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德仁院士获评最美科技工作者,他说学到本事就要给国家作贡献
以下文章来源于我是科学人 ,作者我是科学人
我是科学人.
以科学家口述人生经历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治学态度和家国情怀,从而实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致敬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的良好社会示范效应。
11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发布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及先进事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入选。
1985年,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婉拒了德国和美国科研院所抛出的橄榄枝,从德国学成回国。这位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说:“科学要为祖国服务。学到本事就要给国家作贡献,这是我们那时最真实的想法。”
从提出测绘界的“李德仁方法”,到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测量学的百年难题,再到研制我国“航天-航空-地面”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列装备,李德仁用一项项创新成果,引领中国测绘学科稳居国际前列。
11月5日晚18:54分,《闪亮的名字》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节目将于CCTV-10频道首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央视网、央视频APP同步直播。在这之前,让我们跟随《我是科学人》的镜头,感受一下李德仁院士闪亮的科研生涯~
《我是科学人》李德仁:不迷信西方,中国人一定行
2020年,联合国成立75周年,我国送了份“贺礼”。
是一张最新的全球地表照片,30米覆盖数据囊括了世界耕地、森林、灌木地等1.49亿平方千米的面积,甚至还首次把南极洲完整地“划归”进去,补上了前一版的信息空白。
中国数据反映地球表面格局变化
这种高科技公共产品,我国捐赠了3次。从2000版、2010版到2020版,10年一次的“快照”,影像越来越清晰、数据越来越丰富,展现的是中国遥感人的集成智慧。两院院士李德仁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亲历了国内测量遥感从无到有的爬坡过程。
而搞遥感脱离不了卫星。想当年,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产品禁运,李德仁可是硬靠三流器件造成了卫星!
以软补硬,全靠拼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造卫星有道难迈的门槛。
当时,国外除了技术封锁,在器件产品上也严防死守。有钱买不到好器件,让卫星必须用的电荷耦合元件(CCD),俗称图像传感器成了个大问题。
CCD,又称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学器件。
这是种用于探测光的硅片,主要作用是成像。在30多年前,一流产品大概是每条3.6万像素,美国造,中国科学家见都见不到。国内能买到的、性能好的只有一种——加拿大产,4096像素。
李德仁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他想方设法把像素低的短帧,一个一个拼起来,5个凑一堆、7个连一串。并且要保证这些短帧实现性能的叠加,还得让它们整整齐齐排列在一条线上,没有上下起伏,容不得左右偏差,连成像素单元的黑白灰度都要调成一致的。
这怎么能办到?
那会儿人们喊得响亮的口号是“以软补硬”,也就是用软件方法弥补硬件上的欠缺。“人家是一流器件在做(卫星),我们是二流的、三流的,所以美国人认为‘你们搞不过我’,但没想到我们这些人靠科学,靠数学,靠理论把问题解决了。”
没有浩浩荡荡的团队,更没有天价的辅助仪器,李德仁一闷头钻研了5年。他就带了个博士生,拿笔杆子当“计算枪”,搞定了CCD,也顺便搞定了全自动实时处理,解决了中国航天的燃眉之急。
带着连串CCD的卫星上天了,靠的是李德仁的技术。据说,最长的一个卫星足足拼上了17个短帧,把短的变成长的,软技术补上了硬实力。
技术的黄金时间
时至今日,要说 国产卫星在役总数已居世界前列,但在各类历史盘点的报道中,我国卫星总绕不开3个字:起步晚。
单看1999年,领跑航天的美国发射了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m。反观国内,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历经两次姿态失控,才终于靠FY-1C在太空站稳脚跟,分辨率姑且算是1000m。
之后到21世纪,几十颗国产卫星陆陆续续升空,有通信的、导航的、遥感的……
卫星数据的身价在信息化时代水涨船高。作为圈内人的李德仁,第一时间意识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可能要发挥大作用!于是,他早期便倡导国内尽快搞出一套商业化运营,加快数字地球的建设。
2013年—2020年,全球对地观测领域产值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而事实证明,十几年过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确实没辜负李德仁的期待。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来看,截止到2017年,全球对地观测领域的产值为500亿元,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飙升。
对地观测究竟凭什么这样值钱?
