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年头,男人都被家暴了,你还敢说家暴离生活很远吗?
人民日报9月12日消息,不久前,从安徽老家来江苏扬州打工的小李带着10个月大的男婴到扬州市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儿童庇护中心寻求帮助。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不同,李某在经济上一直都依赖妻子。由于妻子时常对他拳脚相加,再加上婚内出轨,抛下他们离开扬州,李某无法独立生活,只好寻求庇护。
中国人一直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家暴长期以来都是被隐藏起来的“罪恶”。实际上,家暴离我们并不远,且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家暴受害者。当然,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成为家暴的对象。
来自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数字显示,中国有四成女性遭遇过各种暴力,农村女性中比例最为突出,六成遭遇过精神、身体或性方面至少一种形式的家庭暴力。在数次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家暴案后,去年,我国也终于通过了反家暴法案。家暴这个阴影下的暗蛇,看似终于开始一点点,一条条地被掘出地面。这些应当被掘出的事物,不仅包括那些从未被注目的受害者、残缺的保护和惩罚机制、家暴相关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尤其是与受害者有关的一些看法,同样需要澄清。
首先,被家暴并不是因为受害者都个性懦弱活该。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家暴受害者。
全世界的家暴研究结果都表明,家暴可能出现在任何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和种族的人身上。
我们常见到家暴故事中的受害方,都呈现出懦弱的印象。因此会有人产生“被家暴者是不是同一类型,有类似的心理特征”。确有家暴研究提出,家暴受害者会呈现出一些类似的特征,如自我认知不清晰,自我需求不明确——俗称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尊水平低等等,但这些归纳源于遭受家暴后的心理状态,很可能是因为长期遭受来自亲密的人的暴力,而导致了这些心理状态。
就像对犯罪受害者的研究不是为了谴责受害者,家暴研究是为了更好地防止暴力,帮助受害者。没有任何研究结果曾指出受害者自身个性有问题。认为被家暴的女性“不自爱”“没用”“自己也有错”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正是这些想法在身体和精神暴力之外,进一步伤害着受害者。
第二,确实有两个重要的心理特征与家暴相关:“内在批判”和“幻想连接”。
内在批判是因我们的负面经历为基础形成的不理性心声,常见的形式是我们会在心中批判自己。内在批判常发生在施暴者身上,许多施暴者都描述自己有类似“不能控制TA,你就不是个男人”;“不要被自己的男人/女人控制”;“TA在愚弄你”的心声。这些声音成为不理性行为的驱动力。
“幻想连接”是由心理学家Rober Firestone提出的,它更多发生在受害者身上,这种心理动态夸大伴侣之间的亲密链接,进而可能产生“我的幸福需要他人的成全”;“别人要对我的人生全权负责”的强依赖心理。存在这两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则大大提高了家暴的可能性。而这两种想法,与我们长期以来缺乏独立意识的教育和糟糕的性别刻板印象教育都息息相关——它可能潜伏在每个人的心中。
第三,比起心理特征,这些社会性特征是家暴受害者的共同特征:
女性、儿童、老人等体力上相对弱势的人群;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比较弱势、独立性相对较差的人群,以及与外部联系较弱、社会支持较少的人群;这些都是家暴受害者的高危人群。家暴的发生从来不是源于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
对于家暴来说,关注受害者的因素,强调受害者自强、自救并不是有效解决办法,因为问题通常出在“受害者不能辨别自己是否在遭受家暴”,以及“求助无门”两个环节。
“求助无门”要求的是法律与制度的完善。“我是否处在家暴的危险或家暴中,是否应该求助”则是决定受害者是否能对情境做出判断,并主动求助的第一步。而摒弃对家暴受害者的偏见,对鼓励家暴受害者求助极其重要。
(本文原题《摒弃对家暴受害者的偏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