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鄂尔多斯年薪六十万招中小学老师,为何比深圳还大手笔?
文| 熊志
近日,地处西部内陆的城市鄂尔多斯,打出了年薪60万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启事——清华、北大毕业生,实行年薪制,签订3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50万元(税前);一次性签订6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60万元(税前)。
前段时间,清北毕业生争相应聘深圳中学当老师,话题一度登上热搜。鄂尔多斯的高薪招聘的动作,再次刷新很多人对中小学老师待遇的想象。
抛开清北毕业生是否大材小用的争议不谈,这些现象至少说明,一些地方在基础教育层面确实舍得投入。像鄂尔多斯招聘启事显示,对优秀的名校毕业生,还有送房的福利。
当然,开出比深圳还要优厚的筹码,恰恰反映出鄂尔多斯这样的内陆城市,在人才引进上的困难。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以煤炭起家,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着比肩一线城市的人均GDP。所以对于本次高薪招聘,鄂尔多斯才能有底气地回应称“财政负担得起”。
其实,在高薪招聘中小学教师之前,鄂尔多斯就曾发布过大手笔的人才引进政策。此外,鄂尔多斯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也很“土豪”。以2020年为例,鄂尔多斯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00.36亿元,对比三千多亿的GDP总量,如此投入力度相当高了。
相较于高等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像鄂尔多斯这样,基于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重金招揽名校毕业生来任教,不啻为一种长期的教育投资。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城市发展迟早要走出路径依赖的困境。
内蒙古鄂尔多斯,采煤机械在伊金霍洛旗一家露天煤矿有序作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换个角度看,由于经济发展落差的存在,现在很多优质的人才,尤其是像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基本上是往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流动。比如深圳,本身有经济基础,又能开出优厚的待遇。如此人才流动分化的格局,无疑会进一步放大地方经济差距。
从教育的维度来讲,提升人才吸引力,需要在基础教育领域持续砸钱。因此,鄂尔多斯下血本,和沿海的发达城市一起,来争抢清华北大毕业生这种塔尖上的人才资源,既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自我转型努力,也是对内陆城市提升人才吸引力的一种示范,它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很多内陆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城市,因为发展困境而陷入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其实,要跳出人才困境,教育就是重要的解药。因此,相较于把钱花在各种形象工程上,我们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向深圳、鄂尔多斯等地看齐,高度重视教育投入,舍得砸钱,花重金招聘优质教师,来实打实地提升教育水平。
当然,也要看到,在落户门槛越来越低的当下,人们对于所居住城市的综合要求在提高,单纯为了一份工作就迁入,这样的安家选择会越来越少。所以,在土豪式的投入之外,各城市在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和培育生态层面,也要做持续而又耐心的提升工作。
另外,在管理、服务水平和公共配套方面,各城市在重金招引人才的同时,也应该有持续的提升。重视教育投入,不断完善人才环境,这样顶尖人才才能引得来、留得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