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苏浙间首次调动省级党政主官:浙江哪些“特色基因”会入苏?

澎湃新闻记者 张军
2016-08-09 08:20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7月18日《新华日报》头版

7月18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头版报眼下位置刊登了一篇署名“辛苏”、题为《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的短论,提出“必须弱化政府的管制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政府要甘于做推进经济发展的‘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

此前的6月30日,浙江省省长李强刚刚转任江苏省委书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这位新书记工作过的浙江省,“店小二”是当地官方话语体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特色词汇——作为强调机关干部要像店员接待客人那样服务好企业和基层,建设服务型政府——在语言上的投射。

这个富有浙江特色的词汇也为外界所关注。今年6月,中央统战部信息中心主任王丕君在撰文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思想的体会时提及,要用“人力是资源”的思维代替传统的“人力要管理”的思维,学习浙江省党政部门争做创新创业者的“店小二”,为人才提供贴心式、保姆式、专家型的全程服务。

因此,与其把“辛苏”短论中的“店小二”看作是对“浙江话语”无意的借用,不如视为有意“植入”——表面是语言,更重要的是语言作为工具所传达、巩固的理政思维。

李强是温州瑞安人,从1976年老家的一名机电排灌站职工,直至离开浙江时的一省之长,在故乡工作了整整40年。

这40年,恰与浙江迄今的改革开放全过程同步。其间,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引领下,自然资源匮乏的浙江大众“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使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份中的排名从第12位一路攀升,稳居第4位。

江苏和浙江并为省域经济第一方阵的长三角南北双星,多年来,两省既携手共进,又同台竞技、各有所长。

到现在,李强履新已一个多月,澎湃新闻梳理发现,他在江苏调研、出席会议发表讲话等时初步显现的一些治理思路,既有很强的本地针对性,又与浙江省的不少成功做法源出一脉。

从“店小二”说起

“店小二”这个词本多见于古代话本小说,如今在日常生活中“满血复活”,成为网上购物者的习语,端赖于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自本世纪初以来的勃兴。

淘宝所属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就在浙江省会杭州市。创始人马云在企业内部借用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作为员工的“花名”,如他自己是“风清扬”、助手之一的邵晓锋是“郭靖”,淘宝员工则被统称为“店小二”——马云认为这体现了淘宝的定位,就是做好服务,“我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以前茶馆、饭庄的小二,看到客人老远就打招呼,鞍前马后地照顾得非常殷勤。”

“店小二”也可以指网店店员——电商平台上的每一家店铺,都少不了招揽生意、提供售后服务,对客人每以“亲”相称的他们。

“店小二”成为网上购物者的习语,端赖于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自本世纪初以来的勃兴。

“店小二”或许是小角色,而由他们组成的“蚂蚁雄兵”却撑起了浙江经济转型期的一片天。该省拥有国内最大的B2B、B2C、C2C交易平台,已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并将其置于“七大产业”首位。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8%,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的增速。

生动而深刻的民间实践及其话语,很快被官方吸纳。

从2013年起,省委书记夏宝龙多次强调,政府部门、机关干部要当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店小二”,像他们服务客人一样地服务企业、服务基层。

2014年底,在杭州市与阿里巴巴集团召开的一次战略合作联席会议上,时任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现任山东省委副书记)说:阿里巴巴要让中小微企业没有难做的生意,要为中小微企业当好“店小二”,我们政府也要给阿里巴巴这样优秀的企业当好“店小二”。

省委机关刊物《今日浙江》今年刊发的一篇题为“浙江有群‘店小二’”的报道说:干部争当“店小二”已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带头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一站式审批、全程式代管、跟踪式联系、保姆式服务……

长三角双星

同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和浙江,陆域面积都是10万多平方公里,江苏的平原面积占70%以上,而浙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可利用面积少。1970年代末起,两地各自凭借“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迅速跻身省域经济“第一阵营”。

2015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16亿元,约占全国的10.36%,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二;浙江为42886亿元,约占全国的6.34%,居第四位。江苏的人口密度大于浙江,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976万人,同期浙江为5539万人;但从2009年起,江苏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领先于浙江,2015年已达到87995元,超过浙江万余元。

2014年12月中旬和2015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分别赴江苏、浙江考察。

他要求江苏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他希望浙江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

