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父亲研究儿子拿奖,科技竞赛别成“拼爹”游戏
举办青少年科研类赛事的目的,是为了激发青少年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从中发现有科研天赋的中小学生,并引导他们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做准备。
但是,当孩子的作品与家长的研究领域、科研成果高度一致,就不得不令人怀疑:父亲到底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项成果体现的,到底是孩子的能力还是“拼爹”能力?
2015年,13岁的中学生刘某阳凭借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又称“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获得多个省级、国家级奖项,并因此被合肥重点高中一六八中学录取。
根据媒体报道,该发明在名称、工作原理、外观方面,均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项科研成果高度一致。当时,刘某阳的父亲任该所副所长,也是该科研成果所属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不仅如此,2018年刘某阳再次凭借发明“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获得了多个奖项,并获国家专利。该发明也与其父亲2011年所申请的国家专利“激光酒驾道边在线监测系统”原理高度相似。
不可否认,父母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从事科研工作的家长指导孩子进行科研活动,本来也无可厚非。
但是,父子两的发明成果高度近似,这就远远超出了“影响”或“指导”的范畴了。假如这发生在两个不同团队之间,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中一方抄袭。假如刘某阳作为父亲团队成员之一从事研究,那么就应该弄清楚,刘某阳本人为这项成果做出了多大贡献,是否有资格以该项成果申请奖项。
因为,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谨且严肃的事业,不是过家家分糖果,跟谁关系好就给谁多分一点。随意“分享”研究成果,是对团队成员不公平,也会让公众质疑相关赛事到底是不是公平。
去年,昆明一名小学生因为研究癌症获得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网友纷纷提出质疑,认为“一名小学生开展的是博士生的课题,这可能么?”大赛评委会调查后认为,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因此撤销了奖项。
类似事件的一再发生,也在提醒我们,到底还有没有“漏网之鱼”借助外界的帮助,得到了不该得到的荣誉?青少年科研比赛的“含金量”究竟几何,亟待权威检验。
刘某阳的任课老师表示,刘某阳的发明在研究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刘某阳父亲的指导和帮助,属于“大手拉小手”。但这样的“大手拉小手”,应该被允许吗?尤其是在其他参赛同学得不到“大手”帮助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理应得到正面回答。
更值得注意的是,别让一些奖项与成绩、升学等实际利益联系在一起,这会严重伤害教育公平。此类行为也属于“拼爹”,只不过,“拼”的不是权力、金钱,而是父母的科研能力而已。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刘某阳同学确实在这两项发明成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父亲的研究未免显得“多余”。无论如何,这都需要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给公众也给所有参赛的学生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