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八角亭谜雾》:缺乏共情能力的父母有多可怕
“她就是一个小孩子,她的感受不重要。”
看完段奕宏、郝蕾、祖峰、吴越等人主演的家庭悬疑网剧《八角亭谜雾》后,这句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因为是小孩子,所以不在意她的感受,只是一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上去,直到悲剧发生,才幡然醒悟,何苦来哉?
剧中的两代人,皆因这句话背后的“爱”,丧失共情能力。
玄珠和玄珍是一对双胞胎,只因为玄珍长得好看,便得到大家一致的宠爱,没有底线和原则的“爱”,让玄珍变成了一个大家嘴里无伤大雅的“被宠坏的孩子”——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必须得到。
而玄珠在被忽视、被排挤的失宠情况下,也成为一个对人冷漠、不在乎他人感受的人——不在乎他人的目光和言论,不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伤害到别人。
作为侄女的念玫,因为长相像被人害死的姑姑玄珍,一直被爸爸带有强烈控制欲的爱支配着,她变得表面乖巧,骨子倔强,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父亲,甚至不惜去派出所告自己的父亲骚扰自己。
这三个人的行为,看上去合情合理,却每一种都让人不寒而栗:
原来一个人失去共情的能力,也就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缺乏共情能力的亲子关系,
有多可怕?
共情能力,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它还是一个人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的社交能力之一,比如,识别对方感受,并给予对方回应,两个人的关系因此变得亲密。
“共情能力”这一概念,是人本主义创始人、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这一能力让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因为动物都会存在“利我”本能,只有人类,会在亲情、爱情、友情等关系中,产生“利他”之心,也就是同理心。
那没有共情力会怎样呢?
知名临床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在《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一书中,把那些共情能力严重缺失,无法设身处地感受、理解、回应他人的行为,称为是“共情腐蚀”。
“共情腐蚀”严重的人,会认为他人都是不值得尊重的,只有自己才最重要。所以这类型人,一般都会表现出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固执、多疑、自我为中心、对被拒绝十分敏感、记仇。
一如前段时间被骂上热搜的上海女孩祁某。
祁某声称自己的生活费不足,然后历数父亲“恶行”、进行辱骂,并呼吁网友网暴自己的父亲。
事情是从一次聊天开始的:
爸爸苦口婆心,劝女儿不要乱花钱,女儿却一点也不理解老父亲,还觉得父亲是在“无理取闹”:
如果事情到这里结束,那不过是又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不理解父母赚钱的难处,不能体会父母的辛酸。
但祁某却把和父亲的聊天记录发出去,还用恶毒的字眼辱骂父亲:
聊天记录流出后,大家对祁某的做法很是愤慨,扒了祁某的帖子,却有了更多毁三观的发现。
在祁某的心里,父亲就是毁灭自己人生的,而且,在其心中,母亲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有父亲的个人信息和照片,也被报复性地公开在网络中。
暂不去刨根问底,从祁某公开帖子和聊天记录中,均能看出,祁某是一个没有共情能力的人:不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伤害到别人,也不在意对方的感受是什么,只以自我为中心,报复、发泄。
而祁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父母的教育是脱不了关系的。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因果”。
社会学相关研究者曾指出,当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逐渐减弱,父母不自觉以功利的标准衡量孩子的表现,孩子无法在家庭内部得到足够的情绪支持,成年后,则往往会缺乏共情能力,表现为固执的利己主义。
孩子的共情能力为什么如此匮乏?
