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金庸成分”报告:数据告诉你,金庸留下了一个怎样的江湖?

2021-11-05 17: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公众号“DT财经”,作者 | 郑晓慧,编辑 | 唐也钦,数据 | 董道力,设计 | 郑舒雅、戚桐珲、邢思达。

10月30日,是金庸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日。

三年前的10月30日,许多人都感慨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认为“武侠小说、武侠片会持续衰落”。

但近几年,依然有不少00后把金庸的武侠小说看作经典,在知乎、豆瓣等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喜爱,分享自己的解读。

 这让我们好奇,现在的年轻人,究竟如何评价和理解金庸的武侠?他们喜欢金庸的哪些作品、哪些角色?和平年代,年轻人的武侠观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DT财经联合塔门发起“当代年轻人‘金庸成分’大调查”,并根据回收到的1768个有效样本,完成了这份《当代年轻人“金庸成分”报告》。其中,90后(27%)、95后(27%)和00后(18%)占比最多。 欢迎一起来看看,年轻人眼中的金庸武侠江湖。

年轻人还会看金庸武侠吗?

金庸武侠小说首次面世,至今已经过去66年。 1955年,当时还在《新晚报》编辑副刊的金庸,经过几番纠结,开始尝试在报纸上连载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不料很快就引起轰动,金庸武侠的传奇江湖就此开启。

梁文道曾以为,金庸只是他们那一代人少年的回忆。但从数据来看,金庸的作品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欢。

在我们的调研中,9成以上的人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或影视剧。而且男女都爱看,看过金庸武侠小说或影视剧的男性和女性比例相近,接近1:1,打破了“男看金庸,女看琼瑶”的说法。

从年龄段来看,80前自不必说,年轻时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出版之时。 从80后、85后到90后,他们对金庸的小说、影视剧也十分熟悉,看过的人数占比都接近100%。每天在课堂上、被窝里废寝忘食地偷偷翻阅借来的武侠小说,或是回家守在电视机前收看最新一集电视剧,曾是他们的青春回忆。

尽管年龄越小,没看过金庸作品的比例越高,但依然有9成以上95后看过金庸武侠小说或影视剧,00后则接近8成。 可以说,当初金庸为自己设计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不仅到今天依然受用,而且喜欢这些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

年轻人喜欢哪一部金庸武侠作品?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初,金庸一直在不同的报刊上连载武侠小说。直到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涵盖的14部小说,再加上一部《越女剑》,就构成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全貌。 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基本以《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为主。

数据显示,这6部作品不仅是金庸所有作品中传阅最广的,也是最受欢迎的。其中,《天龙八部》名列“最多人喜欢的金庸小说和影视剧”榜单第1。

但时代变化,每代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白月光。

在00后眼中,《天龙八部》只能屈尊第二,《神雕侠侣》才是yyds。95后、90后和85后,则把《天龙八部》奉为经典。80前更是大不同,不仅最喜欢《射雕英雄传》,对《鹿鼎记》也十分欣赏。在其他年龄段中,《鹿鼎记》都排名第6,在80前的榜单里却跃居第3。

不同年龄,对金庸武侠人物的喜爱也不同。 总的来说,令狐冲、乔峰、杨过、郭靖可以被称作是“金庸四大男神”。无论是00后还是80后,金庸小说和影视剧中最喜欢的男性角色都离不开这4位。

再具体一点来看,00后最喜欢放荡不羁、对爱情忠贞的杨过,95后最喜欢希腊悲剧式人物乔峰,牺牲小我,成全大局;90后、85后、80后和80前则最喜欢潇洒自由、退隐江湖的令狐冲,其次是乔峰。

出生于93年的吴雨(化名)告诉DT君,小时候他就最喜欢令狐冲。“他武功高,但是不争不抢。后来任我行用他和盈盈的爱情逼迫他继承日月神教魔教教主,他也不畏强权,不妥协,最后成为了自由的隐侠。”

同样武功高强但随和善良的张无忌,和翩翩公子段誉,也受到00后和95后的喜爱,分别位居第5名和第6名。

00后还偏爱亦正亦邪的人物。作为《笑傲江湖》的代表人物之一,东方不败首次上榜最受欢迎男性角色的前10名,排名第9。

至于“金庸四大女神”,几乎由小龙女、黄蓉、赵敏和任盈盈4人包揽。00后最喜欢温柔但坚定反抗世俗礼法的小龙女,80前和80后最喜欢机敏聪慧、样样皆通的黄蓉;95后、90后和85后更偏爱直爽坦率、勇敢追爱的赵敏。

郭襄、阿朱和王语嫣,也受到全年龄段的喜爱。

一个有趣的趋势是,在所有年龄段中,越年长的人,越喜欢温柔贤淑的小昭和双儿。越年轻,越喜欢因爱生恨、努力成为峨眉掌门的“坏女人”周芷若。

在80前心中,小昭是排名第3的“金庸女神”,双儿排名第7,周芷若作为《倚天屠龙记》的重要配角,甚至没有挤进前10。但在00后最受欢迎女性角色排行榜里,周芷若排名第5,小昭跌至第9。而在95后的排行榜中,双儿跌出前10。

