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文物保护的“洛阳方式”
提起洛阳,有人说她是九朝古都,有人说这里曾留下十三个朝代的烟云。但无论如何,洛阳都是一个令后人追忆的城市,北宋的士大夫们喜欢对过往发发感慨,如司马温公就曾感叹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过洛阳城》)。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更是在《洛阳名园记》中有一段相当精辟的论述:“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要知晓洛阳,先得记住两个关键词:“五都贯洛”与“葬在北邙”。前者指的是城,是活人生活的地方;后者是墓葬之域,为亡者的安息之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天下之中”的格局。
五都贯洛
这里的“五都”并不仅指五个朝代的都城,而是历史上五个时代曾在洛阳建都的数个大型城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与隋唐洛阳城遗址;而“贯洛”指的是它们沿洛水自东向西、有规划的营建于山之阳(邙山之南)与水之北(洛水之北)之间,洛阳的得名也是由此。而这些都城的横向跨度仅为30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马拉松(Marathon)长跑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全程距离为26英里385码,折合约42.195公里,也就是说五大都城的横向跨度还不及马拉松全程的十分之七,其密集程度可见一斑。
洛阳大遗址保护规划图所标示出的五大都城位置朝代多了,寓意着人多,人多了意味着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才行。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对于过世的人,更需要一个固定的空间,那他们如何是调和好空间关系的?
夏商之际,虽然二里头与偃师商城的都城规模都业已探明,但探明的主要是宫城结构和都邑之中的功能分区。据许宏先生研究,这一阶段更多的体现为“大都无城”,即“早期城市中有松散的郭区而无外郭城城垣”,所以当时的都邑遗址大都“由宫庙基址群及周围的广大郭区(含一般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和墓地等)组成”。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普通老百姓是生活在宫殿区周围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外郭城将他们一股脑都圈起来,人们只是有初步规划的生活在一定区域之内,而二里头和偃师商城的墓葬区并不明晰,我们还不清楚他们死后集中葬在哪里。不过从“二里头文化二期开始,都邑的规模就已达300万平方米以上,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在其中心区先后出现了面积逾10万平方米的宫城、大型围垣作坊区和纵横交错的城市主干道等重要遗存”这些来看,二里头已初具国家的规模。
有意思的是,夏商周三代在洛阳建都并没有选择原址重建,而是有意识的“避开老城建新城”。如果说偃师商城东去二里头才六公里,那么东周王城则要远得多,它位于今天洛阳市的涧河之滨,即王城公园一带,是“五都”之中的最西缘。更有意思的是周人的卒葬地,它们不仅采取了不封不树,同时王陵和平民墓葬都被埋在了王城之下,业已探明或发掘的东周王陵大都分布在周王城之内的东部和东北部,这也许说明东汉已降“生死不复交通”的观念在此时可能并没有形成。上世纪五十年代,洛阳在建设主干道——中州路的时候,在东起王城广场、西到七里河这么短短几公里的道路上,密集的发掘出大大小小的东周墓葬200余座。你能想象就在你日常行走的道路之下,竟埋藏着如此丰富的文化遗存么?恐怕在全国都找不出几个如洛阳一般的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由此可知,洛阳并不是只有邙山才是茔域,甚至可以说墓地遍布整个洛阳城!这是怎么一回事?而邙山又是如何成为茔域的代名词?
为什么邙山会成为墓地的首选?
邙山在很早就作为洛阳逝者的埋葬之地,例如洛阳的考古工作者就曾在瀍河以西的邙山南麓发现有西周贵族墓地,而邙山脚下的周代金村大墓更是因为大盗怀履光一行人等而举国震怒,这个披着传教士外衣的加拿大人不仅当上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考古博物馆的藏品征集人,更是贩运金村文物的重要推手,他甚至还写了一本著名的“盗墓手记”——《洛阳古城古墓考》(Tombs of Old Lo-yang),果真是不怕贼盗墓,就怕盗墓贼有文化!
