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胡慎之谈心理|是什么激发出网民对他人出轨如此强烈的愤怒?
某星的婚变,引起了网络上的哗然。并且这一次的出轨和婚变事件,网民们似乎空前团结,选择了站队,都是同情支持男性一方(被出轨方),一起指责那个“道德败坏”的女方。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男方被认为是付出方,后面就成了受害者;女方是获得的一方,成为施害者。在很多人心里,都会有这样的认知。并且男方声明中,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这些。
同情受害者,是高道德感的表现,同时,情理之中。
再深层次去理解下,他们之间的关系会被理解为“我为她服务,但是她还伤害我”,男方被骗,沦为了女方的“工具”。赚钱工具,出名工具,享受工具。就如歌词唱得“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这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是,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居然跟我上演“农夫和蛇”的故事,于是这女方就成了妖孽,人人喊打。更有好事者,从凌晨12点骂女方骂到三点,还不解气,继续骂了三天。那个不认识的女人似乎成为了“杀父仇人”一般的存在。
是什么激发了网民如此强烈的愤怒感?
是代入感,或者是“创伤后的应激”的反应。一个被他人有抛弃经历的人,如果遇到类似抛弃事件,产生的感受也是很激烈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这个井绳,其实就是同类事件。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泛化,是比较幼稚的防御机制。同类事件发生后会与当事人有一种强烈的“同仇敌忾”的愤恨。当然,这更多是自己又一次“代入”到了当事人角色中。人在一次大的创伤事件后,容易退行,也就是一个成年人退回到孩子的状态。如果你没有觉察出自己的代入感和泛化,就会激起强烈的情绪。
如果我们曾经经历过自己被他人沦为工具的情形,我们会找个合适的实际表达出来。并且,人有一种能力,也是自我保护的能力,叫“选择性关注”:一个人经历过被背叛,那么,ta会去关注到一些可能代表“背叛”的细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有过“恋爱创伤”的人会说“累觉不爱”或者越来越挑剔,认为天下男人或者女人都是坏的。
我们老家,有一句者贬低人的话:这个人没有交易的(无锡话)。这句话反应的潜在意思是:一,这个人不懂规则,没有契约精神;二,这个人无法合作,不懂得交换的原则,或者自私;三,这个人没有什么价值。
反正,就是糟糕的人。
这是一句羞辱人的话。
关系中,有交换原则,可是,一旦这样的原则被误解,要么,被物化为“交易”,要么成为了“主-奴”关系。
也就是说,你我是物资,没有情感,只是交易。谁愿意自己是物资或者工具呢?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只是为了你。我的价值,就是为了满足你,我成为了你的奴隶,要不然,我没有任何价值。
没有人愿意做工具或者奴隶的,当然,奴隶在古代也是生产工具,可以买卖的,没有权利。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为家里付出很多,但得不到家人的认同。没有人理解和支持她,相反,而是一味向她索取财物,给她那个不争气的哥哥。很多人看了,特别虐心,有骂的,有难过心疼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牺牲自己,去满足他人的人。如果一旦没有什么好牺牲的,就会遭到辱骂和指责,还会有可能会被对方抛弃和完全忽略。
类似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就会被“像一块柠檬皮一样扔在大街上”,没有人会看一眼。我想,樊胜美的愤怒,就是在被威胁中,去牺牲自己,满足他人的“工具”,用完了,工具的利用价值没有了,就有可能被抛弃了,还有可能被踩在脚下,成为垃圾。
是什么引起了我像个工具的感觉?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类似的观念“养儿防老”“愚孝文化”,这些观念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孩子一出生就成为了工具。在这样家庭出生的人,或多或少有一些类似的体验:我的价值,只有是“听话,懂事,为家庭贡献”时,才会被肯定一下。要不然,“不乖,会让大灰狼抓走的”。更有一些家庭中,一些孩子(特别女孩子),一出生就被赋予了一个角色价值“你是赔钱货,你要照顾弟弟妹妹,你的出生让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脸面,因为你是女孩子。你是来增加我们负担的,因为你,我的人生很悲惨”。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熟悉?
