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凭一把铁锤“硬闯”卢浮宫:中国5000年的文化,不能丢

2021-10-30 19: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匠匠 匠心之城

▲关注匠心之城,遇见诗意生活

1924年9月25日,西子湖畔伫立千年的雷峰塔轰然倒塌,世界哗然。

“雷峰夕照”在西湖十景中怆然缺席,名存而实亡。

古老的地基破坏不堪,要想重建,几乎不可能。

甚至,坊间开始有传言游走:雷峰塔“完了”,再也无法修建如初……

风雨已过70载。2002年,雷峰塔在万众瞩目下平地而起,世界第一座彩色铜雕雷峰塔就此诞生。

而塔寺外衣的总工程师,便是中国当代铜建筑奠基人——朱炳仁。

▲朱炳仁

“当代鲁班”、“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传代表性传承人” 、“铜雕王”……

在朱炳仁的手中,中国数以百计的古建筑在世界艺术界脱颖而出,成为经典的传世瑰宝。

杭州灵隐铜殿、峨眉山金顶……

福鼎一片瓦禅寺的大雄宝殿,更是创造了中国铜殿建筑史上悬空高度的最高记录。

▲铜殿悬空而立

遥遥望去,海天一色,漫无际涯;若觅得普日东照,铜殿金阁则熠熠生辉。

朱炳仁与诗圣杜甫古今遥呼,为天下寒士“下无寸土,上无片瓦”忧心忧愤,透出大师“风雨不动安中华”之万丈豪情。

作为“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朱炳仁与铜的故事,已经书写了40年。

放进历史的长河中,这段岁月微不足道。

可对朱炳仁来说,这是在风雨中渡过的40年,它辉煌,也孤独。

01 五代传承

典藏之国粹

77年前,伴着铁锤敲打铜面“叮叮当当”的热闹声音,一代铜匠诞生了。

打小在祖父铜铺里长大的朱炳仁,对铜气再熟悉不过了,“我们那时候烧水啊,都是用铜壶烧的。”

香炉、水盆……大大小小的铜制品堆满屋子,在那个车马都慢的年代,铜是每个家庭认真生活的必需品,朱炳仁便是这样嗅着铜气长大。

▲朱炳仁作品《庚彩铜瓶》

▲朱炳仁作品《云影千峰静》

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

手艺流向爷爷又传到父亲,却在父亲朱德源接掌铜铺家业时,家族的铜铺被一场战争掀去了房顶,抗日开始了。

一夜之间,铜变成“战略物资”被垄断,手握榔头的父亲改以书画为生,坊间再无朱家铜铺。

7岁的朱炳仁随父亲举家搬迁至杭州,小小的他虽没能亲眼见过祖上的辉煌,却从之前父亲那因无铜可雕而忍痛割舍祖业的无奈与失落中,领悟到朱家与铜之间难分难舍的情分。

对铜,朱炳仁有很深的感情。

这些朴实无华的老物件,像一位老妇人,平静地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传承了五代的手艺人家背后的荣辱兴衰。

▲朱炳仁作品

长大后的朱炳仁,考取了浙江水利电力学校。因为生活拮据,他常常连下饭的菜也买不起。

他日日牵挂着家族的心愿,在每天晚上完成课业后,一个人偷偷躲在学校一角自学铜艺。“哐哐”的敲击声惹来不少投诉。

他没办法,又跑去学校外面的小河边,悄悄练习。

后来学校关闭,求学无门,铜城下亦无师可拜。他眼看着家家户户里连一块铜都没有的局面,心中怅然。

家族遗失了几十年的世代铜业,他想恢复。

但手上有的,仅是父亲留下来的一把铁榔头。

朱炳仁一咬牙,买来建筑艺术相关的十几本教材,独自苦学。

白天跑去工厂打零工,晚上直奔图书馆查阅典籍。

哪怕几十年过去,馆里但凡与铜艺相关的书,他依旧能闭着眼睛数出一二三。

▲朱炳仁作品《吾日三省》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感觉孤独的时候,他便将心底话说与月亮听。

一家五代都是铜匠,自从太祖父在绍兴开了第一家店始,这场历经百年的传承便已准备好与古老的铜器风雨共度。

“朱式铜艺,不能断送在我手里!” 哪怕只能保一段,也是保住了家族的一段岁月。

▲朱炳仁作品《我花开时百花胜》

▲朱炳仁作品《韵》

他从金字招牌入手,开始复兴家业。

看到一块块亲手打造的招牌被高高挂起,他突然觉得,父辈的生活正在眼前还原,手里的每一寸探索,都成就了一次历史的前行。

苍天不负,苦尽甘来。

1995年,朱炳仁为普陀寺创作了第一幅铜壁画。九十多岁的妙善法师来到现场,察看两个小时方才离开,只留下一句评价——“有价值啊”。

▲朱炳仁铜壁画作品《唐玄奘求法图》

在美国前总统卡特90岁生日之际,朱炳仁亲篆的肖形铜印,作为国之典藏献给卡特;

▲美国前总统卡特接受礼物

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大堂主壁上,朱炳仁创作的巨幅壁画《春和清妍》被公开问世。

▲朱炳仁作品《万泉归海》

十多年中,一幅又一幅经典壁画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先后在法国卢浮宫展出;一座又一座恢弘的铜式建筑平地而起。