金村平面图(参见怀履光著:《洛阳古城古墓考》)但邙山真正开始作为帝王陵区则是因为东汉洛阳城的营建。东汉洛阳城位于今洛阳白马寺一带,北接邙山,南抵洛水,占地约10平方公里。与周人把墓地放在城内不同,汉人主动地将墓葬迁到城外,这种有意识选定茔域的行为从侧面反应了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一般情况下,汉墓的集中分布区位于邙山中段,即汉魏洛阳城的北部一地。东汉皇陵则非常有意思,其在洛阳规划出两个大的兆域——东北陵区和东南陵区,东北陵区埋葬着刘秀等五位皇帝,它们都位于北邙之上,而东南陵区则埋葬着汉明帝刘庄等六位皇帝,它们位于汉魏洛阳城的南部地区,今偃师寇店一带。对于这样的陵区规划已然与西汉有别,西汉帝陵是一个陵园埋且仅埋一个皇帝,而东汉则是选定一个大的兆域来作为皇帝们的共同卒葬地,这种葬制改革实际反映的是统治者的礼制改革,另一方面则说明邙山这个地区想要规划出一大片完整的陵区已然不太可能。
东汉陵区不过,仅东汉一朝想要覆盖广大的邙山之地显然也不太现实。因为汉魏洛阳城嘛,除了东汉在此建都,还相继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以此为都,六百年的时间不仅使汉魏洛阳城的文化层异常丰富,更使得它北邻——邙山能得以充分“开发”,比方说西晋墓地就避开东汉墓葬密集的中段、选择了邙山之东;而北魏葬区也就只能选择剩下的邙山西段了。因此,当唐初著名诗人沈佺期途径途径邙山时,就由衷感叹道“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北邙山》)可见在初唐之时,繁华的洛阳城外这块北带黄河、南望伊厥的风水宝地上,就层层叠叠的满是古冢。因此,邙山上“墓挨墓、墓落墓”的独特埋葬景观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邙山无卧牛之地”的说法也自此流传开来。
可为什么邙山会成为逝者埋葬地的首选?
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史家珍院长介绍:首先是因为邙山的地势相对较高,利于排水;其次,邙山的土壤结构很好,有一层很厚的料礓层,这种土质地坚硬、黏结性好,不易渗水的同时也隔绝了空气,使得墓葬能够长时间保存,而其中所布满的质地坚硬的料姜石更是增加了盗墓的难度。此外,从风水上看,邙山北临黄河,在下游的伊洛河入黄河口处正好把邙山夹住,成一喇叭状,这在风水学上叫水口,是风水极佳之地。
料礓层也被民间戏称为僵尸层,其中布满了的质地坚硬的料姜石隋唐洛阳城的规模是明清洛阳城的21倍!
从二里头一直到北魏,洛阳从东至西陆陆续续的得到了开发,河洛之间仅剩下汉魏洛阳城与东周王城之间的一块区域,这也成了隋唐时期在洛阳选址建都的唯一可能。在此建都,便意味着“五都贯洛”最后一块拼图的完成。
隋唐洛阳外郭城里坊区复原示意图那是公元604年阴历十一月的一天,隋炀帝杨广在群臣的簇拥下登上北邙之巅,南望广袤的伊洛河平原,只见那遥远的地平线上,两峰对峙,伊水中流,天子不禁感叹道:“此龙门耶,自古何为不建都于此?”大臣苏威上前答道:“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两京新记辑校》)杨广大喜,遂建都于此,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唐洛阳城。
如果说汉魏洛阳城的洛水之南还主要是一些礼制性建筑和帝陵兆域的话,那么隋唐洛阳城则是对洛水以南之地的第一次大规模开发。若将东都定有一百零三坊三市,其中的洛南之地就达到了八十二坊一市,占近7/9!自赵宋南迁,洛阳的地位一降再降,城的面积也缩水的可怜,直到公元1997年,洛南开发的步伐才被洛阳市政府提上议程,其时已经过去了八百余年,盛唐气象,果然非同一般。
那么,隋唐洛阳城的面积究竟有多大?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霍宏伟研究员打比方说:“就拿今天的洛阳老城来说,它是金代的产物,元、明、清三朝一直沿用,其布局大致呈方形,边长1.5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而隋唐洛阳城则有它的21个之多!”
