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中美BIT谈判成果的标杆意义

2016-09-05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出席G20杭州峰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尤其是在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方面,中美双方确认“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大成果……双方于近期交换的第三次负面清单改进出价体现了重大进展,并在谈判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

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在诸多经贸、金融领域存在最大差异的两个经济体。这种差异性往往会伴随着矛盾和分歧的出现。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当中,中美分歧往往成为最终的焦点。

回顾去年的今天,2015年9月5日,当TPP谈判在部长级会议上达成协定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很快就发表了声明:美国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来制定全球贸易规则,美国应该制定这些规则。就在TPP谈判如火如荼进行的过程当中,深谙游戏规则的美国经济学家给中国指出了一条明路:中国欲想加入TPP,必先和美国谈双边投资协定(BIT)。

金融危机前后,经过了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中国的主流观点开始积极拥抱全球贸易的新规则及其发展趋势。2008年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正式启动。2013年7月,中美双方宣布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为基础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标志着谈判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与此同时,为了平衡新时期对外开放的进度与风险两个方面,以负面清单为管理模式的上海自贸区试点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启动。2014年3月5日,在谈到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为推进新形势下改革开放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做点压力测试,把各方面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好”。

目前中国已经分三批、建立了十几个试点自贸区。通过对国内各方利益的艰苦协调与整合,以及迄今为止28轮的漫长谈判,中美BIT磋商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中美BIT谈判成果的意义,绝不仅止于中美双边。作为两个规模最大、差异性也最大的经济体,中美如果能最终达成双边投资协定,这本身就具有标杆性、模板性的意义——中美都能谈成,那么其他国家的分歧也不是那么难以解决。

因此,以中美谈判成果为标准,完全可能进一步扩大成为包括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协议。未来各个领域的国际协议、国际规则,会否走向这种磋商模式?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中美BIT可能就是一个起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