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沙丘这个巨大的猫砂盆中,铲屎也变成了寻宝
原创 as center 科学艺术研究中心
文 Ember
在《沙丘》(Dune)的世界中,厄拉科斯(Arrakis)作为一个黄沙漫天,无尽荒芜的星球,又被称作“沙丘”。厄拉科斯星球不仅地貌气候条件恶劣,还生活着极为危险的巨大生命——沙虫(Sandworm),这样的厄拉科斯却也在太空权利战中成为炙手可热的必争之地,只因珍贵的香料美琅脂(Spice Melange)产于此地。
剧照:Arrakis& Sandworm,图片来自www.inverse.com
《沙丘》的故事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文明经过飞速发展,不断扩张到宇宙各个星系,复杂的星际航行无不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人工智能的滥用催生了机器的叛变,造成了机器奴役人类的局面。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人类揭竿而起,终于推翻了人工智能的统治。
此后,“会思考的机器”(Thinking Machines)成为禁忌,人类不再相信和依赖人工智能,转而关注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人类自我强化至关重要的媒介便是香料美琅脂,服下它,将会唤醒未开发的部分心灵,进而扩大感官和知觉,获得预知、高速计算、时空穿越等超能力。
剧照:Jessica Atreides,图片来自www.inverse.com
要知道,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星际生活中,海量数据和精密计算都只能由拥有超能力的人类完成。这便将香料美琅脂控制权推向各大势力争权斗胜的风口浪尖,继而引发一系列末世大战后的故事。
香料美琅脂从何而来?又为何如此珍贵?
1976年的《沙丘之子》中有一些线索指出起初的厄拉科斯星球有水的存在,沙虫这位“外来物种”是厄拉科斯荒芜现状的始作俑者。水对沙丘中的生物沙虫是有毒的。为了创造宜居的环境,沙虫的幼年形态沙鲑(Sandtrout)用身体包裹沙丘地下深层的水,将其转化为对沙虫无害的液体排出,加以香料菌的作用,香料前体(Pre-spice mass)就形成了。
沙鲑,图片来自dunewiki
沙虫,图片来自dunewiki
随着沙中的水分越来越少,部分沙鲑在地下深处进化成长为体型巨大沙虫。随着沙虫的活动或者地下压力过大发生的爆炸,代谢物被翻到地表上来,经过自然风干后成为真正的香料美琅脂。
1984年版沙丘电影中的美琅脂,图片来自wiki
所以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幼年沙虫的粑粑或者粘液什么的“发了霉”,在沙丘这个豪华大猫砂盆底被翻到地表来,历经风吹日晒终于修成正果,变成千金不换的珍贵物什,最终被人们收集利用。好一个勤劳厄拉科斯居民兢兢业业为舶来的巨型“爱宠”铲屎最终富甲一方的励志故事。
图:Ember
附上沙丘生态系统结构简图(如有不妥,欢迎指正),不难看出,香料美琅脂其实是沙虫生命周期的副产物,不给沙虫评个“厄拉科斯一级保护动物”都太亏待它了。
其实在现实世界中,古老的东方也有一段将动物排泄物奉为珍宝的传奇。相传我国汉代有位渔民在海中发现一块香味独特的奇石,当地官员把它当做宝物献给了皇帝。因其见所未见且来源于海中,被古人认为是龙的口水流到海上后凝结而成,遂命名为“龙涎香”。
龙涎香(Ambergris),在西方也被称作灰琥珀(Grey Amber),因其轻盈温雅的动物香味,多用于香水的制作;也因其难以获取且无法人工合成,价格十分昂贵。
龙涎香,图片来源见水印
但事实上,龙涎香竟是抹香鲸病理性结石的衍生物。抹香鲸的肠道在遇到刺激性异物(如鱿鱼、章鱼的喙骨)后,会产生油脂等分泌物将异物包裹,经过生物酸的侵蚀和微生物的分解,随消化系统排出体外,在海水中经过漫长的氧化和皂化,龙涎香便形成了。
沙与海,鲸与虫,奇香与异能……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沙丘生态和香料美琅脂或许就是以抹香鲸与龙涎香的故事为灵感原型的呢。
若是真存在香料美琅脂这样的“好东西”,你会狂嗑一波进化为“人上人”吗?聪明人可不会这么做,因为即使是在《沙丘》设定的未来世界中,也没有无需代价的利益:人们开发自身力量的同时必须忍受香料美琅脂带来的副作用。
