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B站上每天200万人围观他人吃饭,背后究竟是啥心理?

2021-10-29 18: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B站上每天200万人围观他人吃饭,背后究竟是啥心理?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收录于话题#文化漫谈 26 个内容 #吃播 1 个内容 #饮食 1 个内容

“吃播”在各大视频网站兴盛好多年啦。

在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热点眼花缭乱的时代里,以“干饭”的简单姿态牢牢掌控住大众的眼光,几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不可否认的是,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负面内容,比如被央视点名的那些擅长催吐的“大胃王”、对食物的挥霍浪费,再比如出于猎奇心理而选择尝试各种“黑暗料理”的土味视频……

这些极端的搏眼球举动,不仅严重伤害身体健康,更对社会风向有负面引导。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大家对“看吃饭”的审美渐渐回归正常,回到了美食本身。无论是在食物的健康质量上,还是主播的有趣程度上,都有显著的提升。

听说过“无实物吃播”吗?很考验想象力就对了,既环保节约又能帮我们控制食量(手动狗头)。

截图来源见水印

还有熊猫吃播,只要点进视频,几乎不可能从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进食状态中逃脱出来;

太空吃播更是火遍全网,大家一边好奇,宇航员是如何在特殊的太空环境中吃饭,一边又关注健康营养的食物搭配。

而传统“吃播”博主逐渐转型为美食博主,在全国范围内的“探店”,搜罗或地道、或热门、或猎奇的美食,将各个城市之间的较量拉入了美食的战场中。

看了他们的分享,更确定了——谁都没有我们中国人会吃!

可以看出,四川、贵州、广州这些公认的美食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大放异彩,不少人跨越了半个中国的距离,就为了品尝这一口美味。

吃美食,大概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吧!

为什么大家会愿意花上十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来看陌生人吃东西?

这些视频中的美食,或有昂贵的价格、或冷门小众,或吃起来过瘾,有的在现实中难以享用。

而观看的过程,则可以幻想自己大快朵颐,不必担心自己的减肥事业,也能徜徉在各式各样的美食海洋当中,获得内心的治愈和享受。

更重要的是,美食本身激发的口腹之欲让我们欲罢不能。

小北除了爱看主播探店吃美食,还爱看各式各样的做饭视频,真的很感慨,中国人怎么会把任何一种食材,做出这么多缤纷的花样?

©《食神》

从脆皮五花肉、螺蛳粉、火鸡面的走红,到本就各具特色的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这样的传统美食;从气势磅礴、色香味俱全的大菜,到数不清的街角小吃——“吃”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太重要了。

认真来说,中华文明本就有重视饮食的传统。吃穿住行,“吃”在第一。

龚鹏程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中,为我们介绍了饮食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01

特重饮食的文明:

分配食物是一种“礼”

古代人有多注重饮食?从吃的器具上就能看出来。

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的中国青铜器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礼乐器。

但有趣的是,所谓礼器,大抵就是食器。这与其他文明不同。

禹铸九鼎的“鼎”就是主要的食器。直到现在,闽南语仍称锅子为鼎。

而鼎却又是政权的象征,争政权就叫作“问鼎”。入朝做官跟宁愿退隐江湖的人相比,则称为“钟鼎山林,人各有志”。

有钱的大户可以用旁的形容词去描述,“鼎食人家”却只能指有政治势力的世家。

济南博物馆青铜鼎©摄图网

为什么“鼎”这类食器可以成为礼器,又具有如此重大的政治、权力意义呢?

这就关系到古人对于饮食的态度。

在古人的观念中,人如果想要生存,最为重要的就是借助分配的方式,脱离抢夺资源的状况,这就是“礼”的由来。

而“觅食求生”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所以“礼”也便是从分食开始。食物得到分配,孩童才可以长大成人,之后有群体、有礼仪,这样才可以最终形成一个有礼的社会。

当然,我国的饮食文化还能追溯到更早,青铜器之前。

距今曰九千年前,长江流域就有稻作农业;距今七千年前,黄河流域亦有栽培粟作。而马、牛、羊这类的家畜驯养也早在新石器时代,成为了主要的畜养及食用物。

而且,善于用火的中国人民还发展了火食的食用之法。无论是用火烤、或是将食材放在石块上烫、用竹筒煨烘、用泥包裹后隔火烤,这些流传至今的方法,都让饮食文化变得更为丰富。

更为高级的还有使用釜甑来蒸熟食物。

“蒸”的方法并不是直接用火烤熟,而是利用火烧水产生蒸气,这是一种火水相与式的烹饪方式,也符合中国古代“水火既济”的生活哲学。

02

以饮食说王道:

