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院士赵东元:看到材料都想打成孔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朱奕奕
2021-11-03 12:3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复旦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功起始于一次突发奇想。 视频来源:复旦大学 剪辑:王纪民(03:41)

赵东元 本文图片均为复旦大学供图

“但凡看到材料,我都想把它打成孔。”

这一句看似玩笑话,却是赵东元23年来的坚持,他的科研生涯始终专注功能介孔材料研究。2021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教授李伟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也是18年来上海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介孔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孔径在2-50纳米。而功能化介孔材料,是将介孔材料改性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赵东元介绍,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材料体系,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北京奥运会的LED路灯和上海世博会电动汽车,都运用了赵东元团队的科研成果。

1998年,35岁的赵东元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工作,从美国洛杉矶直飞上海。在几家国内顶尖高校中选择复旦,赵东元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我就要开始带课题组做研究了,要从一个‘运动员’转变为‘教练’了,一定要去一个好的单位。”而“好的单位”,在他看来,关键在于有好的科研环境——教授水平要高,学生要优秀。

1980年,赵东元在吉林大学读本科。 

在复旦,赵东元取得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从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成长为享誉国际的科学家——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44岁的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无机材料到有机材料,从无孔材料到多孔材料,赵东元和团队走过了最“寂寞”的理论论证阶段,跨过了热血的材料设计,如今他们计划着让这些新材料走向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像是在黑箱子里乱转”

1998年,复旦大学为这位引进人才提供了3万元科研经费。赵东元买了一台电脑,很快坐进简陋的催化楼办公室,写起研究计划。

之后他便带着5名本科生,开始了对功能介孔材料创制和合成的研究。

2000年,赵东元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化学西楼。

20年前,整个介孔材料都局限于无机材料。赵东元突发奇想:做了这么多无机介孔材料,能不能创造一种有机的高分子材料,又软又轻又好用,还能在国民经济中创造出非常高的价值?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赵东元组建科研团队,苦战5年。

回顾整个过程,赵东元感慨,实验之所以难,是因为“异想天开”,“整个合成过程非常复杂,就像是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前四年多时间,团队走了很多弯路,进展缓慢。

转机来自一位复旦转专业本科生。2002年,高考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的历史系学生顾栋,申请转到化学系,后选择赵东元作为本科生导师,开始在实验室参与一些研究工作,未曾想到,他用一种反常规的方法进行实验,测试得到一组非常漂亮的数据。

“顾栋非常聪明,他提出把高分子先聚再合成的做法,一下子把步骤从5个简化成2个。”赵东元在学生的启发下打开了思路。接下来两个月,大家紧锣密鼓调节实验参数、测试分析,年底就基本得到了所有数据。

赵东元正在给本科生上课。

2005年,赵东元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文章,在有机-无机自组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的新思想,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至今已经吸引60多个多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跟踪研究,利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等,发表论文4万多篇。

赵东元的团队也“活”了起来,这个先驱性质的团队吸引了不少优秀的青年研究者,如今团队由10多人扩展至几十人,这次的获奖名单中除了赵东元这个“60后”,还有两个“70后”,一个“80后”。

“70后”张凡此前是赵东元的博士生,2005年开始跟着赵东元论证概念,尽管带着不确定性,但依旧不断试验,验证可行性,如今他自己已经是复旦的一名教授,带着学生深耕这一领域。

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

虽是从事基础研究,但赵东元的研究跟实际应用结合得相当紧密。

“化学是离工业最近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实现转化。”赵东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能创造出这个结构的材料,那么肯定会能找到它的用途,哪怕目前来看还较昂贵。

经过不断压缩成本,赵东元团队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开展大规模制备。比如:将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使用,大大提高重油转化效率,全国推广后每年可为中石化增产约150万吨的高质量油品;将介孔碳和介孔高分子吨级生产,运用于超级电容器,在北京奥运会的LED路灯和上海世博会的电动汽车上都得到了示范性应用。此外,还在生物检测、环境处理、电子材料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赵东元在实验室

而在民用方面,目前尚未实现,但赵东元早有了一番畅想:介孔材料在工业上已经作为绝缘和隔热材料使用了,是不是将来也可能应用到衣物上呢?比如用纳米孔制作衣服,既轻薄,保暖性又强。实际上,他们现在就正在做一种利用介孔高分子材料做成的液体。

“将来抹在身上,薄薄一层,就能完全隔热,你根本都看不出来,-30℃都不怕!”赵东元兴奋说道。

“除了造孔,别的也不会。”赵东元自嘲到,然而数十年如一日并非笑谈,在实验室里进行着看似枯燥无味的计算研究,如今能凭基础研究获奖,赵东元深感欣慰之余,更感受到了荣誉。

赵东元说,留学归来,更理解了“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这句话的含义。获得祖国的认可,他相信会有更多基础研究科学家同样受此鼓舞,一步一个脚印深耕研究,同时把成果逐步转化成服务社会的产品。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