香料美琅脂挥发时会散发淡橙色的云团,银光下则会呈蓝色,充满肉桂味且含有迷幻及麻醉成分;人类适量使用会有治疗和强化等作用,但持续或过量就会导致恶性成瘾。成瘾者的巩膜、角膜和虹膜都被染上诡异的蓝色,人们称之为“蓝中之蓝”(Blue-in-blue)或者“伊巴德之眼”(The Eyes of Ibad)。
剧照:伊巴德之眼,图片来自www.ign.com
这种迷幻中的治愈力量,似乎与流行于亚马逊地区的古老巫术——死藤水(Ayahuasca)——异曲同工。
死藤水仪式是一个有关植物和疗愈的巫术仪式,主持的萨满法师可以从植物中得到启发,学习治愈之歌,并制作出与歌曲一一对应的几何挂毯。在仪式中,人们需要严格戒断某些事物,如红肉、酒精、成瘾性药品和性爱一段时间后,服用死藤水,并进行静默冥想。参与者可以从这些植物中获得治愈性的能量和感悟。
死藤水其实是一种用某些植物泡制的有致幻作用的饮料,它含有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与现代抗抑郁药所含药物具有相似的作用;还含有N,N-二甲基色胺(DMT),该化合物可强烈激活5-羟色胺神经元网络,可以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同时摄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二甲基色胺,就会出现致幻效果,这也许是死藤水仪式给人治愈性能量的原因之一。
死藤水,图片来自newsinteractives.cbc.ca
两种毫不相干植物组合获得的致幻和疗愈力量究竟是神秘巫术的指引还是人类长久经验所得,我们无从得知。它虽不及《沙丘》中的香料美琅脂般神通广大,但个中千丝万缕的关联不禁引人思考:致幻还是治愈,某种意义上或许并行不悖。
上个世纪中叶,十年之间成瘾性迷幻药物的大肆流行和接踵而来的被严格管控像是一场疯狂的迷幻闹剧。结合《沙丘》首部1965年问世,很难不将作者弗兰克·赫伯特(Franklin PatrickHerbert)的创作灵感和这一风波联系起来。
讨论了意识、宗教、政治、哲学、经济、生态等一系列人类无时无刻不面临的问题后,世界在亦真亦幻,似梦非梦的伊巴德之眼中,谁的完美进化,谁的贪得无厌,谁的集权得势,谁的无上信仰,都只是虚无缥缈的迷幻之景。
现实中的香料英文单词"Spice"来源于拉丁语"Species",常用来指代贵重但量小的物品,恰能完美代表十五世纪欧洲大陆红极一时的调味香料。
Spice trade map,图片来自www.abc.net.au
大航海时代背景下,面临食用、医用、宗教活动、经济活动等大量的需求和当时高昂的香料价格,欧洲航海探险家们不约而同地喊着“杜绝中间商赚差价”、“为了更多更便宜的香料”的口号开启了去往东南亚寻找香料的海上航行。而后的资本和殖民扩张似乎就顺理成章地进行了。
谁能想到,资本和殖民的扩张初衷竟是为了小小的香料,又观《沙丘》中穿越星际、“闻香而来”的权势争夺者们,作者为之设定的名称“Spice”显得讽刺而别有深意。
关于“香料”,或许可以将之解读为人类欲望的物质缩影;一切因欲望而起,又因欲望而灭。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也好,在现实中也罢,不是所有的猫砂盆里都有香粑粑。
Reference:
https://www.dunemovie.com
https://nerdist.com/article/dune-spice-melange-explained/
Quinn's Ideas, DUNE: The Geriatric SpiceMelange, YouTube.
https://dune.fandom.com/wiki/Sandtrout
https://dune.fandom.com/wiki/Sandworm
https://www.bbc.com/future/bespoke/made-on-earth/the-flavours-that-shaped-the-worl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lange_(fictional_drug)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9-05/16/c_138063510.ht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yahuasca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