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位岳飞后人,写尽了民国大师的风骨

2021-11-01 13: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四次大规模南渡。

所谓南渡,几乎都是迫于无奈,在中原无法立足,才会选择偏安江表。

第一次:晋人南渡。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挥军南下,西晋都城洛阳与长安相继失守。司马睿偕王导渡江,中原士族随之衣冠南渡,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延续百年。

◎ 晋元帝司马睿(276-323)

图片来源:Wikipedia

第二次:宋人南渡。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攻取北宋东京(今开封),徽钦二帝被俘。宋钦宗之弟赵构率宋室南渡,迁都于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同样延续了百余年。这也是历代中原汉民族南迁规模最大的一次。

◎ 宋高宗赵构(1107-1187)

图片来源:Wikipedia

第三次:明人南渡。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此后清兵入关,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多个政权。但这次,他们没有前两次那么幸运,南明(又称后明)诸政权不到20年就迅速覆灭。

◎ 1645年秋,明清对峙形势图。

图片来源:网易

而第四次则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日军侵华,大量国人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由此,史学大家陈寅恪不禁对家国与个人命运发出慨叹:「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然而出乎陈寅恪意料的是,前三次南渡,中原就此易主;抗日战争时的南渡,却只用了不到十年就完成了北归。

那么,为何只有这次南渡,最终得以北归呢?

著名作家岳南为此专门撰写了《南渡北归》一书。在前不久的一次直播中,他专门为知鸦学友讲述了他对这次北归的理解以及他创作的缘起。

岳南指出:国人之所以能够以胜利者的姿态北归,没有沦为日本侵略者的阶下囚,除了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最核心的原因还是那八年艰苦却又坚定的抗战,而知识分子在其中起到了引领精神的重要作用。

越是危难时刻,越能看出风骨。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与求知精神,在这第四次南渡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想要了解这批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和精神世界,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无疑是个极佳的选择。

据岳南亲口所说,他是岳飞的第三十一代孙。或许正因如此,他很重视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

有人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然而,岳南却说崖山之后还有中华。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积淀深厚,不会轻易磨灭。

岳南写作《南渡北归》的缘起是在2003年,他来到了四川李庄这个抗战时期的文化中心,写出了《李庄往事》,描述了李济、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夏鼐等一批文化精英的故事,也因此萌发了为民国大师创作群像的念头。

◎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东郊长江南岸,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图片来源:搜狐个人账号-秋风无痕人有忆/摄

要写一批人、一个时代当然不是件容易事。岳南花了八年时间,多次到江南和西南边陲实地采访考察,并搜阅了大量珍贵资料,才完成了《南渡北归》。

这套书也没有辜负他的心血,一经面世就引发热烈反响。据岳南透露,《南渡北归》销量现已达到120万套,平均每个月就能售出1万套。

那么,《南渡北归》到底写了什么,才能够成为长期畅销书?

这个问题,恐怕还要从书中浓墨重彩描绘的西南联大,这座在烽火中屹立不倒的名校说起。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由于长沙接连遭到日军轰炸,学校又于第二年迁入昆明,并在1938年4月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西南联大三校领导合影,左起依次为查良钊(原西南联大训导长)、胡适(时任北大校长)、梅贻琦(时任清华大学校长)、 黄珏生(南开大学秘书长)。

图片来源:搜狐

岳南告诉我们,当时,南开校长张伯苓经常在重庆,北大校长蒋梦麟负责沟通重庆与昆明,只有清华校长梅贻琦长期留在昆明,故而一直担任常委会主席,是西南联大真正的主心骨。

梅贻琦无疑是位伟大的校长和真正的教育家,他把清华的很多教育理念都带到了西南联大,比如通识教育,又比如体育教育。

说到重视体育,这可是清华的悠久传统。早在20世纪20年代,清华就有一套严格的体测标准,包括爬绳15英尺、跳远14英尺、游泳20码(1码相当于0.91米)等等,有一项不及格就不能毕业。

著名学者吴宓和梁实秋都曾因体育测试不过关而补考,前者还因此耽误了毕业,在清华多待了半年才去留洋。

在这些规定背后,是体育部主任马约翰的一片苦心。他深感清华学生体质之弱,出国必成「东亚病夫」受人讥笑,因此定下这套标准,督促学生积极锻炼,强健体魄。

2017年,清华又把废除了的校规捡了起来,规定本科生必须学会游泳才能毕业。现在的清华学子们,也能体会一把民国大师们体会过的「无体育,不清华」校风了。

◎ 今天清华校内的马约翰像。

图片来源:搜狐

不过岳南认为,对西南联大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教学理念,而是三个学校之间的平衡。

他指出,在西南联大,来自南开:北大:清华的学生比例是2:5:7,加上清华是由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比南开和北大要有钱得多。为了避免三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不平衡,以致产生内部矛盾,梅贻琦做出了很多努力,才使得西南联大能够维系到抗战胜利后。

但是,这所联合大学的完整性有这么重要吗?

