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经济识途|浙江调研笔记①:山沟沟里的“国际巨头”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驱车行驶,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一片青翠的山丘环绕着村庄,村旁有一条小河边流过。略显狭窄的主干道看起来格外干净,道路两边是一栋栋相隔适宜的二层小楼,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精心打理过的菜园。我们接下来要调研的企业离这个村庄不远,就在同一个山沟沟里。
不一会儿,车子就停在了村旁的一个厂房门前。这是一家制作汽车和摩托车配件的机械企业,占地不算大。整个厂房看上去十分普通。厂房的正门是最常见的铁栅栏门,大门旁边的围墙上有四个烫金色的大字,那是企业的名字。进入厂区,一楼车间的大门敞开着,可以清楚看到几个工人正把一箱一箱的产品装到小型推车上,显然是为接下来产品的物流配送做准备。
走上二楼,轰隆的机械声明显大了。二楼的中间是一个狭长的走廊,可以猜到生产车间就分布在走廊两侧的门后。这时,走廊尽头的房间里走出一位30出头的青年男性迎向我们,他就是这家民营企业的老板。
这家企业成立于1981年,从1992年开始生产汽车和摩托车配件。受大环境影响,企业2015年的产值略有下降,利润空间也受到挤压,但仍能保持较高的净利润水平。企业的产品并不惊艳,看上去就是日常见到的螺丝、螺母和垫片之类的零件,但比日常见到的大不少,而且精度和强度都是专业级的。下游的采购商中,不乏那些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外资或中外合资公司。
随着访谈的深入,我们了解到一个惊人的事实:在多个配件的供应方面,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个别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考虑到产品的采购商大多是出口厂商,产品的间接出口量实际上非常巨大。粗略估计,某些配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至少要在20%。
换句话说,在这个小配件市场上,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巨头”。
事实上,这家企业并非特例。在此次调研的企业中,有不少企业同样是细分产品市场上的巨头。这些企业在某个零件生产方面都能占据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有的企业甚至还直接向国外顶尖制造企业供货,如柏林格尔、西门子、三星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配件本身并不起眼,很容易受到轻视。如果把螺丝也看作一个零件,那么一辆普通的汽车要包含上万件零件,更高档的跑车自然要用到更多的零件。在这些零件中,有的工艺相对简单,附加值低,如螺丝;有的工艺则较为复杂,附加值较高,如万向节。正因如此,我们总能听到一种声音,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值太低,缺乏竞争力,应该积极推进产业升级,生产更高端、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这种观点自有道理,但却不是全部的事实。1956年,《自由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铅笔》的文章,作者是伦纳德·里德。里德用铅笔的例子道出了一个事实:随着分工的深化,已经没有人能够独立制作出一只普普通通的铅笔。制作铅笔所要用到木材、碳和金属等材料,而这些材料的开采、加工、配送会涉及到非常多的行业和人员。
铅笔如此,比铅笔复杂得多的机械产品更是如此。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世界上早已没有企业能够独立制作出一辆完整的汽车。在组成汽车的上万个零件中,如果有谁能掌握大量零件的生产,哪怕这些零件都是不那么复杂的零配件,从整体来看也是巨大的竞争力。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或许没那么高,却可以占据更长的生产链。高附加值当然是努力的方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牢牢把握现有的产品优势,稳扎稳打,方能为今后向高端产品跨越打下良好的行业基础。
中国企业正是在沿着这个方向努力耕耘。2006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仅占世界汽车贸易总额的0.7%。2009 年底,商务部等部门曾发布《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外销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 年实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外销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总额已经超过600亿美元。
当然,生产附加值较低的产品确实会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比如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上升。近年来,工人成本和环保成本上涨较快,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如果考虑到国际竞争,情况就变得更为严峻。越南工人的成本只有浙江的1/3,埃塞俄比亚工人的成本甚至只有1/5。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的企业并没有也绝不会坐以待毙。用技术含量更高的机器替代人工已经是企业的普遍做法。过去的机器要靠8-10个人才能操作,更新后的机器只需要一个工人,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企业还会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来降低成本。过去,中小企业有很多能降低成本的方法,环保成本也很低。近年来,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的灰色地带逐渐消失,只能向管理要效益。但也正是因为过去不重视管理,中小企业管理效率提升的空间很大,由此降低的成本十分可观。
不仅如此,中国的中小企业其实有着很强的革新意识。原因很简单,所有因创新而降低的成本都会直接转化成利润。创新的含义很广,不只局限于那些惊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一个切割角度的改变,一个组装流程的优化,都有可能大量降低成本,都是很实际的创新。
可不管怎么说,这些零件看起来实在太简单。因此,我们总是禁不住认为,这些附加值低的产业迟早要被淘汰掉,中国应该试图去生产技术含量更高的东西。但是,这些零部件的技术含量果真很低吗?那些东南亚国家是不是真的可以毫不费力,就从中国手中抢走这些产业呢?敬请关注下一篇文章《浙江调研笔记之二:小齿轮有大乾坤》。
(本次调研受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资助,特此表示感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