客观来讲,孩子是否孝顺、是否有出息,有着一定的内在因素,可谓“三分天注定”,但绝大部分因素,却由父母的教育所决定。
就如一网友所说,祁某会如此极端对待自己的父亲,也可以说是其“咎由自取”。
追根溯源,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足以让孩子失去共情的能力,变成人神共愤的逆子。
1、父母共情能力差,导致孩子也没有共情能力
从祁某的一个帖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祁某对自己父亲历来已久的怨恨根源:
在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祁某的父亲,对祁某是寄以厚望的,不然也不会想方设法把女儿送出国,但也可以明显感觉到,祁某对于父亲把自己送出去又叫回来、再送出去的行为十分不理解。
这让我们同时感到,祁某的父亲也不是一个共情能力强的人,他把祁某当作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既想控制祁某的行为,又不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祁某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抗拒父亲的控制,发展为仇视父亲。
因为“严父”这一传统思想,很多父亲都会出现类似“内敛”这样的问题,只不过程度不一,造成的后果也不同。
在《八角亭谜雾》中,念玫的父亲也是如此,执意要接送已经逐渐长大的女儿,让女儿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不合理的发泄情绪、带有功利性的教育,皆会让孩子失去共情能力
不合理的情绪发泄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偿式的溺爱,一种是复制式的严格。
这两点,祁某父亲身上均有体现。
祁某的父亲生长在物资匮乏的农村,他是吃过苦的,所以在对待女儿的时候,他会把一个月工资的绝大部分留给女儿。
但他也把物质看作是威胁女儿的筹码,在女儿达不到自己心愿时,就会用金钱来作为威胁,比如表示不想为女儿再付学费,让自己的钱打水漂。
而曾经贫穷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在对女儿大方的同时,又十分严厉。
在一篇疑似是祁某父亲所写的回应文章中,承认自己曾经“刚愎自用、暴烈脾气”,并“犯过不尊重孩子天性的错误,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祁某的身上”。
可以说,祁某父亲的性格也是偏执的,在自己的成功经验里,努力学习,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他希望女儿可以复制这一成功,这也可以再次证明自己教育上的成功。
这样具有功利性的教育,更容易让女儿觉得自己不是被纯粹爱着的,心理便日益偏执,总是从负面去解读父亲的做法。
如此,便形成了一场恶性循环,最终爆发在网络,有了这一出让人感慨万分的闹剧。
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
这句话放在当今,是极为不准确的,甚至有很多不孝子,皆是父母打骂出来的。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既不能做“慈母”,教出“败儿”,也不能用棍棒,打散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我们可以试试下面三个方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1、在孩子伤心难过时,学会接纳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曾有一位老人,因老伴的去世,在公园的一角,伤心地哭泣。
一个小男孩看到了,便跑过去坐在老人的腿上。过了一会,老人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最后居然停止了哭泣。
男孩妈妈很惊奇,问男孩是怎么做到的,男孩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帮他哭泣。”
其实男孩所说的“帮他哭泣”,就是接纳对方的情绪。
父母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才能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然后再接纳他人的情绪,于是便能逐渐拥有共情的能力。
而一个情绪都不被接纳的孩子,自然会把痛苦和难过,当作是“坏东西”,更不会去共情别人。
所以,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不要一味叫孩子停下来,然后在耐心丧失时,训斥孩子不听话,更不要暗示孩子,哭泣、难过是不好的情绪,我们不应该有。
2、在孩子做出不好行为时,及时引导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有的时候,大人眼里“恶劣”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小玩笑,比如欺负小猫小狗等。
但这样的行为,却仍需要家长地及时引导。
告诉孩子,尽管小猫小狗不会说话,但也会感到痛苦,如果孩子年龄小,还可以用童话的形式,告诉孩子小猫小狗被欺负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
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会明白自己伤害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还会对弱者产生共情,拥有怜悯之心。
这里要注意,孩子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时,不要用惩罚的方式解决,也不要纵容,把孩子当作小大人一样,给予尊重,进行平等的谈话,会更有效果。
3、无论何时何地,做好孩子的榜样
孩子所接触的人,往往都具有榜样的作用,比如学会共情,具有亲社会倾向。
是以,父母要学会反思,改进自己的共情能力,并在孩子面前赞扬那些共情能力强的人。
孩子会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把自己的成长目标也靠近这个方向。此时父母再鼓励孩子进行一些共情的利他行为,会进一步强化孩子的感知。
久而久之,孩子的共情力自会越来越强。长大后,也会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
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人生的规划师。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教会孩子各种能力,更有利于孩子人生的发展。
这不仅仅是养出一个“孝子”,更是要养出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值得任何世间美好!
-END-
策划:M T
作者:问心浅笑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