中国人的饮食思维

林语堂在《中国人的饮食》中说,有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家都写过烹饪之书,但却没有任何一个英国诗人、或作家愿意去写,因为他们并不认为烹饪之书是属于文学之列的。

在中国,饮食,是可以延伸到几乎是一切事物上的活动。

商朝,有一位名叫伊尹的人,就用饮食来拟况政治,把统治哲学与惹人垂涎的食谱联系在一起。老子也说国,“治国如烹小鲜”。

这种饮食思维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思维模式。在《易经》中就有不少的例子。

像是颐卦,它的卦象为艮上震下,是雷自山中而出、万物长养之时。

“颐”,是指人的腮帮子,我们的咀嚼食物时腮帮子就会动。我们现在说的“大快朵颐”,就是从颐卦而来。

不过《易经》并不强调大快朵颐,而是在提示我们应该有所节制,不能为了一口美味就不择手段。

颐卦 鼎卦 噬嗑卦

除此以外,还有鼎卦。离上巽下,其中巽是木,木被焚烧之后火焰上腾,这就是炊煮的样子。

而噬嗑卦震下离上,则是象征着我们吃饭时一边用刚硬的牙齿嚼碎食物,一边用柔软的舌头去含咀滋味。

但吃东西时难免会有一些小状况。例如噬嗑卦的六三爻“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写的就是食物中毒;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是吃肉的时候不幸咬到了铜片,表示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最终还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可见作《易》者在人生诸经验中,格外重视饮食。

有吃有喝,代表有福气;若庖无鱼,则为凶。但饮食不宜过度,若饮酒濡首,喝到脑袋都淹到酒缸里去便不好了。

而且不义之食也不该吃。

《易经》中谈到饮食方面的内容远不止此。可见,以饮食来说义理,甚至是以饮食来说政治王道的方式,一直都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饮食思维模式。

03

古代中国的人生态度与政治礼制

中国本身所发展出来的宗教,无论是道教还是其他各种民间宗教,都强调要爱惜生命。

中国人的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生为乐,不认为人生有罪、人生是苦;

没有一个死掉以后可以去享受快乐生活的天堂、极乐世界。

中国人的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我们所生活的人间,所以中国人不是劝人“往生极乐”,而是召唤死者“魂兮归来”。

在我们的观念之中,现世的生活就是可乐的。而这种生活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饮食之乐。

《楚辞》中的《招魂》、《大招》中,都有大段对于吃喝的描写,五谷杂粮、土鸡、龟鳖,还有美酒和蜜饵。

家中准备了如此多诱人的酒食供你享用,你为什么还要在阴冷恐怖的死后世界四处游荡呢?

古代在祭祀鬼神的时候,需要献上丰富的菜肴美酒,这代表了我们对鬼神的示好;而鬼神吃了我们所献上的东西,则表示他愿意赐福于我。

我们一直相信饮食具有沟通鬼神的功能,正是由于我们这些在世之人对于饮食的热衷,所以才会想象鬼神也是热爱饮食的。

而在祭祀完成之后,人们便会分食神所食之物。这样一来,神的饮食也就是人的饮食,也可以体现出人神同乐的意涵。

其实,不仅是鬼神需要这种定期的供奉,人也同样需要。所以在古代,国家也会定期举行养老、恤孤、飨众之礼。

儒家注重饮食这种日常生活,所以在他们的政治蓝图中,还由此发展出了礼及各种典章制度。礼与法不同,礼的核心不是权利与义务的问题,而是情的问题。

人因为存在饮食之情,所以有饮食之礼;因为有男女之欲,所以有婚嫁之礼。

礼制所要达成的,当然是人文世界整体的美感,但在这人文美的范畴中,一种美感生活的追求,便也由此中诞生出来了。

就像孔子那种视听言动无不中节,处处表现出雍容宽舒、尊重他人、敬事自己的生活态度,不也同时体现了语言之美、行动容止之美吗?

上古之所谓礼学,其实正是一套生活美学。

这样看来,我们重视饮食,是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日用伦常,关系到我们人生在世的方方面面。

我们注重食材的选择,对于烹饪方式也十分在意,至于最后色香味交相辉映的呈现,更是我们评价食物最重要的标准。

热爱饮食,会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美好。

每次被繁琐的工作折磨后打开吃饭视频,或是一想到下班之后就可以和朋友到新种草的店里吃好吃的,你的烦闷,是不是会稍微减轻了一些?

-End-

编辑:王予立,妍书

观点资料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第二版),龚鹏程

图片来源:《食神》、《饮食男女》、《家有儿女》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箱:

scb01@pup.cn

##20211028

本期活动

你喜欢寻访美食吗?哪个地方的美食让你印象最深刻?评论区留言和小北聊聊吧!

原标题:《B站上每天200万人围观他人吃饭,背后究竟是啥心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