其实,当时的联合大学本来不止西南联大这一所。

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在西安组成了西北联大,又因为轰炸去了汉中,结果不到一年就垮了,被蒋梦麟评价为「三个人穿两条裤子,互相牵扯,谁也走不动」。

暨南大学等上海高校在福建成立了东南联大,也只维持了一年半的时间。

通过对彼时中国整体教育情况的分析,岳南得出结论:三个联合大学,两个都垮了,要是西南联大也垮了,岂不说明中国人真是一盘散沙?为了证明中国人可以联合起来,可以办好大学,梅贻琦才如此坚持,从中斡旋。

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西南联大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包括170多个院士,其中还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

◎ 电影《无问西东》中的西南联大上课场景。

图片来源:豆瓣

1941年清华30年校庆,受到了「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高度赞誉,说清华只用了三十年就达到了西方千年大学的水平。那个时期的中国学术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峰,在很多方面,我们至今都无法超越。

岳南的《南渡北归》,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群人。

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语)的精神影响下,在连天的轰炸与炮火中,他们怀着满腔热血,求知若渴,将知识、文化与希望的火种传递下去,用生命书写了大师二字的含义与价值。

西南联大培养了一批爱个人、爱老师、爱学校以及爱国的知识分子,这种大爱的精神也支撑着中华民族在这第四次南渡时坚守本心,最终成功北归。岳南如是说。

◎ 西南联大纪念碑,立于1946年三校北归复校之际,位于昆明原联大校址(今云南师范大学校内)。

图片来源:Wikipedia

由此可知,《南渡北归》的意义,就在于展现这批知识分子的故事,以及他们身上反映的这种精神。

然而,令岳南扼腕长叹的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办学,抗战胜利后反而乱了起来。

1945年的学生运动,导火索是国军扔手榴弹导致学生四死一伤。西南联大常委、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在信件中说:「此等惨案有政治作用者岂有不充分利用之理?四个棺材一条腿,真奇货可居,全昆明闹得不亦乐乎。」

傅斯年既不愿看到学生运动,也不愿意看到学生被暴力镇压。不过,他的想法注定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 热播剧《觉醒年代》中的傅斯年。

图片来源:优酷

岳南书中那句「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当年引发了很多争议。但是现如今,我们确实缺乏培养大师的土壤。

一是因为那种净土般的治学环境不复存在,大学教育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二是因为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多了,想法也变多了,反而失去了战争年代那种不问前路、一心向学的纯粹心态。

这从岳南《南渡北归》本身的出版历程便可见一斑。

根据岳南自己的表述,书籍在大陆出版时,前两部还好,到了第三部《离别》篇,很多选择前往海外的大师相关内容都被删去。

而在台湾出版时,这部分内容倒是呈现了,但又因为篇幅原因删掉了大量注释内容。岳南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这影响了他表达的完整性,却也无可奈何。

陈寅恪所强调的独立自由精神,在西南联大这个桃源净土固然颇为受用;但当武陵人出了桃源,回归现实,就会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掣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或许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南渡北归》,通过探索西南联大和陈寅恪、梅贻琦、傅斯年等众多民国大师们的故事来找到答案。

《南渡北归》系列固然发人深省,广受赞誉。但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书算不上信史,加入了太多作者主观的情感色彩。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岳南却表示,不加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那他还写什么《南渡北归》?写点风花雪月不好吗?

说到这里,岳南的态度可谓慷慨激昂,他就是要让文字独树一帜,就是要借这个题材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字有了情感才注入了灵魂,大师们的形象也因而变得鲜活立体。

看着看着,你自然就能领略到独属于那个时代的风骨与精神,你会叹息大师不复存在,也会庆幸他们曾经存在过。

◎ 民国知识分子群像。

图片来源:搜狐

《南渡北归》写得好不好?销量已经足够证明。

至于是不是信史,有多大价值,就留给后人去评说罢。

原标题:《这位岳飞后人,写尽了民国大师的风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