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瓜达尔港将成为一带一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

2021-11-03 17: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自从我国发出了一带一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后,我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不断走强,随着以瓜达尔港为重要支撑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持续快速推进,双方的经济合作也呈现出全面加速的态势。

瓜达尔港的建设事关我国的经济与能源安全

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我国与巴基斯坦的深厚友谊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为分界线,之前的巴基斯坦是美粉,在外交上紧紧追随美国,之后则成为了我们平常所称赞的巴铁,两国之间历经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逐渐地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友谊与联系,堪称国与国之间睦邻友好的典范。

巴基斯坦对我国态度转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印度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外在危胁,我国自1962年起也多次成功地教训了印度人,这给巴基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是在第二次印巴战争时,面对来自印度的强大压力,巴基斯坦在国际上处于近乎孤立无援的状态,这时候只有中国站了出来,慷慨无私地向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物资援助,这让巴基斯坦人明白了,中国是一个靠谱的朋友,这种经过了几十年积累而沉淀下来的深厚友谊与相互信任,是瓜达尔港乃至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前提与基础。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达尔城南部,最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这里为什么会成为双方经济合作的起点与支点呢?

「于见专栏」认为,从其自身的角度来看,瓜达尔港地处非洲、欧洲、亚洲众多海上航线的咽喉位置,距离全球重要的“石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仅四百公里,瓜达尔港本身就是一个可停靠大吨位船舶的天然深水良港。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瓜达尔港不仅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撑节点,也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可以极大地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安全困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能源进口都严重依赖海上运输,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在经济受疫情影响放缓的情况下,我国仍然进口了5亿多吨石油,同比增长7.3%,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石油方面的对外依存度超过了70%,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这一条货物及能源运输线,承担了我国每年进口石油运输总量的80%,去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了32万亿元,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商品货物的运输也要途径该区域。

马六甲海峡是美国全球战略计划必须控制的16个世界咽喉通道之一,该区域周边除了美国的军事力量,还有印度在旁虎视眈眈,因此,「于见专栏」认为,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讲,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这条一万多公里的路线,其实是比较脆弱、易受威胁的运输动脉,如果有一天出现了囯际或地区关系紧张的情况,这条能源运输线就很容易被卡脖子,这样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囯家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当有了瓜达尔港以后,来自中东和北非的石油就可以不必经过马六甲和印度洋,直接从瓜达尔港上岸通过陆路到达新疆的喀什,运输距离也大幅缩短为两千多公里,如此就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样的道理,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出口货物也可以经这条线路到达中东、非洲、欧洲等地。

瓜达尔港与我国投资建设的缅甸皎漂港、马来西亚皇京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等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在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如同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样,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因此瓜达尔港的建设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与能源安全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瓜达尔港是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瓜达尔港的开发也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最早美国Uncol公司计划修建一条全长1400多公里的石油管道,把土库曼斯坦的阿特拉巴德油田和瓜达尔港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利用瓜达尔港经海路运输石油,结果俄罗斯为了自身的利益,抢先买下了阿特拉巴德油田,Uncol公司只能选择放弃,到了1998年巴基斯坦又想把港口卖给美国福布斯公司,但由于协议内容损害了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因而受到了国内各方人士的反对,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第二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向我国提出,请中国来建设瓜达尔港,于是从2002年到2005年,我国投资了2亿美元,完成了瓜达尔港一期工程建设,建成了3个5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港口吞吐量为每年10万个标准集装箱,然而在2007年进行的港口二期工程建设及运营招标时,却被新加坡港务局中途截胡,后者获得了租期长达40年的运营权。

新加坡之所以要跳出来搅局,目的也很简单,它担心有了瓜达尔港以后,我国会大幅度减少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货运量,从而损害其经济利益和动摇其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基于这个目的,新加坡港务局对港口运营并不上心,在其经营的几年里,港口只停靠过10多艘货船,而且港口如果要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管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巴基斯坦根本承担不起的,因此2013年忍无可忍的巴基斯坦政府宣布放弃合同,把港口的经营权交给了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接下来巴基斯坦又在2015年把港口自由区的全部土地使用权交给了中方企业,租期为43年。

