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辛格的知识财产
上海译文出版社最近集中推出“基辛格作品系列”。
基辛格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中国向来备受礼遇,除了历久弥新的政治影响,许多著作也相继被译介,形成不小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这次的“作品系列”,除《白宫岁月》早先有过汉译,《动乱岁月》、《复兴岁月》和《重建的世界》都是首次翻译。随着这个系列的推出,基辛格的所有重要著作都被介绍给了汉语读者。
李光耀生前曾说,若非“水门事件”,尼克松将因促成中美和解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基辛格之所以能引发国人的持久兴趣,也因为他在这一过程中以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身份起过关键作用。基辛格在进入白宫前,已经是名声卓著的学者,他对学者角色的重视,丝毫不亚于官僚。进入白宫后,他仍然强调自己政治决策的理念基础。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他除谈及人们关心的诸多具体国家利益问题外,更强调这一关系本身对于世界秩序体系的稳定性作用。中美和解乃至建交,时当美苏争霸的特殊年代,但哪怕在这时,基辛格仍坚持中美关系的特别独立性,坚持它独立于美苏关系的方面。这不禁让人想起他在《论中国》一书中关于华盛顿对华政策的描述:中美建交后,美国政坛历经更迭,党派轮换,但中美关系从未因此受过重大影响,而是保持了令人吃惊也令人好奇的连续性。如果中国读者想理解这种连续性,基辛格的著作是不错的背景解说。
基辛格。 东方IC 资料图基辛格对美国立国经验的特殊性非常重视。他指出,美国传经布道的国民性格是她重要的活力来源,但过多的一厢情愿,也带来太多难题,越南战争就是特别惨痛的经验。一开始是举国一致的干预热情,后来则是留下深刻印痕的国家分裂。基辛格一生在美国的学术和政治经验,都在劝诫美国政治家注意二者的协调,尤其要关注美国人不太熟悉甚或有所延误的诸大国间的力量平衡。力量带有物理学特征,它更加客观,必须摒弃成见和好恶来看待它。
冷战结束后,基辛格并未因美国的暂时优势而改变观点。在最新出版的《世界秩序》中,他对美国国内过于乐观的政治情绪仍保持警惕。当然,这次参加权势平衡的,除传统大国外,还有新要素。
基辛格来自欧洲,他对国力客观性的关注,对力量平衡在世界和平中的重大作用的关注,都带有某种欧式古典外交的意味。人们可以从其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艺术感。
不消说,老朋友的见解再精到,也不能让人忽略其他朋友甚或敌人的洞见。以越战为例,中国在1970年代即已引入了许多对立性的见解,关于中国,美国学界政界更是言人人殊,让人眼花缭乱。“日知其所亡,月勿忘其所能”,中国人的世界知识,必须是全面而均衡的。
(本文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