20世纪30年代洛阳老城鸟瞰图(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尔摄)隋唐洛阳城历经隋、唐两代的苦心经营,构筑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城市空间体系,霍宏伟先生曾以“城、苑、窟、墓”四个字对隋唐洛阳城市空间体系加以概括:“一是城,包括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及外郭城等由城垣围绕的城市范围。这样的划分,既是社会等级制度在城市物质空间的反映,也与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层相对应。二是苑,主要指隋唐两代的离宫别苑。离宫分为苑内型、城郊型及县区型等三种类型,别苑即东都城西面的西苑,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唐代有所改建。三是窟,是指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龙门地区。龙门石窟位于隋唐洛阳城以南约十公里的伊水两岸山崖上,是东都城重要的佛教文化区。四是墓,是指隋唐洛阳城城垣之外隋唐时期的大量墓地,多位于城郊及县区。一方面说明我们可以以城市为中心坐标点来了解隋唐两代墓葬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墓主人身份的不同来对这些墓葬进行分类,从整体上把握其空间分布,这样就与洛阳城的空间划分有所对应,充分反映出阴阳二元世界等级制度的一致性。”
故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洛阳城不仅有“五都贯洛”,各个朝代的墓葬更是分布在这些区域之内。邙山虽好,毕竟也有放不下的时候,后代建城、规划墓区,会尽量避开前代的部分墓葬区,而前代的城市荒废后则又可能作为后代的卒葬之地,所以今天的洛阳城虽饱受战火侵袭、地上遗迹多有不存,但地下的遗迹那可是相当之丰富。
文物保护中的“洛阳方式”
那么,在城市建设中该如何保护这些地下遗产呢?这就是享誉全国的“洛阳方式”。关于它的提出背景,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程永建先生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在“工业学大庆”的高潮中广泛推广了大庆石油管理局在松辽平原上首创的“爆破施工法”。“爆破施工法”要求先在地基上打洞,然后埋入适量炸药,利用爆破,扩大孔径、压紧土层,再灌注混凝土。这在当时认为是处理地基“多快好省”的绝佳方式,经推广后洛阳的不少施工单位纷纷采用了这一方法。可要知道,该方法在古代文化遗存较少的东北松辽平原上是适用的,但在洛阳这样地下文化遗存极其丰富的古都,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古墓被炸毁,很多地下文物遭到灭顶之灾,一次程先生去勘察现场,发现一座已被“爆破”炸毁的东周墓葬,墓葬中的陪葬铜器被炸碎后已然与混凝土粘在一起,“抠都抠不下来”。此外,它对隋唐城遗址,特别是隋唐城宫殿遗址,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爆破施工引起的严重后果很快引起了洛阳文物部门的关注,一些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考古老前辈们专门给省局主管部门写信,恳请出台政策制止这种鲁莽行径,在他们的有力推动下,洛阳市政府迅速采取了措施。1981年,洛阳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的通告》,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我市地下历代古墓甚多……古墓葬和古遗址比较密集的地区,不准采用爆破施工。建筑面积比较小、古墓或古遗址不多的地区,也必须经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施工范围内的古墓葬、古遗址清理完毕并发给证明书之后方可爆破施工。” 另外,更规定了“城市建设,凡属固定建筑,事先对地基均应进行钻探,如发现地下有文物古迹者,基建单位应持钻探图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系共同商定处理,未经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同意者,不得施工”的条目,这也成为后来广为人知的“先考古发掘后建设”的“洛阳工作方式”。
洛阳方式的出台,得到了国家局的肯定与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开来,为保护洛阳及其他地区的地下遗产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保护范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