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内奶源供需矛盾加剧:养殖者“杀牛”,鲜奶喷粉喂猪
经济参考报8月11日消息,近几年来,中国各大乳企纷纷在国外布局建厂,通过整合国外优质的奶源资源、技术和管理资源,来弥补发展的短板,乳企的全产业链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不过,记者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等牛奶主产区调研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国乳业上下游企业业绩全面下滑,奶牛养殖业面临价格下跌、企业拒收的双重困境,不仅各类养殖主体生存困难,而且许多加工企业也在拒收鲜奶或将鲜奶喷粉储存,甚至有企业将鲜奶喷粉后卖给养猪企业。
乳企拒收奶,养殖者“杀牛”
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奶牛养殖业面临价格下跌、企业拒收的双重困境,养殖者不得不提高淘汰率“杀牛”退市。
事实上,从2015年下半年起,我国奶价就一直处于低位。据农业部定点监测,7月27日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39元/公斤,同比基本持平,但已比2014年下降了15.2%。
黑龙江省肇东市宋站镇曾是远近闻名的奶牛大镇,记者近期到该地采访,发现奶业十分萧条。宋站镇瑞光村养牛户胡跃东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乳企的收奶价就一降再降,至2015年秋已跌至2.5元/公斤,低于养牛成本。
“今年奶价的下跌幅度是‘断崖式’的,几乎是每个月降0.1元。” 中鼎联合牧业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李国栋说。中鼎公司2014年还能实现利润上千万元,但2015年亏损了9181万元,其中由于奶价下跌造成的损失达到7507万元。
奶价下降的同时,部分乳品加工企业也对养殖者限收、拒收,比如一个星期少收一天奶,由养殖者自行处理。即便是中鼎牧业这样的大企业也遭遇了这样的困境。李国栋说:“每天这个场限500公斤,那个场限800公斤,加起来就有四、五十吨,能占到总产量的5%。”
在“低价”和“拒收”双重困境的压力下,部分奶牛养殖者对前景缺乏信心,开始提高奶牛淘汰率。据统计,几个奶牛养殖大省奶牛的淘汰率高达25%到35%,比正常水平提高10到20个百分点。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说,当前养殖者不得不将奶牛当作肉牛卖,有的挂在网上八千块钱都没人要,“目前这个阶段可能是最艰难的时期。”
本次乳业“寒冬”中,不仅是散户、小户退市,一些原来受到各界追捧的大型养殖企业也难以为继。乳业分析师宋亮说,2011年退出养殖业的主要是散户,2012年至2013年是养殖小区,2014年是中型养殖者。从去年开始,大规模养殖企业的业绩也开始下滑。
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存栏奶牛22万多头,原来奶牛正常淘汰率是25%至30%,现在已经提高到34%至40%。现代牧业董事长高丽娜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型奶牛养殖企业都在加快淘汰率,“提高淘汰率就等于杀牛。只不过原来是奶农在明面上杀,现在换成企业在暗地里杀。”
高丽娜说,现在的形势之下,中小规模牧场一定会被淘汰,接下来就是大型养殖企业。如果国家没有出台政策支持,低迷的行情年底又转不过来,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加工企业亏损,鲜奶喷粉喂猪
与前几次乳业危机不同的是,此次危机中乳制品加工企业也大面积亏损。据统计,去年上市16家乳企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1544亿元,净利润95亿元,同比减少1.6亿元,近年来首次下降。
宋亮说,目前国内奶粉生产企业平均有三分之一的产能是闲置的,有的企业开工率甚至达不到50%。以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为例,2015年销售额接近70个亿,同比增长虽然仍有10%,但远低于2014年的30%。
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最大隐患在于奶粉库存激增,从2015年第一季度末起,因为原奶收购量大于生产量,光明、伊利、蒙牛、君乐宝等乳业前十强的企业都在将鲜奶喷成奶粉储存,有的企业最多时一天就要喷粉1000多吨。高丽娜说:“从去年到今年,最火的生意是喷粉厂。喷粉也就等于倒奶。”
今年初,国内某大型农业集团每天约有240吨的鲜奶被喷粉,占到收购量的20%左右。该农业集团副总经理说,其中200吨以1.5元至1.8元的价格卖给其他加工企业,另外40吨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卖给养猪的企业。
“目前国内有5%至20%的奶源过剩。”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国内正常的奶粉库存应该在10万吨以下,但目前估算大概有40万吨左右。喷一吨奶粉的成本大概是36000元,但只能卖到16000元左右,也就是喷一吨粉要亏损近2万元。
宣传促消费,政策去库存
专家认为,目前世界奶价较低,我国奶价甚至低于多数国家成本。未来奶价应该会触底反弹,届时我国大中型牧场遇到的困难也将会有所缓解,关键是要警惕行业过度亏损和企业破产的情况发生。
我国乳业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首次出现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全产业链大面积亏损现象。基层认为,如果过多龙头企业长期亏损或破产,我国乳业或将再次遭受重创,近年来重点扶持的乳制品安全体系也将面临崩塌的风险。目前,多数受访企业表示仅凭自身之力难以顺利“过冬”,期盼有关部门从以下几方面帮扶乳业。
业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有关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乳业“过冬”。
一是加强乳制品消费宣传。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说,当前乳业困难的根本原因还是消费市场低迷。近年来我国消费量增长十分缓慢,一直低于奶产量的增幅,去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实际上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仅为亚洲平均水平的一半。有关部门应让更多民众认识喝奶的好处,刺激乳制品消费。
二是修订现行的乳品生产标准,增加鲜奶使用量。专家表示,部分乳企一方面限收拒收国产奶,一方面更多地使用进口奶粉生产“复原乳”,抑制了国内产能。可通过修订生产标准,加强检测力度等方式,适当限制“复原乳”,为生鲜乳打开销路。
三是出台“奶业扶贫”等临时政策,消化国内的生鲜乳和奶粉库存。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副研究员陈瑜说,可由政府出资购买一部分乳制品给老少边穷地区,合理消化库存。因为不是长期行为,也不会扰乱市场秩序。
四是研究适当的财政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比如给养殖企业或喷粉收储的加工企业适当补贴。此外,还可以建立奶粉国家临储、奶粉期货交易等制度,规避风险。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