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家回应关于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的讨论
近日,有网友质疑穿山甲功能性灭绝结论是否有理论支撑,相关专家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也欢迎各方学者参与讨论。
首先,正确理解这一结论。
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提出的中华穿山甲在中国大陆的功能性灭绝,有两个明确的前置条件:一是中国大陆地区,二是中华穿山甲这一物种。即在中国大陆地区中华穿山甲作为生态系统一员的功能已经丧失,其种群数量已经极度濒危,甚至难以在自然状态下维持繁衍。
其次,宣其功能性灭绝后,我国穿山甲保护工作得到了极大改善。
经过努力,目前已达成了两个重大成果:一是包括中华穿山甲在内的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二是穿山甲从《中国药典》中除名。《中国药典》2020版编制大纲中明确提出,野生资源枯竭的品种将从药典退出。
再次,因果关系需要明确。
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历经五年多的持续保护推进,多方呼吁、发声,与各级林草部门、医药协会等进行辩论,对各类救助、查获的穿山甲活体、死体的去向刨根问底,并牵头提出《传统医药应符合生态文明要求》,建议世界各国取消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入传统医药,该提案亦获IUCN WCC通过。在这些调研的基础上,绿会穿山甲工作组宣布中华穿山甲在中国大陆地区功能性灭绝。这项宣布无疑戳到了有关部门过去20年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痛点。从80年代至今,中华穿山甲能从南方多省广泛存在到数量急速减少甚至找不到,说明过去的保护政策、保护工作是有问题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功能性灭绝的结论宣布,一方面让相关机构和人员失职甚至渎职的真相显露出来,绿会穿山甲工作组也因此遭到各种疯狂的污蔑、打击和反对;另一方面,包括绿会在内的诸多社会组织、民间环保力量的推动,使得穿山甲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不断的推动下,国家有关部门也提高重视,并拨付研究经费,从而让穿山甲相关的论文得以产出,也获得了少量有限的发现。这是绿会穿山甲工作组宣布所带来的积极效果,虽自身遭到攻击,但为穿山甲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反对的声音能够理解。反对者中,有的是无意的,因为没有了解清楚具体原因,被舆论所左右;有的则是利益使然,对于这类人,再努力的沟通都是无用的。
作为一个公开的平台,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欢迎各方理智、客观的讨论交流,也希望在讨论之前,做足功课,细致了解绿会穿山甲工作组的观点、立场。
整理/老夏 审核/Tammy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