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看待美联储和美国通胀
新冠疫情后,美联储放水规模达到历史峰值。从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货币扩张了4.4万亿美元,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4倍。这样大规模的货币刺激为美国经济托底,消费和劳动力市场循序复苏,美国经济表现整体乐观。2008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失业率超过10%,用了10年才降低至10%以下。但是疫情后,美国失业率最高接近15%,但仅用了不到一年就跌回5%以下。现在市场上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了申请人数,劳动力短缺反而成了更大的问题。
市场最担心的还是通胀。但通胀是不是暂时(transitory)的,要明年才能看得清楚。美国通胀在2021年3月首次超过2%,之后进入持续上升区间,9月达到了5.4%,是过去30年内除了金融危机期间的最高值。
一时间,市场上已有声音说“恶性通胀”将至,甚至有人说比特币抗通胀,所以预期要涨。比特币抗通胀这个特性从未经过实证研究,属于无稽之谈。“恶性通胀”的担忧更是无从谈起。美国低通胀的历史从格林斯潘时代开始,在过去的30年,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短暂的推高了价格之外,美国城市通胀一直在2.5%低位浮动。但是在之前更长的历史时期,5%左右的通胀水平并不罕见。恐怕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低于这个水平。一个根本原因是,通胀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美联储人为地将利率保持在低位并且长期坚持量化宽松,最终必然反映在消费品价格上。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来自劳动力市场。近期美国工人罢工风起云涌。疫情以来,一线的护士、运输工人、餐馆服务员、清洁工发现了自己工作真实的重要性、与人接触面临的感染风险、以及与之不匹配的低工资。尽管市场上就业岗位数量充足,但是劳动者不愿意再忍受这样的工资了。
微观经济学总爱举这个例子:为什么水这么重要却这么便宜,钻石几乎毫无用处却这么贵?答案是供需关系导致的——水的供给太多了(当然还有其他一系列非市场因素)。疫情后的劳动力市场会想要更正这种纯粹的市场机制,而将通过集体工资谈判来达到新的均衡。罢工的经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今后美国通胀恐怕要结构性上行。工资上涨对劳动者有益,但恐怕会永久推高美国的生产成本,导致拜登总统重建某些产业链的希望落空。
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通胀环境下谁将受益?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比较名义资产和名义负债。美国债务问题突出,通胀有助于降低还债成本,对于借款人(包括政府、企业和有房贷的家庭)是利好。然而,依赖债券市场回报的人(比如美国退休人士依赖退休债券基金的回报)、持有美债的外国政府(包括中国在内),通胀会带来重大损失,类似于美国向全世界收铸币税。
美联储尽管在去年的Jackson Hall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后不会根据暂时的通胀来确定货币政策是否退出,而是要看“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通胀水平来决定。然而,当短期通胀超过5%之后,货币政策仍然需要有所反应。本周的美联储会议宣布缩减购债规模,但并未提前启动加息。缩减购债规模对于美元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因为降低量化宽松的强度将会拖累经济增长,降低美元吸引力,但缩表也会推高短期的加息预期,刺激资本回流美国。
我们预期明年美元指数会走弱,因为届时美国政府新冠补贴的影响将会消失,但是美国针对基建的财政扩张尚未开始。美联储一旦启动加息(市场普遍认为是2023年),将会在中期支撑美元估值。一个下行风险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美国加息可能导致资本外逃,引发债务危机,这将波及至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供应链,对美国负面影响极大。但是长期的美元估值不会受短期宏观政策的影响,而是更多受制于美元地位。美国使用美元霸权对他国进行制裁的频率越来越高,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都在有意识的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尤其是外储中美元资产占比。
关于通胀以及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扰乱了债券市场,但是迄今为止对于股市影响很小,这表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信心。美国股市仍保持在历史高位。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美联储既不能有大动作,说法也不能有突然的调整,只能反复强调通胀的“暂时”和“短期”。因为美国这番通胀结果究竟会怎样,大众如何预期是一个关键因素。假如大家普遍认为低通胀时代已经过去,就会改变行为,产品涨价员工涨薪,届时通胀就将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作者王丹为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