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把握好发展中三个关系,上海基本实现创新转型最艰难一跃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开放度高,产业集中集聚,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大。认识上海经济形势,要深入把握大势。
关键要审时度势,敢抓善抓难得机遇,以变应变转变发展思路新世纪以来,上海迈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深度调整、深刻变化的影响,特别是自身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变化,上海率先转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轨道,经济企稳向好,新常态特征更为明显。
经济增长更趋平稳。面对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长乏力、国际市场动荡加剧,上海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市实际,采取稳增长、促内需、转方式和帮扶企业的各种政策举措。上海经济近年来保持与全国经济同步增长,今年上半年GDP增长6.7%。在上海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跨上10万元台阶、外部需求疲软、投资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条件下,上海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中名列前茅。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后发赶超的超大城市经济现代化,要有一段时期超高速增长,更要有高水平的持续发展。关键要审时度势,敢抓善抓难得机遇,以变应变转变发展思路。上海较早提出不再简单追求经济总量与速度,坚决实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先导向。2000-2008年年均增长12%,2009年后逐渐回落到两位数以下,近3年年均仍达7.2%。质量效益继续提升。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长期高于GDP增幅,2015年达5519.5亿元,今年上半年增长30.6%。长期保持比较充分就业(登记失业率4.2%),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两位数增长,近3年保持8.5%左右,2015年达49867元。去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32平方米,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2.75岁,超过不少高收入发达国家。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持续两位数增长,2015年达到936.1亿元,相当于GDP的比例3.7%。环保投入相当于GDP比例始终保持3%左右,城市生态环境总体不断改善。
经济结构继续升级。为应对超大城市自身经济发展的诸多约束和挑战,上海前几年就下定决心减少经济增长对重化工业、投资拉动、房地产业和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从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政策举措等方面多管齐下,调整产业结构,疏解非核心功能,加快转型升级。2008年以来,每年淘汰近千项落后产能,有序向外转移重化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促进先进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在平稳减速中结构优化。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年来始终在70%以上。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7.8%,今年上半年升到70.8%,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加大简政放权,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2015年新增企业25.4万户,今年上半年新增14.3万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奔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加速成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连续几年实现20%以上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长17%以上,智能家居、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
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海坚持把核心功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功能变化、格局调整的机遇,抓住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两个重点,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和机构体系,完善航运服务体系和集疏运体系,着力提高配置国内外市场资源的能力,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已经形成股票、债券、黄金、金融期货等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交易总额2014年突破786万亿元,2015年达到146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集装箱吞吐量2014年3528.5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2015年3653.7万TEU,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国际高端投资意愿不减、势头向好。2015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85亿美元,累计共有53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12家外商投资性公司和396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今年上半年又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家、外商投资性公司8家、外资研发中心6家。
把握好发展中三个关系,深入推进新常态下改革开放创新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总要求,本市发展目标任务十分清楚。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在经济工作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创新发展,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把握好发展中三个关系。上海经济整体水平较高,对宏观经济影响也大,改革开放创新向纵深推进,要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是把握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围绕集聚、筹措、配置各种资源和要素,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立足巩固、发展和提升实体经济能级水平,推动金融结构深化与服务开放创新,防范虚拟经济自我循环、泡沫化扩张。
三是把握好新动能和新经济与传统动能和经济的关系。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靠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体系原有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坚定深化改革攻坚。上海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核心是制度创新,全方位深层次挖掘制度性红利。目的是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重点是以开放倒逼改革,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发挥浦东新区与自贸试验区有机结合的特殊优势,加强改革措施系统集成,率先推进一级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整体创新,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投资管理制度,力争成为全球国际投资管控透明度高、开放度高、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对照国际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健全便捷高效的贸易投资监管体系,努力跻身全球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进出最便利、制度性交易成本最低、通关效率最高的地区行列。坚持政府行政许可与执法相分离,深入推进分类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努力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上海要按照中央精神、立足本市实际,着眼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抓好“放管服”改革,把企业放得更活,把市场管得更好,把政府服务做得更优。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当今世界,开放是大势所趋。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上海要取得更高水平的发展,只有全方位扩大开放。
关键是要素市场要扩大开放,有序推进国际化。继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市场体系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主动对接和联通全球要素市场,加强和扩大国际战略合作,吸引境内外企业、机构和投资者运用上海市场配置全球资金、技术和资源。继续推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快完善国际化、市场化的汇率、利率等机制,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提升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能级,增强上海资金、资产、资源价格的世界影响力,使上海成为全球要素价格定价中心之一。继续创新完善市场规制,按照国家要求,借鉴参考国际规则和标准,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交易制度和管理规则,在融入国际市场、开展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中,参与规则标准制订,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投资方面制度性话语权。
核心要强化开放的国际化意识,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中心城市从来不是自封的,要靠在为更广大区域服务中得到认可。上海的生命力,取决于她服务周边地区、服务国家难以替代的经济功能,靠的是具有集聚辐射国内外各种资源、技术、人才、企业的独特能力。唯有海纳百川,融入世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上海才会体现特殊的价值。只有建设好联系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化多功能平台和开放网络体系,完善大都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长江流域发展,上海才能繁荣发展。
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科技、教育、人才集中,产业高度密集,是创新创意集聚地、助力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上海要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跳出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老路,防止陷入依赖财富和资产驱动的衰败之路。上海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创新发展之路。
巩固科技教育实力,构筑源头创新高地。面向世界,以更宽广的眼光、更开放的胸怀,用好国内外科技资源,举全市之力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集聚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科学工程、重点国家实验室、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研究性大学,加快建设张江现代科学城。
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加快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海科研院所多,科研水平不低,科研论文、研究成果不少,但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是短板,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坚决改革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科研管理体制,改变重论文、重评奖而轻应用、轻成果转化的科研投入与激励机制,强化对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家的有效激励,加大对科技成果应用与产业化的扶持,推动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发展硬实力,提升环境软实力。核心技术买不来,不自主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立足上海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集中力量,统筹协调,抓好一批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项目攻关,抢占重大产业技术的制高点。集聚和用好人才,完善鼓励创新、尊重人才、崇尚创造、保护产权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大力发展多样化优质教育、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体系,营造绿色、安全、便捷的宜居环境。促进创新创业,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科研、教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区,加快改造和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集聚培育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科技中介服务和专业服务机构发展,让各类创新项目和初创企业更易获得风投和创业机构的支持。
防风险,基础是要守好底线,重要的是风险始终可控
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上海人口、产业、基础设施高度集聚,开放度高,环境承载压力大,风险容易积累、集聚和放大。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创新,越要加强风险防范。
防风险,基础是要守好底线。要始终坚守“四条底线”,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规划建设用地总量底线、城市生产安全与运行安全底线、生态环境底线。坚持以底线硬约束,倒逼长期形成的大规模资源、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模式根本转变。有效控制常住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减轻城市资源环境过度负载的压力,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劳动力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都市经济发展。严控建设用地增长,提高环保标准和生态建设水平,引逼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转型升级。坚持最严的安全要求,强化精细化科学化安全监管,消除城市安全隐患,整治危险场所和区域,淘汰落后产能,抑制劣势产业,培育安全、绿色、高增值产业。防风险,重要的是风险始终可控。坚持预判为先、抓早抓小,全面把握股市、债市、期市、房市变动,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解决问题。按照国家监管部门要求部署,加强统筹协调、信息共享、监管联动,强化对跨境、跨市场资金集中统一、常态长效监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努力为改革开放创新营造稳定预期和安全环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