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冠时期的友谊:一位中国人类学博士在巴基斯坦田野调查的故事

2021-10-30 15: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提到巴基斯坦,“巴铁”是很多中国人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自1951年中巴建交以来,两国伙伴关系经过70年的发展,延伸至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深刻影响着两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交往。10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同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的通话中,勾画了后疫情时代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蓝图。新冠疫情作为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突发事件,使中巴友谊在国家层面展现出更多面向,在国际层面彰显出更深意义。

图1:中巴建交70周年(图片来源:http://www.yntw.com/2019/11/5808.html)

但是,对于作为生活主体的两国民众来说,“友谊”和“新冠”意味着什么?两者的相遇又擦出了什么样的火花?本文试图把友谊从宏观的国家层面置入微观的人际交往中,通过对一位在巴基斯坦进行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博士的访谈,再现她在疫情中紧张、纠结、感动与喜悦等多种情绪交织的心路历程。这既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也是一次对全球灾难背景下中国人类学者海外调查“互惠”关系与“他者”身份的思考。

故事的开始:结识莱维和他的家人

“由于我做的是巴基斯坦研究,就会有很多人来问我:‘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真的这么友好吗?’我觉得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他们是怎样看待友谊的。得知道人家觉得什么样的关系算是朋友,才能知道人家有没有把你当朋友。”           

 —— 汤艺,2021年10月15日(访谈资料)

汤艺(下称“小汤)是一名人类学博士,也是国内鲜有的到巴基斯坦开展田野工作的学人。2015年,小汤在英国念书期间结识了来自巴基斯坦的莱维,两人成为在异国他乡彼此扶持的好友。硕士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小汤离开英国时,莱维邀请她去巴基斯坦做客,两人便约定第二年初夏相聚伊斯兰堡。

2017年的夏初,中国公民在巴遭遇绑架的新闻报道在各大媒体滚动播报,一时让人们对中国人的在巴境遇产生种种疑惑。因为早已与朋友约定好,小汤抱着忐忑的心情登上了前往伊斯兰堡的航班。这趟赴约之旅是她第一次踏上这片因“巴铁”传说而为中国大众熟悉的土地。小汤和莱维一家人(包括莱维的妻子哈娣和他们的5个孩子)愉快地渡过了整个夏天,并在参与NGO项目的过程中走访了很多地方。离开时,小汤和朋友们说,“我下次还会再来的!”

这个看似不经心的承诺,随着小汤博士研究主题——以巴基斯坦为田野点完成一部有关友谊的海外民族志的确定逐渐有了眉目。2020年1月,小汤备好行囊,带着学业目标开始了第二次巴基斯坦之行。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这趟田野之行随着1月底新冠疫情在中国的爆发开始显现出特别之处,并在巴基斯坦和国际疫情局势的变迁中逐步推进。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小汤学术议题的选择,更记录了一段她与朋友共同渡过的特殊时期。

图2:巴基斯坦每日新冠确诊病例数量波动图(2020年-2021年)(数据来源:https://github.com/CSSEGISandData/COVID-19)

质疑与维护:“你家的中国姑娘是什么时候来的?”

“当时他(婚礼上的一个医生)可能对我有一点排斥,导致我还有点担心:如果他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那么我不但不能成为一个让新郎的家庭感到骄傲的外宾,反而会成为一个遭人质疑的对象。我也担心如果那个村子在大家参加完婚礼后爆发疫情,人们会不会说是我把病毒传染给他们的。”

—— 汤艺,2021年10月15日(访谈资料)

2020年1月下旬,新冠疫情在中国国内爆发,巴基斯坦的民众从有关中国疫情的新闻报道中对这个未知的病毒产生了最初的认知。在对疫情认识并不清晰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把对病毒本身的恐惧转移到人身上。

“你家的中国姑娘是什么时候来的”成为当时莱维一家人时常面对的问题。无论是街头小贩,还是学校里的孩子,当地人对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姑娘充满了好奇。每逢这时,莱维一家人总会站出来向大家解释道,“她已经来了一个多月了”,以此表明小汤并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让大家放心与她交往。

来自他人的质疑内化入小汤对自我处境的认识。这种认识既与因疫情产生的污名化现象相关,也生发于个体互动的特定场域。在一场婚礼上,小汤遇到了一个强调自己是“专业医生”的新娘亲属。他对自身身份的反复强调和对小汤来历的询问,让小汤在一个群体狂欢且热闹的场合中感到无所适从,并产生了对自己身份的忧虑,也因此有了以上访谈中的讲述。

虽然这一时期疫情尚未波及巴基斯坦,但信息的不对等和大众媒体的渲染,让中国的疫情状况嵌入到当地人对中国人的认知中,也使小汤的身份问题较一般时期更为敏感。从他人关注到自我认知,莱维一家对小汤身份的解释基于朋友之间的信赖,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维护,也帮助小汤拓展了获得其他人认可的渠道。

彷徨与互助:“要不要参加社交活动?”