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是观测数据反应的变化。李德仁一直对汶川地震耿耿于怀。地震发生后,在最紧迫的黄金72小时里,救援重心要放在哪儿?本来应该是通过收集地震前后的数据变化,对当地的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当时,身为遥感信息收集与灾情评估的项目组顾问,李德仁心急如焚。原因是我们当时没有遥感卫星,等他从意大利手里拿到数据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3天。
这个亏吃下去,成了李德仁心里解不开的疙瘩。他有、你有,都不如自己有!自此,加快国内卫星组网,实现中国的对地观测数据自主,就是他心中头等大事。
一晃9年过去,2017年九寨沟地震时,李德仁用4个小时就完成了灾区遥感数据分析,给救援队伍的科学部署指明方向。2020年年初,得知火神山、雷神山开建,身在武汉的李德仁坐不住了。他给学生张过打电话,让调集国内外的卫星资源:“我们就要0.5m~1m分辨率的,马上动员。”
有了这些遥感数据,李德仁和同仁们立马化身“云监工”,时刻关注着工程进度。
周边环境形变量是多少,会对市民造成影响吗?“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说‘火神山附近有湖泊,建这个医院会不会对湖水有污染’。我让张过赶快去调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能测水里的物质组成,去看看修之前、修之后,水环境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告诉大家没有影响环境,这不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嘛。”
不退休就为一件事!
这几年,国产卫星奋起直追,其中的技术和数据已经毫不逊色国际,尤其是5G、6G时代的到来,让测绘遥感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一味跟着美国走,永远都是第二。”李德仁不再满足于跟跑、并跑,他想,最好是能将中国从航天大国推向航天强国。
于是,开始“牵”着卫星走路。
2015年,李德仁就地理信息产业如何发展写了篇文章,深入探讨了遥感、导航卫星等产业融合与技术集成。多功能,成了卫星发展的一项指向标。3年后,一颗名为“珞珈一号”多功能集成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这是自李德仁提出概念后,武汉大学与相关机构共同研发的全球首颗专业遥感卫星。分辨率130米,同时它在理想情况下能15天“扫”地球一圈,得出完整的夜光遥感数据。
“珞珈一号”上线数据覆盖状况
最可贵的一点是,这是一份共享资源。数据发布系统仅试运行两个月时,就为3000多位用户提供了3.6万多景数据。这些数据反映的是人类的夜间活动,与国家GDP相关,与城市扩张发展挂钩,与地区贫富程度紧密联系……比如像叙利亚,4年内战导致它83%的夜间灯光消失,哪些地区损失最严重基本就可以和战乱关联起来。
如果仅仅做到这种程度,李德仁认为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要将天上所有的卫星,打造成一个天上的互联网,把遥感数据的处理也放到天上去,为所有人提供服务。”
所以,在2019年的公开讲座中,李德仁提到了“珞珈二号”“珞珈三号”,以及一项耗资350亿元的大规划——通导遥一体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简称PNTRC。
P就是定位,N就是导航,T就是学术,R就是摇篮,C是通信,杂糅在一起,就是中国的空间信息网络。和美国2004年发布的PNT不同,这是次更超前的服务概念,300多颗导航卫星和200多颗光学卫星覆盖全球,处理速度1分钟,实时定位分辨率0.1m,预计超值超过1万亿元。
2019年7月,有关PNTRC筹建的规划书,已由多位院士联名递交给国家。这又是一次从无到有的开始,是一场空天资源的抢夺。李德仁直言,如今还不退休就为了这件大事,他自己,正处在精神抖擞的备战期。
“人有了精神,有了本事,国家就有希望。”
原标题:《李德仁院士获评最美科技工作者,他说学到本事就要给国家作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