从此瓜达尔港及港口自由区的建设开始提速,这为中巴双方开展更加广阔与紧密的贸易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国于2015年正式启动了宏大的“中巴经济走廊计划”,该计划南起瓜达尔港,北至新疆的喀什,直线距离超过了三千公里,中间连接了巴基斯坦的多个主要城市。该计划不仅能加速巴基斯坦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而且还可以把中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东南亚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地衔接起来,这对于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联系与实现共同繁荣,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我国的新疆喀什也从一个地理上的内陆城市,变成了经济上的前沿特区,随着中巴双方合作的深入推进,加上喀什经济开发区各项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喀什也必将继承和延续古丝绸之路的影响与荣光,成为一个服务我国及中亚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多元化发展的物流中心和经贸中心,同时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贸发展也会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互惠双赢的宏伟目标使得中巴友谊更加牢固

瓜达尔港的建设是一个让中巴双方都能互惠共赢的项目,双方围绕瓜达尔港自由区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合作,将成为巴基斯坦经济的新增长引擎,能给巴基斯坦尤其是给贫穷落后的俾路支省,带来更快的经济发展与更多的就业机会。

目前双方正在共同建设瓜达尔新国际机场、300MW燃煤电站、瓜达尔智慧港口城市、东湾快速路、中国重汽汽车城等项目,两国的数十家企业已经入驻了瓜达尔港自由区,从2018年起中远海运还开通了包括瓜达尔港在内的中东快航(KGS),建立起了连接瓜达尔港和世界各大港口的商业航线,大大提高了瓜达尔港在南亚地区的航运地位。

巴基斯坦投资委员会秘书长法雷哈·马扎尔在9月份表示,中巴双方正在共同协商推进各种投资项目,其中中国企业计划对巴基斯坦的石化产业投资150亿美元,这包括了从瓜达尔港到新疆的能源管道项目,除此之外,我国还在瓜达尔港援建了一座日产5000吨淡水的海水淡化厂、法曲尔小学、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职业技术学校、妇女就业中心等民生项目,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及工业园区已经矗立在这个原本荒凉的西部海岸线上,瓜达尔港作为区域航运与商务贸易枢纽的地位已经初具轮廓。

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计划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巴双方制定了包括修建多条铁路、公路、光缆及油气管道的远景规划,预计在2030年左右完工,各项工程的总费用将达到450亿美元,其中第一阶段的20多个项目已经完成,第二阶段的近30个项目也已于去年开始启动,这些项目涵盖了工业、交通、农业、民生、能源、教育等诸多领域。

随着各国之间“一带一路”合作的逐步深入,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的全面铺开,未来的瓜达尔港将继续扩容,最终将实现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以上的目标,这个规模将是目前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卡拉奇港年货物吞吐量的10倍,届时瓜达尔将成为巴基斯坦重要的物流、贸易、产业和科技中心,凭借着邻近中东地区的地理优势,在瓜达尔港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后,还有可能成为国际免税存储区,从而可以使巴基斯坦能更好地借助区位的优势,成为邻近非洲、中东、中亚及海湾国家的货物中转枢纽与地缘经济中心。

从破败不堪的小渔村到焕然一新的海运枢纽,今天的瓜达尔港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面对这项巨大而宏伟的建设蓝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友谊、诚意还是能力、魄力,放眼全球,也只有我国能帮助巴基斯坦做到这一点,而且与西方国家唯利是图的掠夺心态不同,我国彰显的是一种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援助的出发点也是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通过平等协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方式,来最终实现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共赢目标,正如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所说,以瓜达尔港为引领的中巴经济走廊务实合作,将为巴基斯坦带来急需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来自中国的帮助和努力使得瓜达尔港正在发生显著的改变。

结语

建设瓜达尔港的意义不仅在于能源安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巩固了一带一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成果,同时也削弱了个别野心国家在该区域的控制能力,以及想要利用石油来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因此瓜达尔港的建设也必将会对世界格局产生微妙且深远的影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