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年轻人嫌弃的朋友圈
朋友圈原本功能的丧失,也正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一个真实生活状况,在这个隐私沦丧的时代,大家越来越觉得没有私人空间,也越来越讨厌在众目睽睽的熟人关系链中展示自我。
你以为Z世代不发朋友圈是佛系吗?那是因为他们在逃离。
躲避家长和熟人的肉监,正在成为很多00后的普世价值观。与此同时,QQ再次在这些年轻人中复活了,也许你还不知道,避开微信朋友圈这么一个小小的用户心理,已经成就了一堆独角兽企业。
微博、QQ、小红书、知乎、Soul这些都是典型案例,Z世代正在一个更加陌生的社交关系链中展示真正的自我。
于是,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现在很多人朋友圈的更新频次越来越低。
就算更新也是与工作相关的内容,与其说是朋友圈还不如说是新闻圈,每天打开朋友圈就可以知天下大事。
微信,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匿名的朋友圈来补充一下用户的需求呢?
变味的朋友圈
随机打开十个人的朋友圈,浏览他们最近的动态,你会发现,很多人的朋友圈仅展示一个月,或者三天可见。
而在本就可见部分不多的朋友圈里,3个人分享的是新闻链接,3个人在近期没有发过任何朋友圈,还有1个人分享了一张风景照,而完全可见的朋友圈里,除了1个是话唠一天能发3条朋友圈,还有2个人就是微商。
现在的朋友圈,和十年前的朋友圈已经大不相同。
朋友圈刚推出的时候,大家发的朋友圈还很质朴。分享美食音乐、分享旅游景点、分享一些身边小事。随着微信的用户群体越来越大,有那么一批人就嗅到了商机,一大批不需要营业资质,还可以预收款的微商就应运而生。
随着微商的火爆,朋友圈的另一功能就被开发了出来,那就是:打广告。
新店开业了,“朋友”们支持一下;准备做代购了,“朋友”们支持一下;转发链接集赞,“朋友”们支持一下……
除了把朋友圈人脉资源“变现”,还有一种很广泛的用法:在朋友圈凹人设。
毕竟,现在Z世代都喜欢网上交友。你的朋友圈经营得好不好,决定着你的好友请求能不能通过,决定着对面和你聊天的态度,甚至直接决定着,你能不能脱单。
或许是经过“拼单名媛”和PUA课程的启发,朋友圈的包装也成了一门生意。同样的下午茶场景,十个人排队拍;同一块表,十个人排队戴。而这最终为的,就是经营起自己朋友圈的白富美和高富帅人设。
不过这都是比较过激的玩法。作为普通的男女,往往也就是女生在朋友圈发一些高P照片和一些精致场面,男生在朋友圈创造一些“文艺散文”和一些外出旅游的照片。
但不论表现形式如何,现在很多人发朋友圈都是字字斟酌,有些人是因为朋友圈里熟人太多讲话不方便,有些人怕说错一句话落人口舌,还有人怕自己的完美人设被打破。
朋友圈的确已经变成了虚伪的秀场。
Z世代的世外桃源
Z世代比起上一辈人,更沉溺于网络社交,尤其是在陌生人网络中毫无限制地表达自我。
陈浅(化名)从来不是朋友圈的深度用户,她仅在实习期间用朋友圈转发过一些律所的海报,而随着实习结束,朋友圈也关停。“没什么在朋友圈分享的,有些东西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发朋友圈不合适。”
她的三个研究生舍友也与她一样,不发朋友圈,仅把微信用于与人联络,更喜欢在微博这样的陌生人社交平台上分享私生活和感触,顺便“吃瓜”吐槽。
而目前中国的几大独角兽企业,其实都离不开陌生人社交这个诉求。微博、QQ、小红书、知乎、Soul,都是这个诉求的缩影。
其中,据2020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微博在2020年9月月活用户5.11亿,日活用户2.24亿。用户群体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90后和00后的占比接近80%,女性用户规模高于男性用户。
可以看到的是,微博是Z世代聚集的主要场所之一。
同时,小红书的用户数量也在追赶微博,截至2019年7月,小红书用户数已超过3亿,活跃用户数过亿,用户群体较为年轻并且以女性居多。
小红书主要是生活分享和种草笔记,但是匿名属性却不如其他软件明显。
主打陌生人“灵魂匹配”的Soul APP的用户存量迈过了1亿大关。
据其发布的《2020年新世代社交趋势洞察》显示,平台2020年累计用户突破1亿。在探探和陌陌已经瓜分过的市场,培养起了1亿用户量,其中离不开Z世代逃离现实生活对陌生交友的渴求。
据其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Soul APP的MAU(月活)为3320万,平均DAU(日活)为910万,DAU中90后用户占比达73.9%。
可见,Z世代是这个号称“社交元宇宙”的主力军。
而知乎作为问答平台,据其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知乎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为9430万,同比增长46.2%,其中年轻用户成为增长主力军。在过去两年间,知乎平均月活跃用户中18至25岁的用户占比达到40%以上,知乎称其为将用户覆盖群体从80、90后的主战区席卷至00、10后用户,成为中文互联网领域中跨代际内容社区。