 《好奇心日报》曾采访“六神磊磊读金庸”的作者王晓磊,他认为金庸的作品价值主要体现在两句话中,分别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由此延伸出两大类不同的人物。一类是有着家国情怀的大侠,如郭靖保卫襄阳城、乔峰断剑自尽雁门关;另一类是被权力、爱情、复仇等扭曲的人,如东方不败、周芷若、阿紫、林平之等等。

可以看到,尽管年轻人依然敬佩为国为民的大侠,但对第二类人物的共情也越来越深。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年轻人对金庸武侠作品的喜好发生了变化?

年轻人喜欢不同的金庸武侠作品,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接触金庸作品的方式不同了。

调研结果中,80前有超过9成的人都是通过原著小说了解金庸武侠,通过影视剧的虽然也有,但选择的比例不高,大约一半。从80后到90后,人们通过影视剧了解金庸武侠的比例不断上升,超越原著,成为当时的年轻人了解金庸的主要方式。尤其90后一代,有92.3%的人都是通过荧幕走近“江湖”的。

与此同时,选择游戏的比例也不断上升,成为80后、85后乃至90后了解金庸武侠世界和人物角色的另一维度。而00后了解金庸武侠的方式比较分散,通过影视剧(57.7%)、原著小说(49.2%)、各大媒体的新闻和评论(22.1%)等方式的都有。

 变化发生的原因是,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人们只能通过阅读报纸,追更金庸武侠小说最新的连载。后来集结成册,出版成原著小说,让不少年轻人如痴如醉。

到了80、90年代,金庸武侠小说的衍生电影、电视剧越来越多,曾经在纸上对“江湖”“大侠”“武功”的天马行空都变成“现实”。而从90年代初开始,一些游戏公司买下金庸IP的游戏版权,陆续推出单机游戏、端游和手游。2002年的单机游戏《天龙八部》就因为画面精致,游戏体验丰富多样,被誉为当时武侠单机游戏的集大成者,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

 林林总总,这些衍生作品都为年轻人构建起一个更为真实的“理想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真实生活。 

尤其是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近年来,金庸武侠的魔改剧越来越多,豆瓣评分基本低于5分。但不少经典版本都是年轻人的童年回忆。

 

95后张牧之(化名)小时候就看过不少金庸武侠电视剧,对经典版本的演员都了如指掌,“黄日华和胡军饰演的乔峰都不错,正气又坚定;陈浩民演段誉,风流倜傥;高圆圆和贾静雯在同一版《倚天屠龙记》里扮演周芷若和赵敏,让书里的角色更立体了。” 

“当然,年轻时的邱淑贞、黎姿、林青霞太美、太惊艳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常常把她们以前的影视剧照翻出来,豆瓣上也能看到不少帖子在欣赏不同金庸影视版本的演员。”

从现实生活来,最终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整体来看,现在的年轻人依然会看金庸的小说或影视剧,只是相比较之前有些变化。看的人数比例会低一些,对人物的偏好也不太一样。

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网文崛起,年轻人的选择更多了。

根据调研数据,那些没有看过金庸武侠作品的年轻人,平时最爱看现实、科幻、悬疑、都市和历史类题材的小说或影视剧。其中,男性更爱看军事、历史,女性更爱看言情、耽美。

另一方面,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不一样了。 面对996和内卷的挤压,他们被“效率”和“方法论”推着走。“悬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办。

于是,小说、文学、影视,就成为人们的喘息之地,甚至是“答案之所”。

人们带着现实生活中的想法和困惑走进文学,试图在文学中找到指导方法,找到自己的理想人物,然后将它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成为自己未来的方向。

调研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除了性格魅力大、武功高强有才华、人生经历丰富、道德品质高尚以外,“想成为该人物”也是年轻人喜欢一个武侠人物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动荡的年代,人们更想成为像乔峰、郭靖那样保家卫国的大侠,而今天的年轻人更想成为像令狐冲一样,随性而活,自由自在。

网络爽文固然也是一种纾解情绪的办法,不少男频爽文都脱胎于武侠小说,加入穿越、修仙等“开挂”元素。但大部分时候,它们更像是一种麻醉药,只有片刻的快乐,缺乏现实参考意义。

而金庸的武侠小说,包罗万象。有不同时期的侠义观的转变,也有不同人物成长经历的变化。虽是虚构,却呈现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价值观。 

正如作家马家辉曾说,“金庸作品不仅是文学上面的阅读的经典,更是华人文化符号里面有待去发掘的、使用的资料库。不管你是哪一类型的中国人,哪个时代的中国人,你都可以在金庸作品里面看到你的影子、朋友、爱人。” 

我们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侠、义、情”,但无论是什么,年轻人都不会停下脚步,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国”。

向金庸先生致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