“虽然我不希望她们(哈娣和其他家里人)去参加婚礼,自己也不想跟着她们去,但是我觉得人家老人都给你做了这些衣服(婚礼上穿的精美服饰),你再不去会伤害别人。所以,我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去:我若是不去的话,如果比比们(对帕坦族妇女的尊称,小汤称哈娣等女性为“比比”)去后被传染了,我也还是会因为跟她们住在一起而被传染;我若是去的话,还能监督她们采取勤洗手等防疫措施。”

—— 汤艺,2021年10月15日(访谈资料)

2020年2月26日,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确诊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对于生活在伊斯兰堡和部落里的人们来说,新冠疫情逐渐从一个新闻报道里的词汇变成了社区内部的真实事件,本地确诊人数不断增长。此时,“要不要参加社交活动”不仅是当地人面临的问题,也成为摆在小汤面前的难题。这一时期,参与莱维侄子婚礼和巴布奶奶葬礼的经历记录了她和莱维等人选择、协作和互助的过程。

图3:2020年6月29日伊斯兰堡各街区感染人数(图片来源:Islamabad COVID-19 Nerve Centre官方推特账号,https://twitter.com/COVID_NERVE_ICT/status/1276953649806221312?S=05)
说明: 2020年6月底,巴基斯坦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总计超过20万人,伊斯兰堡也成了巴基斯坦一个感染率居高的城市,小汤所在的区域也都有300名确诊了。

一、真实的情绪

出于保护哈娣和孩子们的初衷,莱维和小汤尝试劝阻她们参加婚礼,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纠结,大伙儿最终决定让小汤跟着比比们参加为期三天的活动。婚礼当天早上,莱维的侄子开车来接她们时的场景再现了小汤当时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彷徨,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则流露出朋友间的真诚与理解:

“当天早上,新郎从部落开车到伊斯兰堡来接我们时,比比她们还在收拾东西,我便和新郎聊了起来。结果,不知为何我哗啦啦哭了起来。虽然我也知道这不应该,但却无法控制住自己,我很想家。新郎便安慰我说:‘你会没事的,你会安全的。’我请他不要把我哭的事情告诉比比,以免太扫兴了。他后来应该也没有跟比比她们说。

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了他家,他说:‘艺,欢迎你来参加我的婚礼!’虽然我有一个普什图名字,但他们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时候还是会叫我的名字‘艺’。他这句话传达给我的意思是,他并没有因为我哭或者害怕觉得扫兴,而是很开心我能来参加婚礼。我就知道,在这些朋友这里,我是可以放心表达自己真实情绪的。”

小汤后来发现,她是那场婚礼中唯一一个以朋友身份出席的人,其他的参与者都是新人家里的亲属。这样的体验也让小汤对自己所关注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新的认识。

二、朋友的互助

巴布奶奶是莱维家族里最年长的在世者,她的去世让莱维一家陷入了悲伤中。莱维和哈娣本应都回去参加葬礼,但大家并不清楚巴布奶奶去世的真正原因,所以最后决定由莱维作为家庭代表前去参加葬礼。

出行前一晚,莱维特意给小汤说明了情况,并嘱托她帮助哈娣照顾在家的孩子们。小汤了解莱维的顾虑,也理解他必须前去的理由,并未劝阻他。在莱维回家后,小汤把自己仅有的两盒莲花清瘟胶囊分了一盒给莱维:

“莱维回家的时间比我预期的早很多,他在生活区外换洗衣服后便回房间睡觉了,直到晚上才出来。那段时间正好是斋月,大家先是各自在客厅一角交谈。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这种社交距离又能保持多久呢?在吃开斋小吃的时候我们八个人又一起围坐在地毯上。所以,在田野中根本做不到科学和严格的防护。

莱维也很好笑。他的鼻炎很严重,我第一次去巴基斯坦向他推荐中国治疗鼻炎的药物时,他怎么都不肯吃;但我给他“莲花清瘟胶囊”的时候,他很容易(没有犹豫)就吃了。他可能也没想到我能够把胶囊分给他吧。”