雷峰塔,便是其中之一。

02 我们中国人

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如果不看介绍,没人能想象这座外观古朴祥瑞的雷峰塔寺,竟是一座金属铜塔。

而这一切,起初是朱炳仁凭着一腔热血争取得来。

▲重建后的雷峰塔

2000年,在重建前的专家会议上,朱炳仁提出的“打造彩色铜雕雷峰塔”的方案被全票否决。

在此之前,中国从未有过铜建筑的先例。70多年来的第一次重建,没人敢冒险。

朱炳仁不甘心, “以老派砖木结构重建,那和仿造古人技艺有什么区别?”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有责任,在中国打造一座铜质建筑。

▲朱炳仁和儿子朱军岷

他觉得这件事一定能成,也一定要成。

历史的文明可以被延续,可现代的精神也值得被看见,“我们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他跑遍中国上百座古寺,拿尺子沿着每块砖一点点测量,包里的笔记本写满又换,堆了满满一书架。

在查阅10万字的资料、经过无数次的配方试验后,朱炳仁和团队才终于找到能够替代砖瓦外墙的全新材料,可于风雨中屹立百年如斯,千年不坏。

可没想到,困难才刚刚开始,铜工艺结构的建筑究竟怎么做,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摸索。“当时我们光材料就做了十几批,换了一批又一批,差点就这么放弃了。”

分不清白天夜晚,几十个人跟一块铜板“死磕”,熬了几个通宵的材料刚送出又被退回,“不行,重做!”

终于,在最后一次专家会议上,他凭借详实的资料数据,说服在场所有人。

两年后,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雷峰塔终在古老的西子湖畔立而起,惊艳世界。

塔寺通体流光溢彩,矗立于西子湖畔与绿林桥斗之间,巍峨非常。

塔寺正对对外开放那天,看着闻讯而来的数千位游客,朱炳仁激动不已。他在纸上挥毫写下:

“上苍无意留古砖,盛世有心铸新瓦。”

雷峰夕照,古今对话。为了两代历史的会面,有一群人,等待了整整百年。

03 一场大火

带来5000年的革新

其实,铜器在朱炳仁手中的革新,与一场“大火”有关。

2006年5月,正沉浸在小孙子出生的喜悦中的朱炳仁突然接到一通紧急电话。

电话那头密密麻麻说了一堆,朱炳仁听得脑瓜子嗡嗡作响,全程只记住五个字:

“常州天宁宝塔起火了!”这一吓,心凉了半截。

宝塔是继雷峰塔之后的国家项目,已经做到最后一层,眼看即将竣工却突然起火,危机四伏。

他火速赶到现场转了一圈,宝塔底部铜面火势蔓延,现场一片狼藉,铜渣满地。

可定睛一看,被融化的铜沿着地表顺势流动,宛然一幅被造物主雕琢的鬼斧神工。

前一秒沉浸在绝望中的朱炳仁突然想到了什么,激动大叫:“有了!有了!”

旁人不知他在兴奋什么,只当他是受了打击,有些神志不清。

原来,当温度达到1083℃,铜会熔化成柔性液体,在石板上形成极具张力的泼墨。

温度,手上的力度,思维的广度,都在共同创造着新的生命。“这不就是我在寻找的艺术吗?”

▲朱炳仁熔铜作品《庚彩铜瓶系列》

一场大火,打破了自青铜时代起5000年的古老技艺,熔铜艺术就此诞生。

这条创新之路并不容易,让铜获得“自由”的过程极其困难,因为铜液的迅速凝结,创作时留给匠人的思考时间也仅仅只有一秒。

错过,便再无复原灵感的可能。

▲朱炳仁熔铜作品《蒹葭泛月 》

▲朱炳仁熔铜作品《火柿映波》

为了实验,朱炳仁和团队至少尝试了不下百种方法,每一次失败,都似乎预示着某种奇迹。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当层层肌理在石面的缝隙中辗转又铺开,冷却之后,重回坚硬,好似天工造物般璀璨。

▲朱炳仁作品《仙鹤》

▲朱炳仁作品《千浪卷雪系列》

▲朱炳仁作品《地气》

与火光四目相对的瞬间,朱炳仁突然意识到,自己下半生的艺术之路,或许要从这里开始了。

04 守护5000年文明

我们的肩上,有重任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朱炳仁,依旧保有非常大的创作激情。时常从睡梦中醒来记录灵感,每一寸熔铜在这位铜匠泰斗的手中,历久弥新。

“真正的传承,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作为当代工匠,我们肩上,有重任!”

或许是5000年的等待,或许是延续百年的血脉,文化传承在击中当代人“民族焦虑感”的同时,让每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变得厚重且清晰。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那么这场漫长的接力,最终留下了黄铜红“瓦”,流光溢彩。

更留下了可以再说5000年的古老文明。

朱炳仁庚彩铜瓶系列

让铜重新走入寻常百姓家,任重而道远。

经过一代铜匠大师的手,铜成为国之礼遇,从不能触碰的液体,凝固成坚实的细节。

这些细节,成就了西子湖畔的雷峰塔;

成就了G20峰会上惊艳世界的艺术典藏。

大到百年恢弘之建筑,小到一只香炉,刚柔极劲,妙趣横生。

原标题:《他凭一把铁锤“硬闯”卢浮宫,征服美国总统:中国5000年的文化,不能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