面对新使命,两省都在各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提出了新目标。

今后5年,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浙江的目标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确保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人均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项指标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县县建成全面小康,人人享有全面小康。

浙江、江苏的经济发展既有相似性和互补性,也各有擅场和短板。2014年5月,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应雄曾在一篇文章里作了一番比较,认为江苏的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值、工业经济、创新驱动、中心城市、开放经济、财政金融暂时领先,值得浙江学习;浙江的国民生产总值、百姓收入、生态环境、网络经济、市场带动、资源消耗水平、区域平衡发展等暂时领先,也值得江苏学习。

“浙江有浙江的脚步,江苏有江苏的足迹;浙江有浙江的困难,江苏有江苏的难题;浙江有浙江的出彩,江苏有江苏的精彩。”他写道,两省都必须让百姓富起来、让创新强起来、让环境好起来、让社会和起来。

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作主旨演讲。

2014年7月,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领导在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上说,浙江一直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是创业创新的热土,其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的积极探索,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建设美丽浙江的明显成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的创新思路,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的成功做法,敢为天下先、勇于创业创新的奋斗精神,对代表团成员启发很大。

同时,浙江改革开放氛围浓厚,体制机制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活力很强,要认真学习浙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举措,“美丽浙江”建设的有益经验,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取浙江之长,创江苏之新。

可见,体制和机制优势、经济活力、创业创新、民生福祉是江苏瞩目近邻的关键词。

2006年3月31日,应江西省委、省政府邀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南昌举行的“江西省领导干部讲座”上作报告,介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据中国江西网报道,他指出,浙江的发展,最大的秘诀是人的因素,人是浙江文化的软实力,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浙江人正是靠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才闯出了一条经济繁荣的道路。

在2014年11月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时,面对来自全球的创富弄潮儿,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不无自豪地说:浙江地下没有什么大矿产,地上也没有大片的黑土地和原始森林,浙江人的伟大之处就是把自身变成了资源。阿里巴巴为什么诞生在浙江?浙江为什么多次产生大陆“首富”?答案只有一个字——人,因为浙江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独特精神,“人人创业、大众创业的草根创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小博大、无中生有的商业奇迹。”

“人的因素”背后,是当地释放民间的创造性,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放手让大众各显神通、自己做好“守夜人”……而这些,可以说是浙江与其他地区相比,活性更为鲜明的“基因”。

做一次虚拟的江浙“穿梭”

在7月18日《新华日报》头版发表的《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中,作者“辛苏”开宗明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行政审批过多、检查评比过多、税收收费过多,降低了市场活力,阻碍了大众创业的激情。必须弱化政府的管制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政府要甘于做推进经济发展的‘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从根本上讲,就是厘清边界,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一子落而满盘活。”

2012年12月,李强任浙江省代省长,旋即转正。

“任省长以来,我思考最多的就是政府自身改革。浙江近年面临的问题是民间活力不如20年前了,能释放的红利在减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行政府自身改革是一场无法拖延的大考。”2014年5月,他告诉《人民日报》记者,“浙江的发展活力在市场、在民间、在放手让市场主体去闯。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红利,就是进一步给市场松绑,进一步激发微观活力。要管好政府的‘有形之手’,让闲不住的手收起来,让伸得过长的手收回来。”

2013年开始,浙江以“减权50%”为要求,全面梳理省级部门的行政权力,经清权、减权、制权,最终减幅达65%。

2014年,省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企业项目投资负面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发布,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网上完整晒出省级部门权力清单的省份。“四张清单一张网”,从限制政府权力、赋予市场自由、减少微观干预、打造阳光政务、强化政府责任5个维度,搭建起了政府履职的制度架构。

浙江是全国第一个在网上完整晒出省级部门权力清单的省份。

江苏与浙江同为发达省份,但老百姓的富足程度不如后者,在省内,苏南、苏北的百姓收入差距更加明显。履新后,李强在对江苏市县的调研中,强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要围绕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他提醒各地干部保持定力,对GDP增幅一个百分点、半个百分点的起落不必过于纠结。虽然GDP与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有关系,但没有哪个老百姓会每天盯着GDP数字看,他们更在乎的是收入、就业、环境、医疗、教育、治安等。数字固然重要,但发展的质量、老百姓的感受更重要。

而今年1月下旬提请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使用了“7%~7.5%”的“区间”概念来设置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

