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途汽车获第三张新能源汽车“准生证”,乐视们也“有戏”吗
9月20日,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继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之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华冠”)旗下的前途汽车已经拿到第三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牌照,预计最迟一周内国家发改委就将正式公布。
澎湃新闻为此向前途汽车总经理王克坚求证,对方表示,发改委的消息还未对外公开,不便透露更多细节。澎湃新闻随后通过发改委官方渠道了解到,发改委已经批准并核实了长城华冠的新能源乘用车建设项目申请(见下图),批复的公布时间就是9月20日。长城华冠由此成为首家母公司非整车制造业而拿到“准生证”的企业。9月20日当天,被称为新三板纯电动汽车第一股的长城华冠(833581)股价应声大涨8.86%。
长城华冠获批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
9月20日,澎湃新闻从国家发改委处查证的长城华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批复核准的消息这家以蜻蜓图标为Logo的车企虽然并不为公众所熟知,但是在业内名气不小。
长城华冠此前只是一家汽车设计公司,主要为汽车整车生产商提供整套汽车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早在2007年,长城华冠就参与过萨博、北汽、长丰等传统车企的电动化改造项目,2010年长城华冠成立了电动车事业部,核心攻坚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2015年,前途汽车正式成立。2015年,由前途汽车自主设计研发的的K50亮相车展,样车也已经生产完毕进入了测试阶段,今年年初,前途在苏州的工厂正式奠基,一期投资超过20亿元,先期产能5万辆。
据了解,尽管前途汽车的电池是由供应商提供,但是符合电池名录,并且量产生产线已经完备,只等政策审批完备,就可以实现K50的量产,生产新能源汽车只欠缺一张“准生证”。
2016年5月3日,北京,在2016北京车展上,前途汽车正式发布了前途K50量产版车型,新车定位为一款纯电动跑车,预计售价或在70万元左右。视觉中国 资料然而,前途汽车的电动汽车准生证申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据悉,其很早就开始了生产资质的申请,发改委的评审委员会在今年6月底7月初就前往长城华冠审核了前途的车间、样车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前途K50之前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评审专家表示试驾样车中有几辆出现了启动困难、内饰太粗糙等问题,前途汽车在接收到专家意见后改进了这些不足。
伴随着电动车研发生产、产品缺陷不断改进这一过程的还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今年上半年,长城华冠营业收入2039.19万元,同比下降23.13%,净亏损3811.67万元。长城华冠将亏损归于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称“因纯电动汽车生产制造业务方向正处于前期准备阶段,本期费用大幅增加”。为此,长城华冠“未雨绸缪”早早就开始了融资之路。2014年4月长城华冠完成A轮融资,引入盛景网联、泰豪渝晟等投资机构;2015年6月券商定增,引入国信证券、中投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国开证券等10家投资机构。2015年11月19日,长城华冠登陆新三板,计划于2016年启动转板工作,2017年在主板上市。
对于漫长的审核流程,长城华冠方面也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结果。前途汽车总经理王克坚早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审核,国家有严格的流程,材料递上去了,专家委员会也要根据评审标准来进行审核。前途汽车的申请审批结果可能在9月底有眉目。行还是不行,量产与否,都将取决于生产资质这一问题。个人认为,只要符合标准和政策条文上的规定,都应该予以批复。”
早前有业内专家曾向澎湃新闻表示,“准生证”对前途汽车发展至关重要,加之前途汽车方面和政府、供应商关系均不错,因此改良车型,获取生产资质,难度应该不大。如今看来,这一说法已然被证实。
根据8月12日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准入条件从2009版的20条上升至28条,对申请新能源生产企业的技术条件、资金规模、融资能力、研发实力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还包括8项“否决条款”,只要超过2项否决条款未达标,该企业泽不符合准入条件。
8月12日,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那么,在准入门槛提高之后,前途汽车以外,还有哪些企业有望获得新能源汽车“准生证”呢?