那么,这类孩子成长的唯一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对家庭或者父母“有用的人”,一开始的听话被翻译为“你是一件称手的工具”,关键看我用在什么方面。
许多人认为,某男星就是一个被他人利用的工具。对于“工具”的共情和同情,促使了整个事件的舆论走向和情感走向。他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希望对方能够因为这个而认同他的价值,那就是“因为你,我很开心,我很满足”。因为有你,我再无他求,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对我很重要。现实,给了他一个很难接受的结果:我并没有因为你而快乐,别人给了我快乐。你,只是满足我的工具。现在,我喜欢他人,你这个工具,利用完了。
这是直接把人扔进了一个虚空的黑洞,如果对方没有比较稳定的自我价值感,那就是“杀人诛心”,把别人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还要踩上两脚。 大多数被出轨者都会有这种痛苦体验:你不需要我,抛弃了我,我是没有价值的。为什么有些人对出轨如此愤恨,甚至想杀人?因为,你杀了我,一个本来我用一些“被需要的价值”包裹的脆弱的我。
特别是那些在亲密关系里有“付出感和自我牺牲感“的人。
这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中的伤痛和恐慌,所以才有“小三出没,人人喊打”。道德,本来就是保护人和人之间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手段,甚至有人说“道德保护的是弱者”,这时候,能做的,就是用道德作为武器,去保护自己。
这符合道德,是有道理的。所以,许多人,可以心安理得地去指责和攻击他人,并且剥夺他们的尊严和价值感。最简单的方式:你是个贱货,甚至连工具都不是。
许多人说:我为你付出那么多,我被你抛弃了。我是没有价值的,似乎是一个工具,那是我无法接受的羞耻。不甘心也是如此,我不甘心成为一个“没用的人,或者是被嫌弃的人”,因为,那是可怕的。这里面的关联是养育方式造成的:你表现好,才会有人喜欢,才会肯定你;如果你表现不好,你就是坏的,坏人是会被惩罚的,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忽略你的存在。
这是不是又很熟悉?不甘心的是什么?自恋受损。因为一旦关系不在了,我的付出价值就没有“受体“了。
所以,工具化的自己,更多是认同了他人后的自我否定的结果。
人和人之间,会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珍珠配玛瑙,垃圾会和垃圾桶很合拍。
这是一种投射认同的结果。有人把投射性认同比喻为一个“栽赃”与“接盘”的游戏。这里面包含三个步骤:
一, A将自己的一部分分裂出来,投射到B身上;
二, A所投射的内容诱导B以限定的方式做出反应;
三, B在这样的诱导下,真的做出这样的反应。
理解有点困难,举个例子。
其中的姻缘可能是这样的,可能而已,也许是我的猜测。
男星把自己身上的受虐(受虐是对恨的人发出爱的邀请)的部分投射到亲近的人那里,诱导出妻子施虐地对待他(打耳光,索取东西,不尊重和不认可),而他妻子真的对他进行了施虐。并且,这样的感觉就像打乒乓球,来来往往,周而复始,最后,谁也看不见谁。
大多数婚姻中的两个人到最后都会很委屈,原因就在这里。既然你像扮演“无所不能“的父亲在我生命里,那么,我就享受着”任性自私的孩子“在你身边。而“任性自私渴望被爱的孩子”激发了我需要你无条件满足我的这种心理,如果你对我有要求,你就是个坏人,是个人渣。所以,对于这样的妻子,你提个要求都要小心翼翼。不能满足妻子的要求时,你会愧疚而且会委屈。
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说法,别人怎么对待你,有可能是你无意识渴望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很熟悉,很安全。就好像是周星驰版《唐伯虎点秋香》两个奇葩儿子,周星驰对他们好点,尊重点,他们感觉到的是羞辱。一直节俭的人无法过好的生活,一直被暴力对待的人,温柔对他们来说是不安全的,是可怕的。这种表现外人看起来可能会觉得是“贱”,实则是幼年情景的再现而已,在心理学上叫 “强迫性重复”。重复,是为了疗愈自己。所以,在关系中,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如果没有经常性的体会,我们一般不会总结到命运上去的,除非已经经历很多次了。
当我感觉到自己像个工具,我一定会有被利用的感觉。那样的我们,是自卑的。
我总感觉别人不会真的对我好,也不可能真心为我做什么。
暴露下自己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我有很多朋友。因为我认同“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警世名言,原来,后来发现,那只是厚黑的功利主义交友原则。
我的朋友都是因为我很大方,经常请他们吃饭而和我交往的。由于每次吃饭我都抢着买单,他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这样,我对朋友是不信任的,而且我在这样的关系中感觉很不公平,我会认为他们是自私的人。曾经这样的关系让我很苦恼,如履薄冰。因为我对自己进行了界定:“我不值得别人对我好”,所以我就做一个对别人“好”的好人。因为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我是 “有价值”的。
这就是我把自己工具化,置于人际关系中,实际上来说,在我眼里,他们也只是工具,我利用他们,证明自己是哥大方的,具备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无私的好人。
这样的关系里,其实没有我和别人,之有我和我想象的别人。正如马丁·布伯说的“我与TA”的关系,而不是“我和你”。
有一次,我停止了这样的模式。因为有个哥们这样告诉我:你没把我当朋友,因为我在你身边对你来说没有什么价值,其实是没有存在感。那一次,我在恼羞成怒后思考后才发现,我把他们当成了完成“我是好人“的自恋的工具,甚至连他们的喜怒哀乐,我都没有关心过。但那恰恰是我所自怜的:没人在意我的感受,他们只在意我有没有钱买单。
这样的委屈,和“樊胜美们”很类似,家人根本不在意我死活,在意的是我有没有钱给他们。最后,报喜不报忧,那是一种对家人的绝望,绝对不是一份爱。但这样的观念,是符合道德和价值观的,甚至可以给自己一种悲壮的自我感动。这也是一种价值输出:我不给别人找麻烦,对别人有用。
这是人际关系中的误区。
打破对自己的迷思,觉察到人际关系中真正的互动,有能力去共情他人,这才是真正关系的开始。你把他人看成人,那一定不会感觉自己是工具。而真正的价值体验,才会真正发生。我的世界,因为你而不同。你对我很重要,而我感受到我也是你生命中重要的陪伴者。
如果我们总是带着敌意和对抗看待这个世界,带着一个制造的面具去对待周围的人,很辛苦,很孤单。同时,我们也会因为感受到不被看见而沮丧和委屈。
真正看到自己和他人,才是爱与温柔,满足和欣喜的开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