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维多利亚》会成为下一部《唐顿庄园》吗?
英国的天空一如既往地略显阴霾,少女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继承了土地以及依附其上的权力。
围绕着这一身份,亲戚们开始明争暗斗,主仆关系错综复杂,侍从之间勾心斗角,少女则忙于恋爱,嫁给了自己的堂兄。
这个听上去酷似时代剧《唐顿庄园》的故事,本可能有另外一个版本:早上醒来,克拉拉发现自己不用跟着神秘博士穿梭时空了,英国需要她来统治,机缘巧合之下,克拉拉以维多利亚女王的身份创立了火炬木小组……从《唐顿庄园》系列中尝到甜头的ITV,决心将今年的宝全部压在新剧《维多利亚》上,起用珍娜·科尔曼来塑造一个比《年轻的维多利亚》中的艾米莉·勃朗特,更年轻、甜美的维多利亚女王。故事从1837年威廉四世去世,十八岁的维多利亚获得继承权成为英国女王开始。就像伊丽莎白女王的父亲乔治五世本人并不叫“乔治”一样,维多利亚女王也不叫“维多利亚”。她出生时,父母本来想给她起名乔琦娜、夏洛特或奥古斯塔,结果被孩子的伯伯否定了。最终采用教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提案,叫亚历山德拉,昵称德丽娜。
女王继位后,发现这个名字很不“英国”,于是决定用母亲的名字“维多利亚”,这才有了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第一季共八集,除第一集为加长版外,其余七集的时长都控制在46分钟左右。剧中,维多利亚女王继承王位后,从一个对政治懵懂的天真少女逐渐成长为统治一国的女王。然而,统治之路并不顺利,保守党在英国的势力不断扩大,他们视女王为玩偶,意欲操纵摆弄。
不过这些严肃的政治话题并不重要。和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一样,电视剧版的《维多利亚》其实也是一部掺杂了政治背景的青春言情剧,比起国家治理,谈恋爱才是正事。
爱与死是戏剧永恒的话题。对于言情剧而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过是为了给主人公展开情感故事提供背景板。时代背景和历史大事件,不过是为人物性格提供预设,并推进人物关系。聚散离合,演绎之余,仍要尊重历史。鉴于所有人都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和堂兄阿尔伯特白头偕老,所以观众看到《维多利亚》开端大段铺陈年轻的女王和首相墨尔本互生情愫,大概都怀着一颗对爱情炮灰的恻隐之心。
剧集为维多利亚女王设置了太多的敌人。女王控制欲极强的德裔母亲肯特公爵夫人及其情夫兼顾问约翰·康罗伊爵士,试图通过控制女王掌握英国实权。女王同样权欲过剩的德国舅舅,也抱着同样的想法赖在英国不走。首相墨尔本几乎成为女王在政坛上唯一的支持者。他在剧中以一个温和的引导者形象出现,在女王所有无所适从的时刻挺身而出,为她排忧解难。
这种行为模式令熟悉《权力的游戏》的观众,不难联想到龙母丹妮丽丝身边的备胎领主流浪骑士乔拉·莫尔蒙爵士。当然,二人的结果也大同小异。
由于保守党势力膨胀,政见不合的墨尔本于女王继位同年辞去职务。历史记录虽未记载女王与首相有过恋爱往事,但二人的关系的确十分亲密。墨尔本是女王继位初期唯一信赖的政治顾问,在辞职前,墨尔本向女王提供了一个摆脱母亲支配的良方——结婚。
汤姆·休斯饰演的阿尔伯特要等到第五集才出场。和三代以内的近亲结婚,在贵族阶层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而求婚则是女王的分内之事。女王向自己的堂兄求婚,结婚,即使过了一辈子,生下九个孩子,也很难给后世树立值得效法的典范。
比起这种要看德国骨科的婚恋故事,婚礼的一个细节影响更为深远:女王婚礼之后,穿白色婚纱成为一种潮流并逐渐成为传统流传下来。
作为言情剧的《维多利亚》选择性地尊重历史。比如珍娜·科尔曼神形皆不似真实的维多利亚女王,但在小荧屏上看好看的人谈恋爱,终究比看相貌平庸者要赏心悦目。历史上的维多利亚女王由德裔母亲一手养大,有德国口音。但放到电视剧里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不适。时代剧体现的更多是历史记忆,而非对历史的再现,言情剧本身也没有再现历史的义务。
《维多利亚》不但降低对历史的还原度,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唐顿庄园》一直保持热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历史时期的艺术还原。而维多利亚时代比乔治时代距离当下更加遥远。放弃细节的追求,无异于放任《维多利亚》流于平庸。
作为ITV延续《唐顿庄园》辉煌的一次重要尝试,卿卿我我的青春言情剧《维多利亚》恐难当重任。
《唐顿庄园》在英国的观众基数为六七百万人,这一数字长期保持稳定状态,最终成就了剧集的荣光。而《维多利亚》只在首播达到了这一数字,第二集就暴露了颓势,而且是在竞争对手BBC完全没有应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不是对手太强,而是自己太弱。
成功的某些特质的确可以复制,但成功本身却不能。维多利亚时代大不列颠的辉煌并非女王的一己之力。隐去时代并聚焦女王个人生活本身,不是时代剧。只有情节,没有传奇,终究不过是塑造出一个纯情版的英国武媚娘罢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