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叙说地图:上海旧城厢的地名文化
原创 图溯上海 图溯上海
上海旧城厢的地名文化
1884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
上海旧城厢系指原南市区范围内的原上海县城所在地。旧地图图名即有标为《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城厢内即是今人民路、中华路所环绕的地区,而城外系指今小东门外的十六铺一带。据所见资料,北宋后期,由于古吴淞江逐渐淤塞,外来船舶改由上海浦进入今上海地区,停泊在今十六铺从新开河到大小东门一带,日久天长,居民聚居,形成今上海的早期聚落。上海的早期聚落,凭着有利的自然条件,贸易日益繁盛,人口日益增多,很快,由聚落而集市,北宋时已设酒务,称上海务,直至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至咸淳三年(1267年)置上海镇,已初具城市雏形。据南宋董楷《受福亭记》记载,当时已设有舶司,建有拱辰坊、益庆桥、受福桥、另有酒库、文昌宫、文昌坊、致民坊、徒神祠……。升为上海镇后,镇内设有市舶司、榷场、酒库、军隘、官署、儒塾、佛宫、仙馆、甿廛。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批准置上海县后,增设县署、衙门、校场、兵防、仓廒、海关、海防道署。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松江府海防同知署又移驻上海县城。究上海镇的得名,史界认为以镇滨上海浦之故,直至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高昌、海隅、新江、北亭、长人五乡之地置县时,将县治建在上海镇,仍沿用“上海”为县名,称上海县。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仍沿用“上海”为市名,其来龙去脉都源于此。
上海旧城内民居
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批准建县至民国16年(1927年)建立上海特别市止,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初期五个历史朝代,值635年之久,在这635年中,旧上海县城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而在这片并不古老(也可以说是年轻的)土地上,留下为数很多的、瑰丽的文化遗产,在这批遗产中,多数虽已无存,但已在上海的历史上展现其应有的光芒。
(一)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把漕运作为巩固政权的基础之一。古时,粮食是租税的重要来源,因而粮食的存储是粮政的主要内容。历史上的上海县城,建有当时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囤粮地——水次仓场。水次仓场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据同治《上海县志》记载,仓址在县东南二里南浦滨小南门外(约在今南市区南仓街西侧仓基弄一带),又名南仓场,在水次,因称水次仓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已感水次仓场不足以储备粮食,又建一济农仓。清顺治九年(1652年)因有海警危及水次仓场,场废,另在小南门内薛家浜(约在今中华路西之乔家路两侧)建粮仓,名大仓,又称水次仓、白粮仓。大仓是清代著名的囤粮仓,其影响甚大,当时因大仓得名的桥梁有里仓桥、外仓桥,因大仓得名的街巷有仓湾(今赵家湾街)、白粮仓前(今乔家路东段)。直至清光绪年间,因米价昂贵,完粮收征银两(这是上海地区征税由实物改为货币之始),大仓遂日渐倾圮殆尽。清康熙年间(1662~1721年)为储谷备赈,在县署西县基路(今光启路)、县后街、馆驿街、三牌坊(约今三牌楼路)一带建常平仓,常平仓也是清代著名粮仓之一,储存兵米局恤用粮。清光绪八年(1882年)在马家厂(约今丰记码头街北、外马路西)建一积谷仓。另有资料记载,在原露香园旧址曾建一个粮仓,名社仓,今旧仓街即位于社仓东侧而得名。