万向汽车:链条最完备 可能性最大
在《汽车海外并购》主编水旭眼里,由浙商鲁冠球创始的万向汽车最有可能申请成功。
万向汽车是一家零部件制造企业。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从1999年就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直到2013年收购了美国锂电池生产企业A123,2014年收购了破产的菲斯科汽车,并改名为卡玛,正式进军造车领域。
按照《意见稿》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在整车制造、电机电池、量产车型、造车工厂等方面都要符合条件和资质,万象无疑在这几项都获得“满分”。去年上半年,万向就成立了国产卡玛项目——“节能智造公司”,也就是卡玛汽车的试制研发中心。国产卡玛打造的第一辆车就是纯电动车,并且全部自己量产,不找代工。工厂地点选在了杭州萧山,万向称未来将投资2000亿建造新工厂。
此外,万向还通过了环境报告批复,即将量产的车型包括增程式和纯电动汽车的照片和具体车型参数都已经公开曝光。不仅如此,9月8日,万向收购Karma Automotive (凯莱汽车)后的首款产品Karma Revero在美国上市,年底投入量产。“加之和政府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万向最后可能率先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业内人士表示。
据悉,工信部对造车企业的整车控制系统、动力驱动系统、发动机等分系统研发能力做出了硬性规定。业内专家认为,如此一来,和互联网造车企业相比,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这方面将更具优势,因为万向汽车具有零部件生产的基础、和更多对整车制造的了解。
多氟多、御捷:可能性均很大
另外几家被业内看好的车企分别是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御捷电动汽车。多氟多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比亚迪电池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其生产的碳酸铝材料是比亚迪最主要的电池制造来源。作为收录工信部名录的电池供应商,多氟多被工信部批准生产新能源车的可能性也不小。无独有偶,御捷电动车也已经通过样车审核,进入量产,作为国内低速纯电动车的先行者,旗下研发的御捷330车型去年上市,拥有研发技术和整车制造工厂的御捷也普遍被业内看好。
还有一类特殊群体,例如知豆、康迪等已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奋斗多年还未获得准生证的企业,水旭认为倒是有可能获得国家鼓励。“这些企业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耕作多年,就差一个准生证,国家在政策层面和实际操作上,也会予以考虑和倾斜。”电动汽车行业相关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
乐视在互联网车企中“最有戏”?
现如今,打着互联网噱头造车的蔚来汽车、智车优行等车企已经选择用代工厂造车,进入名录的可能性较小。互联网“造车”企业中,最有可能拿到“准生证”的应该是“乐视”,只是乐视汽车要交付15辆样车尚且不知何时,等待审核也不是短期行为,样车交付到审核完毕,这一流程也需要8-10个月,时间尚长。
不过,尽管董扬“不超过10家”的表态被认为颇具“官方意味”,然而业内一些专家并不赞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认为:电动汽车行业不适宜大量铺开,国家的初衷是做强就好,但是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可能不会是10家厂商的游戏,国家应该会基于市场选择综合考虑,不排除最终会有更多的企业会拿到生产资质。综合目前的情况,安全性是评定电动汽车资质最重要和最首要的考量,安全性强的车企获得青睐的可能性更高。
不仅如此,国家正在放开国际企业和国有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大众和江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如传统汽车最开始起步一样,现在慢慢发展成了自主、合资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合资车企已然成为了中国车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该也会遵循这一路径,虽然现在外资和国有企业合作力量不是特别强,但是这一模式非常有发展潜力。“国外企业投入到国产企业中来,使得这些企业拿到新能源牌照的可能性更大。” 王表示。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准入条件比传统汽车生产的要求更为严苛,有过之而无不及。”水旭向澎湃新闻坦言。“据我所知,除现有的传统主机厂以外,目前已有2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意欲申请新能源生产资质,竞争非常激烈。综合目前情况,几家已经拥有生产工厂、研发实力、 量产车型、三电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将会率先突破重围,拥有资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