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别离》:中国式亲子教育的迷惘与阵痛

平四眼
2016-09-04 09:3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小别离》海报

暑假过去,眼看着暑期档的电视剧陆续收官,望着满屏美瞳假发,很难说有什么不舍。可能笔者唯一舍不得的剧,就是黄磊和海清主演的《小别离》吧。

在这个玄幻剧称霸的暑假,生活剧《小别离》真的算是一股清流了。该剧讲述了在三个平凡家庭里孩子十三四岁进入青春期,人到中年的父母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焦头烂额,矛盾不断的琐碎故事。

《小别离》中的三个家庭。

故事踏踏实实,不矫情不做作,许多亲子之间的相处细节,直击人心。不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儿女的,或多或少都能在剧中,看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比较有意思的是,笔者注意到,这部聚焦教育问题和亲子关系的剧,引发了不少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剧中设置的三个家庭,在经济能力上分别属于普通工薪、中产阶层和新贵土豪。三个家庭经济实力的差距,让他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面临着不同的境况和选择。这个设定,被认为是在“阶层差异”、“拜金”上大做文章。

然而在笔者看来,三个家庭的结构与阶层没有直接关系。阶层不过是大背景,设定不是为了凸显阶层而设定,而是为了凸显孩子教育问题的普适性:不管什么家庭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小别离》中三个看似阶层差异大的家庭,在教育问题和亲子关系上,要经历相似的痛楚、焦虑和压力。

三个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有钱土豪家——孩子成绩差,继母与继子不合;中产家庭——孩子的成绩问题以及高压教育造成的亲子间的矛盾;工薪家庭——夫妻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经济困境。

普通工薪家庭

中产阶层家庭

新贵土豪家庭

除了经济困境,这其中的大部分问题,是任何阶层的家庭都有可能经历的。

而事实上,在本剧关键内容教育观念这一点上,三个家庭在初期体现出了趋同性:家长都因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无比焦虑;都习惯于替孩子做决定,纯中国家长式的望子成龙,呵护有余,理解沟通不足。最重要的是,都把教育的目的看得无比功利。

为什么教育改革说了十几年仍然谁都不满意,追根究底,还是社会价值观单一,对于“成功”的定义很唯一,所以教育的目的很专一:教育就是学习成绩。

不管有钱没钱,在许多中国父母眼中,学习成绩似乎就是孩子通往成功的唯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途径。

这种千家万户教育观念的趋同,笔者窃以为,是因为中国教育体系和转型期社会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把教育的方式和目的带偏了。

在这个问题上,经济意义上的阶层,并没有决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虽然所处阶层对教育方式有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自身的性格、经历、眼界。

比如海清所饰演的童文洁,对孩子方方面面的过度焦虑与她的阶层和原生家庭并无决定性关系(剧中并未交待她的阶层和家庭背景),她对孩子的焦虑是她特有的经历决定的:成年后失去双亲,性格独立好强,一路打拼至今,情感上无所依傍,让她产生了习惯性的危机感和走一步看十步的焦虑。

海清饰演的童文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焦虑。

工薪家庭里的母亲佳妮也是一个例子。和丈夫金志明一样出身平平,年轻时一穷二白,受教育程度没有特别高。但金志明身上的安于现状,胸无大志,在佳妮这儿一点没有。她极其追求“上进”,考证学习为升迁,对女儿的要求极高。

送女儿出国留学的想法,虽然有过于功利和想当然之嫌,却也展现出超越阶层的高瞻远瞩和勃勃野心。佳妮个人特质里的精明和野心,个人奋斗的劲头,都完整体现到了她对孩子的教育上。

几位家长商量送孩子出国。

从这两个母亲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许多典型中国母亲的特质。正如海清之前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很多妈妈非常强势,自己这一生完成不了的期许和愿望,都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以弥补自己的遗憾。她们不仅希望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还希望做孩子人生的主。”

父母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也是该剧主题之一,同时也是这部剧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我们家有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但是她突然青春期就来了,让我开始接受她的陌生。”黄磊在描述剧情时曾这样说道。

青春期的孩子,似乎一夕之间和父母拉开距离,变得满腹心事、不耐烦、叛逆。这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初期,也是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与原生家庭关系的开始。全世界的孩子都要经历这个阶段。

然而,中国孩子们的青春期,考验的往往是父母:在这个正常的过程面前,中国父母往往惊慌失措,进退两难。

笔者思考了一下这个原因,抛出几个不成熟的想法给大家参考。

首先,大部分60、70后父母所经历的青春期,和90、00后孩子所经历的青春期是完全不同的。父母那辈物质匮乏,家里孩子多,很小的时候就要直面生存压力。他们的父辈迫于生存压力,大多无暇顾及他们的生理心理成长问题,能吃饱穿暖就好了。

这让父母和从小衣食无忧、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比起来,两代人的青春状态是完全割裂的。大部分中国父母无法回溯自己的青春,用同理心来理解孩子的青春。只会觉得:天哪!这届孩子不行啊!

而父母一辈在成长中通常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自我,习惯掌控能掌控的一切,习惯将孩子和自己紧密捆绑,无法正确认知自己与孩子的个体差异和距离。这和自我意识极强、个性锋芒毕露的孩子们注定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

然后,独生子女家庭,常常会形成以这个唯一的孩子为核心的家庭结构。家里的经济策略、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全部围绕着孩子调整和起伏。

这样的结构在孩子幼年时还能平衡,那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对等的。一旦孩子长大,从进入青春期开始,孩子渐渐走出家庭,对父母的依恋降低,父母会体会到极强的失落和危机感。

剧中,相当触动人心的一幕是,青春期的孩子首次叫板父母,怒吼摔门时,方圆和童文洁极其崩溃,坐在沙发上为女儿的青春期哭泣:“怎么到今年,突然一下子什么都变了?”

夫妻俩陷在一种即将失去过往贴心小棉袄的恐惧中无法自拔,看着对方,预感未来生命中,只剩下彼此能时时依靠,遂相拥哭泣。

说真的,笔者看到这里,也想到自己的父母:我青春期和他们争执后,他们是不是也曾这样相拥惊慌哭泣?我如今远在他乡工作,他们是否也这样互相依靠,走过日常中的坡坡坎坎,而我却全然不知?

想到这里,心中一酸,为千千万万的父母。这大概是如我这样的大多数观众,看这部剧时最真切的感受吧。

但是转念一想,房间里独自愤怒委屈的孩子,又会让我想到曾经的自己。

自我膨胀到无限大的年少时,总觉得家庭装不下自己,学校装不下自己,要去更远的世界看看。偏偏极膨胀的自我被极弱小的能力捆绑,若是和父母之间还无法沟通理解,那种痛苦其实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剧中,父母机场送别孩子,前一秒在父母怀中还那么小一点的孩子,突然就要走出父母的怀抱了。昂首阔步间,孩子的身影渐渐变大,父母的身影却越来越小。

机场送别

然而父母毕竟还拥有彼此,孩子却从那一天起,要一个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去承受考验。在生活的一场场考验中,逐渐成长,放低自我,直到慢慢读懂父母的用心,明白自己的内心。

父母望着孩子远去

再然后,等孩子也成为了父母,或许到那时,他们才开始心疼父母,宽容自己。

这一代代的轮回,面对孩子,面对父母,都是面对曾经或将来的自己。

最后,借用纪伯伦的诗《论孩子》,与广大父母、孩子共勉↓↓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