同治《上海县志》卷首上海县城图
(二)
旧时,由于生产力落后,民生痛苦,精神上的寄托被推到第一位。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后,通都大邑都先后建立佛寺。上海旧县城地区,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建的广福寺(寺址约在今方浜中路、河南南路口),宋元时期寺观、道观略有增加,明清时期数量达到顶点。
约1870年上海县城城墙内文庙周边远眺
据不完全统计,直至民国时期,上海旧县城厢内外,在今方浜中路有广福寺、城隍庙,在大东门有地藏庵、观音阁庙、公输子庙、龙王庙,在丹凤路有雷祖殿、真武庙、灵山寺,在半淞园路有老高昌庙、高昌庙、花神庙、老君庙,在今城隍庙周近有鄂王庙、许真君殿、财神庙、东岳庙,在西林后路有白云观、女公会福堂,在福佑路有春申君庙、福佑路清真寺,薛家浜路有青龙禅寺、海神庙、金坛路有水仙宫,永泰路有宁海禅寺,保仁弄有观音阁庙,云居街有云居庙,小南门外有九华禅寺,沉香阁路有沉香阁,咸瓜街有古云台,紫霞路有小武当,董家渡路有大悲阁,沪军营路有先农坛,虹桥弄有东华道院,静修路有静修庵,复兴东路有关帝庙,方斜路有吉祥庵,蓬莱路有蓬莱道院、戒珠庵,药局弄有药王庙,先棉祠南弄有先棉祠,净土街有净土庵、清静庵,陆家浜路有海潮寺、铎庵,一粟街有一粟庵,文庙路有文庙,小普陀街有小普陀庙,三门峡路(今西藏南路)有三元庵,小东门有天后宫,姚家弄有姚家庵,老北门有延真庵,中山南路有万寿禅寺,凝和路有蕊珠宫,和顺街有火神庙,净土街有灵应坛,大昌街有大佛殿、华严庵、清心堂,白衣街有白衣庵,丰记码头街有海神庙,方斜路有钱家庵,肇周路有紫竹庵,陈家桥有紫竹林,河南南路有接引禅寺,中山南路有广福院,老西门有利济侯庙,西仓桥有猛将禅院,俞家弄有罗老太庙,中华路有莲座庵,西藏南路有社稷坛,会馆街有安润道院,小东门有施相公庙,张家弄有天竺庵,迎勋路有金母宫,三牌楼路有全备福音堂,梧桐路有敬一堂,松雪街有天恩堂,方斜路有女公会,董家渡有董家渡天主堂,西林后路有裨文堂,小桃园街有小桃园街清真寺,草鞋湾有草鞋湾清真寺。建筑宏伟,表现出中国寺院精湛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其中不少演用为道路名,实“亡”而名“存”。
净土庵旧影
(三)
旧上海县城是历史上的兵防要地,明代嘉靖年间(1523~1566年),倭寇多次猖狂侵扰上海,由于当时的上海无屏障可依,倭寇闯入上海城后大肆焚掠,满载出海而去。其间为抗倭患,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在嘉靖三十二年设立上海县海防道署(清季称右营游击署),后在署北、署东建望海楼各一,作为“斥堠了望”之处,今梦花街即因“望海楼”的谐音“望花”而得名。今天的旧校场路,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建有“演武场”,是士兵习武之地,演武场于嘉靖年间迁至北门外重建,此处遂称为“旧校场”,清嘉庆年间已有旧校场街之名;二是由于吏民纷纷要求筑城保家抗敌,遂于嘉靖三十二年九月(1553年)倭寇暂时退去之际,旦暮赶筑城垣,仅二个多月时间即建成。城垣筑成后,倭患明显减少,移居旧上海县城的豪富官绅逐渐增多,因而上海城内建造了一些私家园林,在这些私家园林中,最著名者首推潘氏的豫园,豫园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愉悦其父潘恩而建的私家园林宅第,明嘉靖三十八年始建,经营凡十九载,至万历五年(1577年)全部建成。豫园的布局结构为张南阳所精心设计,由于张南阳的精心独运,豫园内的楼、台、亭、阁气势雄伟,假山、流水饶有自然之美,园内有玉华、会景、乐寿、容与等堂,醉月、徵阳、颐晚留影、涵碧、艳绣诸楼,留影、含碧凫佚数亭,更有留春窝、鱼乐轩、介阁、玉茵阁等神祠、家祠,被称“百里相望,为东南名园冠”,可与太仓弇园相提并论。今仍有豫园新路和豫园老路的路名。
同治《上海县志》卷首城隍庙图