当时,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应雄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是浙江省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用区间概念表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此前,浙江和其他地区一样,对这一目标采用的是固定数值,或加上“左右”、“以上”等。

他说,“区间”明确了边界点,又比“左右”、“以上”灵活,使经济增长既保持在合理范围,又讲求增长质量,避免把各方面的关系绷得太紧,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转方式、调结构留出空间。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还开列了当年省政府要办的十件民生实事,排在前三位的是雾霾治理、治污水、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还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惠民服务、城市治堵、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方便看病购药等。

7月下旬,江苏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召开,部署了该省的城市工作。会议前后,“辛苏”又在《新华日报》二版发表了《让城市散发文化的温度》、《多一些“长”出来的地标》两篇短论。其中的观点,被认为传递的是省委书记李强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

文章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精神的家园,但很多城市恰恰缺少文化个性、精神气质,长着一张相似的平庸的“脸”,这是缺少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如果让外地人挑出最能代表南京的建筑,他们会选明城墙、中山陵,而不是近年冒出来的“地标建筑”。道理很简单,这些老建筑是在城市肌体上“长”出来的,而有些新“地标”与城市风格、品位格格不入,是硬“加”进来的“陌生人”。

苏南和浙北俱为江南水乡,晋室东渡以来便素称人文渊薮。2015年,浙江官方提出一个新概念:“历史经典产业”,指的是该省境内有千年以上历史传承、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产业,包括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等。目前,分行业的传承发展指导意见、规划已经发布。

从经济规模来说,“历史经典产业”的体量不大,对GDP的“托举”作用有限,但在浙江,它们常被与到2020年单体规模将达万亿元量级的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这“七大产业”相提并论。在该省2015年6月公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与“历史经典产业”有关的有9个,占全部37个的1/4。

“化学反应”

2015年5月,浙江发布有关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特色小镇”。

有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其产业定位“一镇一业”,突出“特而强”;功能集成“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形态打造“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运作机制“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

这些小镇的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浙江将重点培育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3年内每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所有小镇要建成3A级以上景区,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在浙江的设计中,“特色小镇”建设是该省利用自身的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突破空间资源瓶颈、有效供给不足、高端要素聚合度不够和城乡二元结构,解开经济结构转化和增长动力转换难题的战略选择。

今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始于浙江的特色小镇,散作满天繁星。

杭州上城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而近邻江苏早已行动起来。2015年底,也就是浙江公布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后仅半年,江苏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的目标。目前,南京已率先试点,扬州、泰州、宿迁等也已开始探索。

正在杭州上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挂职的南京秦淮区文化局副局长屠康敏告诉江苏“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记者,他对上城区玉皇山南的“基金小镇”印象深刻:2015年5月至今,入驻的金融机构已投资和培育了60余家企业上市。他说,秦淮区和上城区同样是老城区,“不缺文化、不缺故事,文化休闲旅游业优势明显,在特色小镇建设上一定大有可为。”

省旅游局局长秦景安则透露,江苏计划建设50个旅游风情小镇。他以跨越两个行政镇、将画艺传统和水乡古镇风光结合在一起浙江丽水市“古堰画乡”为例说明:就是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融合开发优质、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独具影响力的旅游风情区。

江苏与浙江山水相邻、人文相亲,自古以来经济、社会联系紧密。

在6月30日接任江苏省委书记作任职发言时,李强就以苏东坡在浙江和江苏任职时建“一堤一楼”的典故来表达心声。

他说,离开浙江前我到西湖苏堤上走了一趟,这是苏东坡在杭州知州任上为疏浚西湖筑的长堤,今天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而江苏徐州有一座黄楼,是当年苏东坡在徐州知州任上治理黄河决堤后修筑的,今天已成为徐州“五大名楼”之一。

“我讲这‘一堤一楼’,主要是提醒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踏上江苏这片热土开始,我就是江苏人了。我将把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勤勉履职、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努力用实干托起我们共同的梦想,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澎湃新闻查询资料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两省之间尚无省级党政主官异地交流调任的先例,李强是第一个。

这位“老浙江人”、“新江苏人”会给江苏带来哪些凝结着数代浙江子弟心血和汗水、智慧与创造的“特色基因”,它们又将与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本土基因”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甚至在经济总量合计已占全国1/6的江浙两省催化出何种效应,令人期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