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的未来|如何拯救沉迷网络的留守儿童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如果说留守儿童是一道工业时代的伤疤,那么沉迷网络就是在这道未愈伤口上肆意妄为的撕扯。
随着农村网络普及率的快速提高,短短几年内,网络使用已经达到异常惊人程度,游戏、购物、动漫、视频、交友应有尽有。网络在给农村孩子尤其留守儿童带来极大丰富体验和便利之时,也带来了深刻而普遍的伤害。
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留守儿童仍然有着较大规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量达1289.67万人。农村学生留守率基本在60%左右。作为“走不掉一代”的留守儿童涌现沉迷网络的现象,已经成为危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未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正因如此,包括今年10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内,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频繁出台文件,希望能够通过系列措施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行为。但整体而言效果并不太理想。
网络时代留守儿童沉迷网络乱象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教育部2018年4月发出的一则有关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紧急通知给出的这一判断非常中肯,基本符合事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机构今年7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4.7%,其中小学和初中分别为92.1%和98.1%,整体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的已达82.9%。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留守儿童都有着接触网络的机会,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
据笔者及团队在一些地方实地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家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的比例为72.1%,使用电子设备的比例为87.6%,经常使用手机、电视和电脑三类电子产品的比例超过90%,用于游戏、聊天、视频、音乐等娱乐上的时间比例超过85%,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则不足15%。
过度的网络参与给留守儿童带来了无尽伤害,一些留守儿童因沉迷游戏而导致身心俱损、性格怪异、成绩下降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不断出现。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也把沉迷网络认定为新的精神疾病。
一些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检查完之后就回去休息了,我们很多同学都有手机,玩游戏、抖音、微信、微博,直到非常困了才睡,第二天困了就在课堂上睡。”尽管一些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园,但在实践中收效甚微,仍然会有很多学生想方设法在教室内玩手机,也有很多寄宿学生玩手机到深夜。还有学生为了玩游戏养成了说谎、偷盗的习惯,老师也管不了。
“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已经不算是骇人听闻。网络已经演变为新型的精神鸦片,我国一些地方的留守儿童恐将沦为真正的东亚病夫,这绝非危言耸听!
为什么留守儿童更易被网络伤害
我们不希望社会给留守儿童贴上“弱势”“问题”“落后”等标签,但留守儿童身上的确有着一些明显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造成留守儿童成为更易被网络伤害的弱势群体。
首先,处境不利造成结构弱势叠加。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处境存在多重不利,诸如亲子沟通不畅、生活照料不周、学习缺少支持、安全无法保障以及社会交往受限,每一项都足以给未成年的孩子带来成长的烦恼和障碍。更不幸的是,留守儿童群体中往往还出现与单亲儿童、离异儿童、贫困儿童、残障儿童的身份叠加现象。多重不利因素相互纠缠,最终形成令人揪心的脆弱叠加。
身处多重结构性脆弱的成长环境,他们的网络意识和行为经常处在监管的空白,规范约束成为一句空话,即使存在不当之处,也很难得到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有效约束,抵御网络沉迷风险的能力之弱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何留守儿童更容易遭受网络负面效应侵害的外部原因。这些孩子多出现在农村学校,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更是如此。或许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有潜质,只是在这些社会处境中他们很难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其次,父母缺位造成深层沟通寥寥。
留守儿童最根本的特点是父母缺位,这是造成沉迷网络等一切困难的家庭根源。外出务工的父母不能与孩子正常相处,平日忙里偷闲的打电话、视频可能是他们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关心的问题差不多就是“你是不是在教室呀”,“吃得习不习惯”,“想吃什么就买,不要怕花钱”,“学习好不好”,“有没有受欺负”,但这对身心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帮助非常有限,深层次的沟通几乎没有。
对此父母也心知肚明,总觉得在情感上亏欠孩子,因此往往在物质上给予加倍补偿,甚至提供很多不必要的报复性消费,如给孩子买手机和电脑,他们也觉得理所应当。在监管难以到位的情况下,这又恰恰为孩子沉迷网络提供了温床。
此外,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祖辈,他们常常受到祖辈无尽的溺爱,玩手机、看电视基本不受控制,想玩多久都可以。并且有的祖辈对他们这种行为表现得满不在乎,还有的待出现问题时就推卸责任或刻意隐瞒。甚至不少老人拿此当作炫耀的资本,逢人便说“我孙子可厉害了,手机啥都会玩,我都不会”。更可怕的是,一些家长自身也已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第三,长期忽视造成自主习惯羸弱。
一些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期间,并没有听从父母的叮嘱“照顾好自己”,反而出现了极大程度的自我放任。比如,调研中,有老师向我们反映:“他们就是天王老子,谁也没法管他们,谁也没资格管。”有些留守儿童承认:“主要是感觉性格太差了,太孤僻了,容易上瘾一些东西。”“有时一天跟自己说的话比跟同学说的话还多。”
