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64岁华裔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在美国去世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王盈颖
2016-09-01 08:12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钱永健 资料图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官网消息,该校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化学家钱永健(Roger Tsien)于8月24日在俄勒冈州去世,享年64岁。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当地时间8月31日援引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长称,钱永健是在8月24日美国俄勒冈州的一条自行车道上去世,但具体原因还未确定。

《知识分子》(微信号:The-Intellectual,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9月1日援引的一封邮件显示,钱永健8月24日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出去的,但是一直未归,他的妻子温迪·格劳伯·钱(Wendy Globe Tsien)报警,找到他时已经去世。钱永健以前中风过,恢复后重新工作。钱永健此次单独骑车后没有回家,被找到时已经去世,很可能是再发中风。不过,更准确的死亡原因还需要确认。

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临安,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他是美国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迭戈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2008年,凭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钱永健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共享该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

钱永健是当今生命科学集大成的科学家,几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学领域大奖,也是唯一一位华人沃尔夫奖和诺贝尔奖“双得主”。

让钱永健获奖的绿色荧光蛋白被喻为生物化学中的“北斗星”。2008年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公报将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改造与显微镜的发明相提并论:“绿色荧光蛋白在过去的10年中成为生物化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引路明灯……成为当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3人中,钱永健走出的可说是绿色荧光蛋白开发历程的“最后一步”,他在下村修与马丁·沙尔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楚了绿色荧光蛋白特性。对于自己的成果,钱永健谦虚地表示,“我只是将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

1962年,下村修和他的实验室导师弗兰克·约翰森(Frank Johnson)成功分离纯化出水母中的发光蛋白水母素,并报告了一种在紫外线下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就是GFP。20世纪70年代,下村修又进一步解读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奥秘:含有可以吸收和释放光线的化学基因。

1988年,马丁·沙尔菲在哥伦比亚的某个学术研讨会上第一次听说了绿色荧光蛋白,当即很感兴趣。他觉得,绿色荧光蛋白可以作为生物示踪分子,例如,利用这种闪闪发光的蛋白质来观察线虫细胞的活动。

钱永健的野心更大,他改造绿色荧光蛋白,通过改变其氨基酸排序,造出能吸收、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蛋白,其中包括蓝色、青色和黄色,并让它们发光更久、更强烈。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公报上说:“这也正是研究人员今天能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不同的蛋白质、观察它们相互作用的原因。”

这一成果,对20世纪生物学先后出现的两次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一是生物化学奠基,其成果包括建立了活体细胞代谢通道的基本原理、了解酶的功能、对蛋白质的结构解析达到原子水平等;二是传统基因学与核酸学结合,形成现代基因组学。通过利用大量的先进分析仪器,这门学科在近年取得包括破译人类基因组图谱等成果。但这两门学科都面临一个重大难题——缺少跟踪活体细胞内部和外部分子实时变化的办法。绿色荧光蛋白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

对色彩的执着,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钱永健获诺奖后曾表示,他从小就喜欢“色彩”,因为他喜欢画画。8岁那一年,爸妈送给他一盒化学工具箱,“我把不同的化学物质混合调成漂亮的紫色,就是我的第一个实验。” 早年患有哮喘,身体不佳的钱永健常常几个小时钻在地下实验室中专注于化学实验。一个让许多媒体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他和哥哥的一次实验引爆了自制的火药,导致家中一张乒乓球桌被烧焦。

16岁时,钱永健开始在科学领域崭露头角,凭借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的课题,他一举拿下有少年诺奖”之称的“西屋科学天才奖”第一名。

此后,钱永健凭借全美优秀学者奖进入哈佛大学,20岁时,他以物理学学士和化学学士从哈佛毕业。在剑桥读研究生期间,钱永健利用化学技术,发明出了一种更好的染料,可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

尽管出身于书香世家,钱永健并不喜欢刻意彰显中国的家族背景。可查资料显示,他的父亲钱学榘与钱学森是堂兄弟,早年带着庚子赔款支付的奖学金到美国念书,在1944年,钱学榘将妻子与长子钱永佑接到美国定居,生下了二子钱永乐和三子钱永健。事实上,直到钱永健的叔叔钱学森过世,他们始终没有见过面。

对于国内媒体津津乐道的华人血统,钱永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在美国出生、成长,虽然有中国血统,但也是一位美国科学家。中国的唐朝之所以强盛,主要是因为能够包容不同的文化,不局限于中国本土文化。举世闻名的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到美国从事研究工作之后,才获得名声与肯定,古今中外,有许多华裔科学家在西方取得科学成就。学术研究无国界之分,不需要拘泥于血统。”

作为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希望他获奖可以激励中国的年轻人,“当然,我希望各个国家的年轻人都能受到激励,但我知道,中国人对此会尤其感到骄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