随着疫情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调查者的小汤和地方社会的其他成员处于同一环境中,产生了休戚与共的关联,并扮演着仪式参与者、关系调节者和防疫行动者等多重角色。疫情爆发的最初两个星期里,口罩等防疫物资一时间十分紧缺,小汤把自己保存的口罩分给莱维一家,又托人购买了一些消毒用品,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参与到物资捐赠等社会活动中。

对于小汤和莱维一家来说,他们一同面临着新冠疫情带来的生活混乱,也因彼此认知的差异有所分歧,但又在“感染与否”的担忧中结成与生命体验相关的共同体,在互帮互助中调适生活中传统和现代、混乱和秩序的矛盾。

对话与暂别:“如何看待疫情中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第一波疫情很突然,不像后来大家对疫情已经了心理或者物资上的准备,在社会应对上也很特殊,所以我觉得它很有研究价值。但是做起来很难。当时不仅是(中国的)海外民族志,即使是其他的很多国家也很难在海外社会进行这样一项研究。”

—— 汤艺,2020年10月15日(访谈资料)

2020年7月,巴基斯坦疫情在经历了6月的巅峰后呈现回落的趋势,前一阶段的紧张气氛逐渐消散,人们的生活开始回归日常。此时,人们对疫情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并在社交距离上保持着无需多言的默契(汤艺,2021年8月21日)。

图4:2020年8月小汤与当地人展开访谈(汤艺供图)

小汤主动与巴基斯坦的学者朋友们就“如何看待疫情中的巴基斯坦”展开对谈。据小汤说,当时虽有在巴的人类学者,但他们似乎很少在第一时间关注和思考自己社会的疫情。当小汤邀请他们谈论相关议题时,他们多从“传统与现代”或“国家与社会”等视角审视其社会治理和国家政策的不足。与之相比,小汤的研究则是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中理解疫情中巴基斯坦人的行动逻辑,以此反思其在疫情中的表现。

2020年9月,小汤登上回国的航班,给这趟田野之行暂时划上了句号。今年7月,小汤完成了以《作为人际结合基本形式的友谊——巴基斯坦普什图人社会生活的民族志》为题的毕业论文。“慷慨”“包容”和“热情”成为访谈中小汤描述当地普什图人时的高频词,而当问到小汤经过此行后如何看待“友谊”时,她说:“友谊是一种能够信任的关系!”

对于小汤来说,她所观察和描绘的疫情中的巴基斯坦更似一幕幕亲身参与的戏剧,虽不是全景式的,但生动无比,是源自情感和生活的原初体验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在巴基斯坦,她体验、建构并观察着友谊,而这种基于个人社交的朋友关系与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互惠”杂糅相济,在防疫物资的分享、紧张关系的纾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中推动研究工作的步步深入,也促进彼此情感的层层增进。

结语

新冠疫情时期的中巴友谊,是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也是个人生活的真实体验。从“你家的中国姑娘是什么时候来的”到“要不要参加社交活动”,再到“如何看待疫情中的巴基斯坦”,三个问题串联起一个中国人类学研究者在巴的调查和生活故事,其问答主体也从他人向小汤和莱维一家发问,转换为小汤和莱维一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最后变成小汤与当地人及相关研究者之间的对话。

疫情犹如一面放大镜,将田野中的凝视关系及其转变内嵌入调查者与当地人的交往中,也将生活之复杂、情感之流动和个体之能动呈现在我们面前。其关乎学术,亦关涉生命。我们看到,在“巴铁”符号之下,涌动着群体内部的多元性与差异性、国际关系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人际互动的亲密性与微妙性,它们的碰撞与融合共同作用于民众生活和国家行动,构建起陌生世界中的彼此关联。

(本文主要资料来源于2021年10月15日被访谈人汤艺与笔者的对谈。特此感谢汤艺接受访谈,并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予以真诚的建议和热情的帮助!)

更多关于疫情期间中国人类学者对巴基斯坦的田野考察,可参考:

[1] 汤艺:《田野通讯:在新冠疫情中参与婚礼》,“世界社会”微信公众号,2020年3月25日,https://mp.weixin.qq.com/s/JQBo10zne_8LAvNTRRlFAw。

[2] 汤艺:《疫情与巴基斯坦:我们将如何回归日常》,“世界社会”微信公众号,2020年8月28日,https://mp.weixin.qq.com/s/usDWzHZEc70DWtAzzjH5ig。

[3] 汤艺:《社交距离的协商——疫情下巴基斯坦普什图社会的人类学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

[4] 闫桂花、汤艺:《一个人类学博士在普什图部落的见闻》,“正午故事”微信公众号,2021年8月23日,https://mp.weixin.qq.com/s/Md8jk4WOeZfcevl_w_nvow。

(作者:谭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被访谈人:汤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1届博士研究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