如此种种,使他们逐渐养成了很多不受欢迎的日常习惯。例如,学校和家里两头骗,在家骗父母,在学校骗老师;不讲卫生,没有养成洗脸、洗手和洗澡习惯;好逸恶劳,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课堂上缺乏规范意识,起立、坐姿以及握笔方式随意;食物浪费现象严重,餐桌礼仪缺失;自主学习能力差,成绩不好。
至于手机和电视,在时间和空间上几乎受不到任何约束,什么时候玩、要玩到什么时间以及与谁一起玩,都由自己说了算。即使有监护人,他们也会被孩子耍得团团转,因为他们往往以为孩子在电脑上是在努力学习。
也许,沉迷并非网络本身的错;如果没有它,斗蛐蛐、跳舞、麻将、抽烟、攀岩甚至工作本身都可进入孩子的视野。世界上可以让人沉迷的东西多了,关键是深入其中的不自控。沉迷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多重异化的现代病症。
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规避“被网络废掉”的风险
以往政策和措施的低效证明,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寻找出路,或许是一场思想冒险。
留守儿童沉迷网络的最大责任可能不在孩子自身,而在其周围的监护人和学校,其后才应把目光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不是玩具,可以随意处置。政策方面和社会各界应对留守儿童也能健康成长这一点保持足够耐心,基于实践智慧,有效规避留守儿童“被网络废掉”的风险。
首先,区分不容类型学生,重塑学校管理。
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留守儿童问题,但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复杂多样,目前较为缺乏“分类”思维,导致很多深层次问题难以化解,陷入“做了这么多工作,怎么还出问题”的怪圈。如果学校在防止沉迷网络过程中对不同学生采取类型化思维,效果可能就大有不同。
例如,教育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方法应该有区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普遍在乎教师的态度,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甚至倾向于多制定和使用硬性规定。而初中和高中的孩子更在乎同辈群体的影响,利用同伴的力量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沉迷程度的不同也要有不同对待,放松、引导、控制、治疗等方法要注重对象情况。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也不一样,有些学生比较敏感,就不能有太强硬的批评,有些人则需要严厉批评才有效。对一些对手机有沉迷风险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线下更有魅力的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总之,处于不同情境下、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网络行为和需求可能千差万别,政策方面和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注也应该有所区分。特别是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方面,在日常管理中要分类管理,不畏繁琐,勇于担当,细化落实。
其次,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
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66.7%的留守儿童的上网场所发生在家里,家长对孩子沉迷网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改变人的观念是积极困难的事情,目前最大的障碍是“认识不到位”和“想不到好办法”。
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已不亚于毒品和传销,但是家长认识不到孩子使用手机可能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好像这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尽管他们也会历数“玩手机对孩子不好”的种种弊端。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让事实说话”,这些画面必须是血淋淋的,刻骨铭心的,在不违背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多维度、多层次和多方位地刺激家长,使他们产生“如若再不采取行动,终将后悔莫及”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只要“父母不愿害孩子”的人性假设还成立,那么这一点就至关重要。
至于“想不到好办法”的问题,则可通过“走出去”来规避闭门造车的误导。这种方式能充分挖掘网络、书籍、会议、活动以及其他机构的资源,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案例和办法的启示。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站在别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我们不期望“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未吸取过任何教训”,再次成为防治留守儿童沉迷网络工作的阻碍。
最后,增强留守儿童自我管理意识。
如果“走出去”是外向型思路的话,那么聚焦留守儿童本身则是向内来挖掘资源。自主是每个留守儿童的铠甲,他们身边的人士应大胆发动他们的力量,让只能“在贴吧里抱团取暖”的他们放开手脚,成为一个个陶行知口中拥有独立人格的“小先生”。
当然,实质性参与是前提。实质性参与不等于简单的参加、到场或交换,而是有目的、有意义、有意愿,且能影响结果。无论什么阶段的孩子,他们更愿接受自己制定的规则。在制定诸如“网络使用规则”这样的规范时让孩子们也参与其中,让他们以课题、社团等形式出谋划策,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实现阳光上网,这不仅能够避免沉迷网络的风险,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对他们学习、身心成长都大有裨益。
此外,制定相关规则可使用“约束条件+奖惩”原则。
“约束条件”可包括时间、空间、时机等内容,它们是国家文件的地方性、微观性和丰富性的转化,同时也要充分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身心健康、正常社会交往等基本要素。这是所有规则的底线,无论如何也不能违背。
“奖惩”可包括不同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当前的规则更多是集中在惩罚性条款,有着“有罪推定”的倾向,但对留守儿童而言,可能实施奖励起到的作用会更大。一旦学生树立起自我管理意识,那么解决沉迷网络的问题也就显得不那么“紧急”了。
[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留守儿童生存样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20JHQ087)的阶段性成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