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伦敦生活》:关于女权,你会大声诉说还是保持沉默?
我以为在《米兰达》之后,自己应该不会再有耐心去看一部女主角时不时直接对着镜头讲话,把自己从身体到情感的各色烦恼一股脑抛给观众们的英式中产阶级喜剧了。
但是,我显然低估了BBC3台的新剧《伦敦生活》(Fleabag)。
这部前半部分喜剧、后半部分悲剧的自传式剧集,用最粗俗的语言和最真挚的情感,把世界各地千禧一代的确信与迷茫,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伦敦生活》的主人公是一个贯穿全剧6集,但全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上世纪20代的白人女性。该剧原名Fleabag,在英式英语中意为“随便、邋遢的人”。而这既是大家对女主的昵称,也顺便概括了她生活的全部。
女主Fleabag在亲情上,女主的母亲早已过世,而父亲娶了绿茶继母后便和她渐渐疏远。女主的姐姐虽然关爱女主,却又是一位永远压抑自己、并挣扎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却屡次失败的女强人。
在爱情上,女主虽然有着一个小天使男友,但却不停地作死。终于在男友正式离开后,只能靠乱睡路人来解乏。
《伦敦生活》剧照最后在友情上,她本来和好友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咖啡店。但好友因为走不出情伤而自残离世,剩下女主一人来面对这混蛋的世界。
全剧的前半部分沉浸在一种《米兰达》加《欲望都市》的酣畅感中。女主永远放荡不羁却也处处充满睿智。她享受着自己的年轻,做爱做的事,睡想睡的人。
《米兰达》第一季(2009)海报《欲望都市》第一季(1998)海报虽然好友已经不在,但在和当下这个时空几乎拥有同样比重的闪回片段里,我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那种女性之间特有的美好友谊。
Fleabag和好友到了下半段,该剧的画风却惊魂一转。不管是家庭、工作还是人际关系,女主角生活的危机都一一暴露在我们面前。
她身边所出现的人中几乎没有一个好人。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强迫女主作出改变。
而在最后的结尾,该剧又冷不防地给了我们一个翻转:原来其实女主自己才是她一团糟生活的始作俑者。她的自私与背德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无尽的困扰。
而从受害者到迫害者的这种简单转换,也把生活的无奈和讽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伦敦生活》带有很强的个人特征。全剧故事的灵感诞生在本片的主演兼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一次被朋友逼迫的十分钟脱口秀表演中。
在这个满是粗口和黄腔的表演意外取得成功之后,她又把脱口秀改编成了舞台剧在爱丁堡进行公演,并最终登上了伦敦的舞台。
《伦敦生活》剧照这部剧中,无论是对女性身体的展现还是对男女关系的思考,都带有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
但和父辈的女权主义不同,千禧一代思考女权,很少会站在宏观的层面来批判制度对女性的压迫。
正如沃勒·布里奇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所说的,这一代的女权主义者,更多关注的是诸如“如果我热衷于看色情片,那我还是一个合格的女权主义者吗?”这类更为微观和具体的话题。
而把视线从“结构”转向“日常”,反而能让她们发现更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转变给了女权主义者们更多自我反思的机会。
该剧一经播出便获得了剧评家们的一致肯定。
相比《米兰达》和《欲望都市》,更多人喜欢拿它与HBO出品的美剧《都市女孩》(Girls)做比较:两部片子同样具有鲜明的女权色彩,同样由年少成名的女星编写并演出。
《都市女孩》第一季(2012)海报但在我看来,在这些相似之下,二者却有着诸多不同。同样是想探讨年轻女性——其实是所有年轻人——在今天这个时代身份的焦虑,《都市女孩》选择的方式是大声诉说。
故事的四位女主无时不刻不在用(语言的与身体的)话语来填补四周的空白。她们似乎要把西方世界女性几千年来不被允许讲的话,在每集一小时内全部说完。
相比之下,《伦敦生活》更侧重的是生活中的那些沉默。这些沉默可能是被动的压迫,也可能是主动的逃避。
比如第四集中,爸爸帮女主和她姐姐报名参加一个“女权”训练营。训练的内容要求学员们不讲一句话,只是冥想和劳作(与之相对的,教室隔壁是一个男性精英课。授课内容是对着女性玩偶大声骂出根据法律而不能在职场上说的脏话)。
《伦敦生活》剧照而更多的时候,《伦敦生活》的女主勇于主动离开她所熟悉的关系圈。在许多场景里,她不是一个人坐在咖啡店发呆就是到陵园去跑步。独处的时候,她想直面过去,却又懦弱地逃避;她渴望创造未来,却又耽于现时的欢愉。
也只有在这些无声的场景中,一个普通女性的喜怒哀乐,才可能真正地成为叙述镜头和故事发展的核心。
《都市女孩》的主角Hannah立志要做一名作家。她说也许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声音”,但也要努力变成“时代的一个声音”。
而《伦敦生活》却告诉我们,有时候,这个声音也可以是沉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