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东盟环保合作的青年沉浸式介入
一场疫情,给世界按下暂停键,可与此同时大自然却一度重现生机。人与自然的深刻矛盾再次赤裸裸地揭露在大众面前。人类刻在地球上的裂痕究竟如何修复?这值得我们深思。无论是在中国昆明举办的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还是在即将于英国格拉斯哥开幕的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上,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话题再度聚焦全世界的目光。COP15通过的《昆明宣言》,凝聚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集体智慧,助力扭转当前地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COP26的首要任务也是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特别是关于市场机制,这是各方全面有效实施《巴黎协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信任的重要标志。
然而全球性条约要想实现其效力、发挥其作用,最终还得落实到国家和地区的切实行动上来。中国-东盟地区涵盖了11个国家、20多亿人口,区域GDP总量约16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地理跨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庞大的人口和活跃的经济也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也是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10周年。10月25日至26日,中国—东盟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2021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区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级别环境对话平台。论坛齐聚了东盟国家环境部门、驻华使节、中国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企业、高校师生等300余名代表,探讨中国-东盟地区环境保护的创新机制和实施细则。
10月25日上午,中国—东盟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2021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
本次论坛为合作年主要活动之一,以“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筑新型区域绿色发展路径”为主题,包括主论坛和4个平行分论坛,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聚焦落实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成果,重点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一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和行动框架2021—2025》实施,就绿色发展相关的战略、政策、行动计划和倡议等进行交流。
此外,论坛还设有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10周年图片展,以精美的图片展示论坛10周年历程和中国东盟环境合作的丰硕成果。
10月2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上,出席嘉宾、代表进行线上合影。
一、5年间,参与人数翻了1.5倍
“原以为只有50位参加的,结果来了200多位,远超预期!”5年前,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主持人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年中国环保企业对进军东盟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期盼之情。紧接着,位于深圳市的深港产学研公司就开始以技术输出为主,与东盟当地机构、企业合资,并逐步把研发中心扎根在当地,让技术在当地落地生根。几年来,双方的合作逐渐深入,故事也逐渐感人。
在分论坛上,一位来自广西的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关于缅甸青年科研人员秦甜甜的故事。此前作为缅甸教育部生物技术研究处的高级研究员,秦甜甜于2019年5月通过广西科学技术厅的“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获得为期一年来华科研交流的机会,并入职广西环保企业博世科。工作期间,秦甜甜参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当地环境治理,为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春节临近时,秦甜甜仍未脱下白色防护服。在实验室里,她把新一批土壤样品置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待重金属元素测定数据出现在屏幕上。秦甜甜所在的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多角度拓展发展机会,加强环保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用先进的环保技术解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环境问题。该企业已经在澜湄地区实施了越南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一期造纸给水处理、越南理文污水站一期废水工艺改造、缅甸CTMP新闻纸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与技术服务等项目,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工业污水、农村污水、工业园区废水、城镇污水、城镇垃圾的处理。
民间交流成功的背后透露着大环境下政府间的合作共识。
2020年11月12日第23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方宣布欢迎将2021年确定为“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愿同东盟加强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减贫等领域合作。这也是30年来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双方合作主题,未来一段时间,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将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主基调。
这次论坛推动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相关合作倡议,强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共识。配合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活动,开展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分享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政策和成效,推动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一些参会代表高度评价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和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启动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使绿色发展伙伴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走深走实。
在刚刚结束的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也提出双方要拓展绿色合作。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共同落实好《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及行动计划(2021-2025)》。双方可通过加强红树林保护等合作,助力维护全球与区域生物多样性,通过低碳学校与气候社区网络建设等项目,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保知识共享。合理推动能源产业和经济结构转换升级,打造绿色工业园区。中方愿加大新能源投资,有关部门将同东盟能源中心一道,实施好中国-东盟清洁能源能力建设计划,共同建设清洁能源科技合作平台,促进新能源技术转移。
10月2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现场图。
二、青年对话:亚洲象需要这样保护!
会议上,有代表根据当地独特的地理风貌,提出双方可通过加强红树林保护等合作,助力维护全球与区域生物多样性。在政府官方的引导下,双方将不断引入学界、私营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的资源,打造起社会全要素合作模式。加强跨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交流对话,提升青年一代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
代际传承与合作是环境保护的关键一环。青年的参与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绿水青山美好未来积蓄储备力量。本次论坛引入青年对话环节,设立了中国—东盟青年领导力:环境部长会议模拟对话,以及亚非青年对话:从COP15到COP26,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合作。青年代表们就区域多样性共识与行动、社区气候韧性、绿色金融的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并最终形成青年倡议。
此外,一位青年代表以一群野生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向昆明“北漂”为例,提出通过保持监测、及时研判、提前防范,在必要时刻采取阻拦、引诱等柔性方式来保护大象,探索解决“人兽冲突”的新范本。此外,他从更宏观角度提出从国土规划、工程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更长远系统的规划和统筹。一方面,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从国土景观尺度为大象修复和提供适宜栖息地,从亚洲象专项保护管理体制、机制、资金方面予以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或国际间合作力度,匹配物种保护规模,完善跨境生态系统,多角度、多途径构建跨境亚洲象栖息地。
人文相亲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不竭动力。李克强总理提出,我们要根据疫情形势稳妥有序恢复双方人员往来,特别是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分阶段处理好东盟国家留学生返华复学等问题。中方愿继续办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更好分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发展经验和成果。用好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等平台,不断为双方民间友好大厦添砖加瓦。中方将继续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增资1000万美元,助力双方青年友好持续交流。
10月25日下午中国-东盟青年领导力分论坛上,线下出席的青年代表们进行合影留念。
三、论坛为何落地广西?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中心位置,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毗邻,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国际大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十三五”以来,广西加快推进中国—东盟环保合作示范平台、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广西)等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本地环保龙头企业“走出去”,与东盟国家在项目开发、供应链管理、产学研结合、资本运作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成功实施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累计投入约2300亿元。
2020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7%;全区5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级别为“优”。今年1—9月,在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中,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95.1%,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96.4%;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地表水断面水质排名中,广西有7个市进入前10名,柳州市名列第一;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5.5%,连续8年保持全国前列。
毫无疑问,广西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与东盟各国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为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迈入下一个黄金十年,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红树林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在2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经共同商议,确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进一步提升广西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推进广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月2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作者:张元世男,外交学院大三学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