以普通学校为主体、特教学校提供专业指导,按需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融合教育发展格局。
此外,东莞还将与市残联等部门一道积极探索学前阶段融合教育运作模式,进一步推动东莞市学前教育融合推广支持计划,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本镇街学前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轻度残疾幼儿随班就读,引导中重度残疾幼儿到康复机构进行学前教育康复。加强学前教育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镇街(园区)融合教育推广幼儿园的作用,探索建立规范的学前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开展融合教育推广活动,落实特殊教育幼儿平等接受学前教育权利。
对于特殊教育,业内专家曾说:“和普通教育不同,特殊教育的成果不会立竿见影,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老师和家长都要多点耐心。”
让特殊儿童不特殊,东莞一直在努力。
来源:东莞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