明代另一座著名园林是露香园,露香园旧址约在今大境路、露香园路一带,又名顾氏别业,系明进士顾名世所建。据传,顾氏在建园中,得石一方,石上刻有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所书“露香园”,遂以名园。园广数十亩,有露香池、碧漪堂、阜春山庄、积翠冈、露香阁、独莞轩、分鸥亭诸景,清乾隆《上海县志》载:“顾氏露香园组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园内曾产水蜜桃,甘而多汁,远近闻名,园内露香池,植红莲,开时池水欲赤,称一邑之胜。另外,在今半淞园路望达港有姚氏半淞园,在今也是园弄有也是园,一时也为上海名园,惜此二园今俱废。
徐光启故居九间楼和潘氏世春堂旧貌
明清时期,上海旧县城还建有不少精致的私家宅第,在今乔家弄有徐光启的九间楼和艾可久宅,在今梧桐路有潘允端的世春堂,在天灯弄有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古建筑——清代住宅“书隐楼”,在乔家路有乔一琦宅,在唐家弄有唐瑜唐珣宅,在长生桥南有陆深宅,在刘家弄有刘屿宅,在原县署东有慈云楼、赵灼宅,县署北有云锦楼。清叶梦珠《阅世编》有这样的描述“……面昭雕墙,宏开峻宇,重轩复达,几于朱邸。……涂金染采,丹垩雕刻,极工作之巧……”。这段描写,可看到当时的官绅宅第的豪华程度和工匠雕染画栋、砖雕镂窗高超的工艺水平。
(四)
清末上海闹市场面
清初,上海旧县城的商业日益繁荣,各地商贾云集城厢内外,同业之间为了维护本行业的利益和避免相互之间为了竞争而发生倾轧,另一方面,为联络乡谊和共同谋求本行业的发展计策,因而从清初开始,上海旧县城便出现一种“会馆”(有的称公所)的民间组织。据数字统计,从清初至民国时期,上海旧县城所建立的会馆、公所计有三山会馆、江西会馆、舟山会馆和漳泉、浙宁、常州八邑、湖北、湖州、湖南、楚北、潮州、潮惠、徽宁、苏州、建汀、四明、江阴、江镇、京江、浙绍、浙严、海昌等会馆,还有什么衣庄、帽业、木业、肉业、烟酒业、银楼、厨业等会馆,共有一百多个会馆组织。这些会馆的馆屋,都高大宽敞,画栋雕梁,造型精致,配以池石亭台,一派行会建筑格局,极为气派。从会馆的数量上看,以东南各省组织的行会占多数;从会馆的历史来说,尤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所建的商船会馆的历史最为悠久;从规模上则以徽宁会馆、三山会馆、商船会馆、木商会馆为最。惜这批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毁于八一三战事和“文化大革命”中。
商船会馆大门旧影
如今留下的真迹,保护得较为完整的仅三山会馆一处,该会馆馆址在中山南路1551号(原地址为半淞园路239弄31支弄15号),系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福建南帮水果同业公会集资所建,以福州别称三山而得名,占地面积4.2亩,馆内建筑矞丽堂皇,镂刻和镶嵌工艺精美绝伦,民国16年(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是南市工人纠察队的总指挥部,1980年被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地方人士从租界的繁荣中悟出上海县城垣对于城市发展的阻碍作用,注意到上海城厢内逼城垣,外濒黄浦,地窄人稠,形势梗塞,城门低隘,影响城厢内外的交通和商业的发展,纷纷提出拆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9日,上海市政厅所属城濠事务所,正式开工拆城、填濠、筑路,民国2年6月筑成民国路(今人民路),民国3年底筑成中华路。拆城以后,原十座城门的俗称,后来都沿用为区片名,如老西门、大东门等。
重建于1815年的大境阁
地名的历史和文化是人民创造的,如今在上海旧城厢地区所留下的历史遗存、文化遗存已为数不多了,只有少数留下它的“化石”——路名或区片名,如蓬莱路(以蓬莱道院得名)、学院路(曾名敬业路,以敬业书院得名)、白衣街(以白衣庵得名)、徽宁路(以徽宁会馆得名)、大境路(以大境关帝殿得名)、也是园弄(以也是园得名)、刘家弄(以刘屿宅第得名)、老西门(原城门仪凤门的俗称)等。
1912年拆城镇壕筑民国路,今人民路
选自《上海地名志》附录,略有改动。
↘ 点“在看”,把好看分享给更多的人
上海市测绘院
地图文化品牌
新品发布|叙说地图|上海故事
编辑丨张渊源
审核丨忻⿰静 叶⿰草
原标题:《【叙说地图】上海旧城厢的地名文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