可见,Z世代已经成为这批软件的主力军,并且,支撑起各个企业成为该行业的独角兽。
每个树洞各有各的精彩
微博、QQ、知乎、Soul等软件虽然都是陌生人社交,但是却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有特色。
微博上的用户以娱乐诉求、情感诉求为主。
其中很多用户都不愿意,甚至是害怕,被现实生活中的人认出来。所以微博上的用户时不时都会在网络上抱团转发,希望现实中的朋友和同事不要关注自己微博,如果关注了就尽快取关,甚至微博用户把现实中的人观看自己微博的行为,称为“视奸”。
正是这样的用户诉求在,微博上不缺各式各样尺度很大的文字图片,同时还有匿名各式各样的投稿博文,有吐槽工作老板的、有抱怨人际关系的、也有为自己的情感生活需求建议的。因为在熟人圈中,年轻用户往往是碍于面子或者是根本没有交心朋友的缘故,更喜欢能够在网上向网友匿名倾诉、寻求意见。
除此之外,微博还存在一些软色情、擦边球的问题。
这类内容往往是一群陌生网友关注某一个擦边球博主,聚在评论区一起开黄色玩笑,或者是发布一些黄色图片。而这样的行为,若是被现实中的朋友知道往往就是“社死”现场。
所以为了个人形象,这样的行为也往往不会在朋友圈中出现,因为朋友圈是熟人网络,没有人可以在朋友圈真正地释放天性,去发布一些软色情信息。
除此之外,soul也是陌生人社交的独角兽公司。Soul主推灵魂匹配契合、不看脸,在探探和陌陌发展增量难的情况下,竟凭借这一点脱颖而出,斩获上亿用户。
在Soul这个匿名软件上,用户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不管是炫耀生活、抱怨生活,还是找人见面吃饭,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出来。或者是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去soul上营造一个全新的形象。
而QQ作为传统的熟人社交软件,其匿名化功能也在逐步增强,QQ空间里的说说可以被陌生人转发,空间可以被陌生人访问,所以QQ上也有一批人像在微博那样做起了“空间红人”。
除此之外,QQ 还有匿名聊天的功能也被Z世代喜爱。近期正值秋招,不少人拿到了大厂给的薪资水准,想要交流却怕触碰到公司禁忌,于是就在QQ群里用匿名聊天的方式互相打听薪资,这是陌生人社交的另一功能。
知乎则以陌生人之间的知识问答为主,用户可以用匿名的形式分享行业禁忌、可以匿名分享身边的奇葩故事还可以吐槽公司和老板,所以知乎上很经典的一句话是“利益相关,匿了。”
但是随着匿名问答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知乎答主的答案开始变得有点夸大其词,于是衍生出了一系列搞笑口头禅:“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知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等等。
其实从上面可以看出,在陌生人社交这一领域,其实只需要把握住娱乐、交友、交流和问答中的一个细分领域,就能够撑起一家独角兽公司。
年轻人真的喜欢微信吗?
随着微信用户群体的扩大化,不可避免的是每个用户的朋友、家人、老师、老板、客户和同事,都成为了微信好友列表中的一员。在这样的朋友圈中,年轻人发一条朋友圈往往字字斟酌,并且每次在朋友圈发布前,还要挑选出一批人屏蔽,工程量不小。
因为怕朋友圈发得太随意,被老板和亲人觉得思想不够有深度;发得太拘谨,被朋友觉得太装逼;发得太频繁,被嫌弃是话唠;发得太少,被怀疑性格孤僻。
除此以外,年轻人还怕自己精心发布的朋友圈得到的点赞寥寥无几,于是在朋友圈发出一个小时后,深夜emo将朋友圈设为仅自己可见。
总之,在朋友圈年轻人很难真正做自己,很难随心所欲地表达与分享。久而久之,朋友圈要么成了精心的秀场,要么成为了转发广告和推文链接的工具,像微信刚推出时那样单纯分享生活的用户越来越少。
除此之外,因为微信没有下线的功能,使得年轻人常常在8小时外也和工作捆绑在一起。微信在拉近亲人朋友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让工作占领着自己的生活。
与其说单纯的讨厌或是喜欢,不如说微信让年轻人又爱又恨。微信的聊天与支付功能让年轻用户觉得难以割舍,但是微信却无法为年轻用户打造出一片隐姓埋名的自留地。
而这一点却很重要,因为有社恐的年轻人讨厌在众目睽睽的熟人关系链中展示真实自我,只愿意在私人空间中畅所欲言,追求和表达自己的喜好。正是踩准了陌生人社交需求,微博、QQ、知乎、Soul得以成为独角兽企业。
而00后则更不爱微信这个软件,他们更喜爱在QQ上发说说,因为QQ花哨的功能更多一点,QQ还有匿名聊天和匿名发说说的功能。
并且一些“非主流”伤感文案还可以在空间被陌生人大批转发,“更有成就感。”一个曾经在QQ空间经常获赞成百上千的18岁弟弟告诉我。
或许,微信也该重视陌生人社交这个需求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